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故事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1:41:39

臘八喝粥是一件很有紀念意義的事情。陸遊詩有雲:“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這裡的所謂“佛粥”,指的就是臘八粥。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故事(晨讀有故事的)1

  我生來特别喜歡喝粥,比如每天早餐,首選便是粥,外加醬菜,屬于典型的“老土”吃法,那些面包牛奶之類的物事是從來不吃的。每次去“泰煌雞”或“振鼎雞”,也一定會喝上兩到三碗粥,有朋友打趣說,你去那裡,到底是吃雞還是喝粥啊?答曰:雞可以不吃,粥不能不喝。有段時間,我最喜歡去的所在便是“粥天粥地”,在那裡喝得昏天黑地,真夠惬意的。

  後來年紀大了,聽說喝粥太多容易引發糖尿病,于是有所收斂。但一年一度的臘八粥還是不肯錯過的。

  每年的臘八粥,我都是去寺廟裡喝的,因為臘八本是佛教的重要節日,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日子。成佛之日為什麼要喝粥呢?這裡面有個故事,話說釋迦牟尼離家求道,開始用的是苦修之法,結果六年下來一無所得,反而弄得自己骨瘦如柴,疲憊不堪。這時有位牧女向他獻了一碗“乳糜”,使他振作起來,走到一棵菩提樹下入定沉思,經過七天七夜終于悟道成佛。所以,在釋迦成佛的過程中,這碗“乳糜”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的。按一般解釋,“乳糜”就是粥。于是,臘八喝粥便成了一件很有紀念意義的事情。陸遊詩有雲:“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這裡的所謂“佛粥”,指的就是臘八粥。

  從上世紀九零年開始,我一直在為出家人開講國學,借此因緣也喝了好幾座寺廟的臘八粥。每年的那一天,我便一大早餓着肚子,直奔某寺廟,到那裡照例是一甜三鹹四大碗,喝得十分過瘾。久而久之,也就喝出些許經驗來了,就粥而言,大廟不如小廟。理由很簡單,大廟信衆遊人太多,出粥必快有時還供不應求,難免煮得稀而不稠,影響口味。而小廟人少,有條件細煮慢炖,熬出來的粥,便是沒得說了。

  細心的朋友或許會問,你喝臘八粥為什麼總是“一甜三鹹”呢?其實這不是什麼規矩而是我個人的偏好,因為甜粥就是八寶粥,超市裡多的是。而鹹粥卻是難得而且難煮,于是便乘機多喝一點。

  臘八粥究竟用哪些食材做成,那是很随意的,這裡提供兩個“古配方”,一是《武林舊事》所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二是《燕京歲時記》所說:“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誠如《燕都遊覽志》所概括的:“以米果雜成,多者為勝”。可見重點便是一個“雜”字,内中也含有“八方供養”之意。臘八粥又叫做七寶五味粥,到底是哪七哪五,應該就是隻言其多其雜,不必深究的了。

  按古代的傳統,臘八粥應該是隻送不賣的,這也是沿襲了“牧女獻乳糜”的規則。據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每逢農曆臘月初八日,東京開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寶五味粥讓門徒鬥飲”,而且還是向百姓開放的。李福的《臘八粥》一詩中便有這樣的句子:“今晨或饋遺,啜之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饑民兩寺集”。這裡的兩寺,是指當時開封的瑞光和開元兩座寺廟。

  現在的臘八粥,已經走出了寺廟,成為廣泛流傳的民間習俗,應該具備“申遺”的資格了。與古代不同的是,如今的臘八粥不管寺廟還是商家,都是賣而不送了。我覺得,時代不同了,供應臘八粥,收回點成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用臘八粥來賺錢,那就有點離譜了。(胡中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