7月20日16時,中國天氣網統計的“今日最高氣溫排名”,叙永縣排在重慶的巫山、開州之後,為四川最高氣溫。而據當地氣象部門,叙永當天15時達到的最高氣溫為41.5℃。這已經是叙永縣連續三天都超過40℃。
7月20日,成都商報記者走進叙永,體驗了這裡“火熱”的一天。
戶外作業,建築工地上午10點收工
上午9點過,叙永的陽光已經讓皮膚倍感灼熱。街頭上行人稀少,站在陰涼處還不算熱,但時不時有熱風吹來。
高速路出口不遠就是一處建築工地,工人們頂着烈日正在工作。“最近要看天氣安排工作。”一位姓馮的負責人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上午10點鐘就要下班。
因天氣炎熱,工地的工人們上午10點就下班了。成都商報記者 張士博 攝影
現場工人介紹,最近持續高溫的幾天,他們的作息是早上六點半開始上班的,幹到上午十點下班,下午會在五六點鐘上班,工作到九點鐘下班。
馮姓負責人介紹,因天氣炎熱,工地為工人們準備了藿香正氣液、十滴水、風油精等防暑的藥物。
保障電力,24小時值班待命
上午10點過,叙永縣環城大道水洞段0.4千伏線路斷線,國網叙永縣供電公司的電力工人正在搶修,登杆檢修作業的王強背後衣服已經濕透,他說衣服已經可以擰出水。
登杆檢修人員王強進行作業。成都商報記者 張士博 攝影
搶修10分鐘内就全部完成,他們還要趕往下一處地方,一個商場的電路出現故障。公司運檢部主任朱亞龍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這樣的夏天,保障電力的工作壓力很大,誰都不能忍受停電半小時。
為了保障夏天用電高峰,供電公司在此前幾個月就對線路挨着進行了檢修。朱亞龍說,運檢部負責縣城城區電網的一線員工24人,分成兩班倒,24小時值班待命,僅19号一天,就實施了40多起一線搶修工作。
交警執勤,路人兩次送水
在和平大橋路口,叙永縣交警大隊城區中隊民警吳宇和輔警王毅在此執勤,他們站在公路中間,指揮車輛有序通行,中午的太陽已經更烈。行人匆匆,沒有傘具,打人用手蓋着孩子的頭,一名男子穿過人行道,把背包頂在頭上。
一名市民用皮包頂在頭頂來遮擋太陽。成都商報記者 張士博 攝影
一名紅衣女子騎着電瓶車經過,她停下來問王毅,“熱嗎?”王毅說“還行。”“我看你背上都打濕了。”過了一會兒,女子騎着電瓶車轉了回來,遞給王毅一瓶冰凍礦泉水。記者遠遠看到,一開始以為是王毅的熟人,後來才弄明白馬路上剛剛發生的事情。王毅說,他最近在這裡執勤,每天都有人送水,有時候一中午收到兩三瓶。
叙永縣交通大隊,城區一中隊民警吳宇在路口執勤時,熱心市民給民警送來了礦泉水。成都商報記者 張士博 攝影
同樣在這個地點執勤的吳宇也收到了一瓶礦泉水,吳宇說不要,小夥硬塞給了他。吳宇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中午的交通指揮是11點50分到12點20分。學校放假後,撤銷了學校周邊的交通執勤點,但最近的每天中午,全縣依然有7個主要交通路口,15名警力現場執勤。
周末避暑,城裡人選擇往山上走
叙永人已經習慣了這樣的高溫,“每年都有這麼幾天。”一家小餐館的楊姓老闆介紹,40度以上的高溫,叙永每年幾乎都有出現,隻是今年感覺來得早一些,往年一般出現在8月份。
餐館的廚師正在給客人炒菜。成都商報記者 張士博 攝影
小餐館是一間不大的閣子樓,下面是廚房,隻有一把挂壁電扇,走進去倍感悶熱,但楊老闆招呼客人,“不熱,樓上有空調!”
餐館門口一位姓周的環衛工人正頂着太陽打掃人行道,她告訴成都商報記者,12點50分下班,負責差不多1公裡長的兩段街道的衛生,“要保證街上沒有垃圾。”
環衛工周阿姨在清掃街面。 成都商報記者 張士博 攝影
傍晚時分,很多年輕人、小孩在城邊的小河裡戲水降溫。一位居民介紹,周末的時候,會有很多城裡人到周邊的山上避暑,“回老家,或者去農家樂。”
“焚風效應”,造就叙永極端高溫天氣
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泸州市的最高氣溫,幾乎都出現在叙永,并且很容易出現40℃以上的極端高溫天氣。
7月20日,叙永的最高氣溫出現在15時,為41.5℃。泸州市氣象台台長周祥華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中國天氣網公布的數據,後面沒有顯示小數點後的數字。
叙永為什麼那麼熱?周祥華介紹,這跟叙永縣縣城及周邊的山谷地形有關,特殊地形造就了叙永的“焚風效應”,焚風現象是由于濕空氣越過山脈,在山脈背風坡一側下沉時增溫,使氣團變得又幹又熱。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楊靈 攝影 張士博 實習編輯 劉宇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