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最方便、簡單、安全的運動之一,現在幾乎人手一部手機,相信很多朋友每天都會“刷步數”,覺得每天手機上顯示今天自己的步數越多,越對身體好。
走路對身體确實有影響,但帶來的是利還是弊就因人而異了,有的人身體越來越好,有的人身體本來好好的,走了一段時間後卻生病了。有研究發現了走路和死亡率之間的相關性,結果如何?對于60歲以上的人來說,每天走多少步比較合适?看完相信你就知道答案了!
并非每天走路越多鍛煉效果越好對于很多老年人來說,平時的時間相對比較充裕,吃完飯後就出門散步了,一直到天黑了才回家,他們覺得走得越多對身體越好,但其實并不是,隻追求步數,走路帶來的健康效益并不多,可能不但沒有好處,還有風險。
蔔大爺就有每天走路鍛煉的習慣,它每天的步數最低都是一萬步,即使那天已經走累了他也會繼續堅持,本以為身體會越來越好,但最後他的膝蓋卻壞了,而這就與他的這一習慣有一定關系。
研究發現走路的步數和死亡率有相關性《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研究發現:
經常走路可以降低死亡風險。科學家發現每天走八千步,全因死亡率降低51%,若走到一萬二,則可降低65%。
那這不就是走得越多越好嗎?并不是,單單一個研究結果并不能直接确定走路和死亡率的因果關系,而且與實際情況不同,研究也有局限性。
雖然很多人可能每天的步數都達到了八千步,但實際上你的有效步數可能并沒有達到。我們每天都在走路,這個步數是一次性走完的嗎?還是一天之内達到這個目标就可以?如果是後者,可能參考價值就不大了。
在一個時間内運動消耗的熱量和一整天走路消耗的是不一樣的,而通常來講,持續走半小時才能起到比較好的效果。想要走的有效步數,下面兩點建議送給大家:
建議一: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段運動
這也許能讓你養成運動的習慣,更好地堅持下去,獲得更明顯的健康益處。
建議二:單獨走
不建議好幾個人一起有說有笑地走,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與夫妻倆一起散步,或者帶着孩子三個人手牽手并排走的情況相比,自己走效果更好。
那這個步數适合不同年齡段的人嗎?60歲以後,走多少步比較好?也有研究發現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柳葉刀的一項研究發現,對于60歲以上的人來說,全因死亡率降低得最多的步數有一個範圍:
6千到8千步。
由此可見,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不是走幾萬步就是更好的,達到這個數值其實就可以了。如果盲目追求日行幾萬步,反而容易走出病來,特别是對于腿部已經出現問題的人而言,更要量力而行。
當然這也不是說過了這個年紀的人,就不能走超過6千步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老人一直以來都有鍛煉的習慣,體質好,适當多走一些也是可以的。
而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或許更應該每天出去走一走,而不是上班坐着,在家時也一直坐着躺着,久坐會影響代謝,容易使人發胖,而且對腸道也不好。一般來說,年輕人身體素質較好,對于步數,可以适當多走一些,同樣的,也要注意适度,而且要注意預防運動損傷,不要在夏季穿着人字拖進行鍛煉。
如果你平時很少鍛煉,其實隻要你起身走一走,不要太糾結今天走了多少步,對身體健康就是有好處的。知道走路好,但隻有行動起來,才能感受到身體的變化。
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現在是夏季,建議大家步行或者進行其他運動項目時,都要注意避免在中午進行,而且要注意及時補水,防止出汗過多。時間可以選擇在早上7-8點或者下午5-6點左右。
可能還有的人會關心一個點:對走路的速度有要求嗎?
在同樣的時間裡,走得快的人可能步數更多,但大家不要盲目追求愉快,正常走,保持正确姿勢即可,太快了反而不好,容易被絆倒,特别是在不平坦的地面上。邁步子也不要邁得太大,不然反而容易拉傷韌帶。
另外,把走路看成一項運動時,開始前也提醒大家要熱身,活動下關節,結束後可以适當進行拉伸,緩解肌肉不适。
總的來說,對于現在久坐不動的人來說,經常走路鍛煉是有好處的,研究也發現了兩者之間的關系,但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跟風,不适步數越多死亡率越低。對于60歲以後的人來說,其實每天走到6千步就算達标了。
參考資料:
[1]每天走多少步最好?最新柳葉刀研究發現,步數和年齡也有關..丁香醫生.2022.03.06
[2]新研究:每天8000步死亡風險降一半!一個标準算出你的有效步數.生命時報.2020.05.18
[3]步行鍛煉時,獨行比夫妻一起走效果好.全國黨媒體信息公共平台.2021.05.1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