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遊戲到最後還是自己一個人玩

遊戲到最後還是自己一個人玩

遊戲 更新时间:2024-08-06 05:14:46

遊戲到最後還是自己一個人玩(遊戲到底好玩在哪)1

當我捧起一本書讀時,我不僅是在讀書,還是在攀登人類文明的山峰。而每讀完一本書後,我也不僅僅是擴充了自身的知識庫或豐富了情感體驗,還是爬到了這座山峰中更高的位置,還是占領了全人類精神世界的一個新地盤,猶如玩紅警遊戲時派部隊在小地圖上揭開了一片黑色遮蔽區域一般。這就是我去年9月份前後讀書的狀态——猶如爬山、猶如在戰鬥。每本書傳達給我的思想與情感就都是我的戰利品,而每寫一篇相關的感想就是在用這些戰利品構建我個人的精神世界,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取得愉悅感。(“直接”多指讀某些書時當下就帶來的共鳴或情感波動,“間接”多指因讀書使思想進步後帶來的生活改變。)

直到現在,我還是沒能完完全全找回這個狀态。因為自從去年10月下旬英雄聯盟手遊上線後,我業餘時間一直都在玩這個遊戲,基本上沒怎麼讀書。在那段時間裡,我覺得這款遊戲實在是太太太好玩了!!!在這個過程中,我也開始逐漸認清我讀書的本質目的:其實也隻是為了獲得一種愉悅感,和玩遊戲沒有任何不同。想來,我們人做任何事的本質的目的可不都是為了個人的愉悅感嗎?在10-12月中,我每天玩3-5小時的遊戲,還制定了個“上分計劃”,最終也達成目标(鉑金I段位)。期間,還想過做一名職業選手,經思考後又否定了這個想法。在12月下旬某一天,我突然感覺玩遊戲沒啥意思,一方面對輸赢這個過程感到疲倦,另一方面喪失了目标感。于是想着那就不玩了,再重新開啟10月份中斷的讀書計劃吧。但是,當我回過頭來讀書時,突然覺得讀書真得好無聊啊!為什麼要讀書呢?玩遊戲不好嗎?

在長期地每天地花大量時間玩遊戲後,我感到讀書所帶來的愉悅感,其強度之低與速度之慢幾乎讓我完全喪失閱讀的渴望。因為這一切都不如玩一局遊戲帶來的愉悅感之快之強。

但又覺得無目标地玩遊戲,沒啥意思。事後看來,當時是陷入了一種可稱之為“生活真空”的模式:玩遊戲雖能獲得當下的愉悅感,但長期來講沒啥意義;讀書可能帶來長期意義,但當下真沒啥讀書的勁頭。猶豫、糾結、彷徨...... 就在這種感覺中,又硬着頭皮讀了幾本書,還好所讀之書與要做之事有強相關,且還有之前的閱讀積累,很快便找回了一點點狀态。

9月業餘讀書習慣逐漸丢掉,10月中旬業餘時間以玩遊戲為主,11月到12月同樣,12月下旬達成小目标,後感到疲倦,什麼也不想做,1月份前後嘗試讀書找回感覺。經過這約五個月的折騰——有起、有轉、有伏,我對這個自然規律體會得越發深了:一個人若能長期持續做某件事(所謂“堅持”),一定是這件事持續給他帶來了愉悅感(正反饋)。就拿“玩英雄聯盟手遊”一事來說,客觀上講,它更容易讓人持續做下去:

一、它具有短期反饋。具體到一局遊戲中,一個玩家在遊戲中每分每秒都能收到反饋:小的方面,他的金币、他的經驗值與等級、他的技能冷卻情況、他的裝備情況等等,水平稍微高點的玩家還會習慣性地去關注對方的金币、裝備等,這些都在給他反饋,從而牢牢抓住玩家的注意力,因為他需要根據這些做出即時決策與行動。大的方面,敵我推塔的進程,以及由此展開的視野安插與大小龍争奪,也都是反饋,時時刻刻都在告訴玩家:我所正在做的這件事的進程——玩到了哪個階段?前期、中期、後期?是快赢了還是快輸了?由此,全面牽動着玩家的心、腦、手。這是很讓人着迷的狀态。

二、它具有長期反饋。将視野放到一個賽季,每完成一局遊戲比賽,玩家也都會收到反饋:小的方面,每一局都有數據統計。而我們人性本身就對數據敏感,因為它能讓我們更為直觀地了解自身情況,愛看數據可說和愛照鏡子一個道理;大的方面,個人主頁中還有包括所有比賽的數據統計,MVP數、超神數、平均擊殺數等等等。這些也在時時刻刻告訴玩家:我個人水平如何?是更厲害了還是更弱了?

三、長期反饋帶來的實力證明,進而帶來的社交價值。在我看來,這是當下任何流行網絡遊戲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最重要的反饋設計:排位賽機制。人性天生熱愛競争,隻是程度有所不同。玩家比賽接連取得勝利,會獲得更高的實力證明——更高的段位,由此玩家獲得愉悅感,同時也會滋生一些榮譽感,最為重要的是會提升自身在這個圈子中的社交價值,而社交價值會帶來别人贊揚與認同。有愉悅感、有榮譽感、有社交感,勢必會再增加玩家玩遊戲的動機,這個閉環簡單、完美。所以,在去年十一、二月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早晨五點半起床去玩遊戲,因為非常期待開啟一局新的遊戲,期待通過大量練習提升自身實力,期待排位競争,期待獲得更強的實力證明。

通過這番肉身實踐,我也不得不說,一個人要從零“建構”自己的讀書愛好,要比“建構”玩遊戲的愛好要難得多。因為玩遊戲的整個過程是順人性的:大腦指揮手,手指揮遊戲角色,大腦與遊戲角色合二為一,由于創作者的設計,遊戲角色時時刻刻都在獲得正反饋,也就是我們的大腦時刻在獲得正反饋(愉悅感)。對于我們大多入門與中低級玩家來講,這個過程幾乎無需我們付出腦力活動,所要做的就是“被動”地跟着遊戲進程走就行。而讀書的整個過程多少有些逆人性:首先,它要求我們去“認識由文字組成的一個個概念并理解概念間的關系”進而再得出一整串概念(句子)的意思,而我們人腦生來更善于處理感官所接受的信息而非抽象概念。其次,這個過程是需要我們理性上“主動”地去進行活動,此外,我們讀一本書獲得的正反饋之強度與速度取決于我們在此之前的“概念積累(閱讀理解量)”與“個人生活體驗”,可以說,如果我們像玩遊戲一般拿起一本書就讀,那所獲愉悅感的多少與強弱完全就是碰運氣。所以說,在不依賴或較少依賴外界幫助的情況下,找到一本能持續帶給自己愉悅感的書,難度很高。

雖然說兩件事帶來的愉悅感不同,但在我看來,把這兩件事都做到“優秀水平”所需要付出的時間精力都不會少。但或許在客觀方面,把“玩遊戲”的能力提升到優秀水平,可能比讀書要容易一些。因為如上所說,遊戲的反饋機制非常明顯,給人帶來的愉悅感多一些,這就讓人容易持續做下去。所以,在這裡,我也建議每個覺得自己不會“堅持”的人都可以嘗試着去玩遊戲,并最好能玩到中級水平,去體會遊戲中内嵌的反饋機制,或直白地說:去體會,這個遊戲是如何不斷帶給你愉悅感的。再舉一反三地将此“機制”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上,或其他愛好上面。

寫到這裡,也想多寫幾句。這世界上其實沒有什麼雞湯、雞血能提高人的執行力。即便有,起到的也隻是非本質的作用,那就很難持續下去。而我們所覺得“能堅持”的人,并不完全是他們比我們有毅力、能吃苦,更多在于他們能及時找到這件事中的正反饋,因而能持續做下去,人家無所謂結果,更在意過程中的每一步驟,于他們而言,《喬布斯傳記》中的那句話就是自身的生活寫照:過程即獎勵!NBA球星科比說“他每天4點鐘都能見到洛杉矶的太陽,因為那時他在球館訓練”,我們常人覺得好辛苦,但其實人家自己快樂着呢,人家享受着每次“正确”練習帶來的樂趣,提升實力的樂趣,競争的樂趣,短期獲勝的樂趣,長期獲勝後帶來榮譽、名譽、金錢的樂趣。

我記得之前也寫過一次“遊戲反饋機制”。這次重寫也是給過去兩個月玩遊戲的一個交代吧。近來讀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我覺得有一段話貼到這裡剛好合适:人從根本上隻面對兩個問題:一是生存,得活下來;二是得回答生命價值的問題,讓心有個安住。我這不斷地嘗試各種事物,也是為心找個安住的地方。不過,折騰來折騰去,玩遊戲似乎并非我心的安住之所,還是有事沒事多讀書寫字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