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5 12:18:17

來源:中國新聞社

聽說,從西安火車站到鐘樓,二十分鐘的車程要經過兩個“市”。

一個是大差市,一個是騾馬市。

雖說隻是個段子,但也說出了不少人心中的疑問,西安市内怎麼有這麼多“市”?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1

資料圖:大差市。成悅 攝

西安,十三朝古都,有着許多曆史的印迹:鐘樓、鼓樓、城牆、大雁塔......它們在歲月的流逝中留了下來。

連同這些曆史印迹一同留下來的,還有那些通俗易懂的街道、巷子的名字。

作為西安的一張名片,遍布西安大街小巷的地名卻像是一部活的史箋,承載着古都的滄桑曆史和厚重文化,也記錄着這座城市的成長曆程,與古城相伴相生。

案闆街、竹笆市、五味什字、粉巷、炭市街,這些極具特點的地名背後還藏着悠久的曆史故事。

“西安”這個名字的由來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2

“長安為什麼要改名為西安?似乎長安這個名稱的古韻氣息更濃厚,更符合這座城市的形象。”

不少遊客,甚至本地人都曾提出過這樣的疑問。其實,長安一直都在,現在的西安市仍有長安區。

西安取義為安定西北,自明洪武二年,西安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五味什字:因藥聞名的街道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3

資料圖:五味什字街。成悅 攝

五味什字街是一條東西向街道,位于西安市西大街中段路南,300米的街道透出濃濃的煙火氣,也講述着曆史和生活的“五味”雜陳。

說到“五味什字”,似乎有一股中藥味兒撲面而來。其實這裡很早便是西安城裡的藥材市場,亦是因“藥”出名。元代時五味什字街藥店鱗次栉比,有“藥市街”之稱。明、清時期因這裡多家中藥店生意興隆,得中藥之“甘、辛、酸、苦、鹹”五味之名,遂沿用至今。

案闆街:賣案闆的街道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4

資料圖:案闆街路牌。成悅 攝

案闆街位于東大街西段北側,南起東大街,北至西一路。元代稱南巷,清順治年間,因有售賣案闆店鋪而改名至今。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5

資料圖:易俗社劇場。成悅 攝

随着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擴張,案闆街已“風光不再”。但易俗大劇院的存在讓這裡充滿了藝術氣息。每當易俗社的舞台燈光亮起,各種秦腔名角粉墨登場,這裡仍是讓老西安人内心澎湃的一塊“寶地”。

馬廠子:驿站旁喂馬的地方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6

資料圖:馬廠子街。成悅 攝

馬廠子北起東大街,南至東羊市,與東縣門、東倉門形成十字路口。在唐代,京兆驿站是全國最大的公文郵件和官旅護送機構。

唐代以後至明清,經千餘年,京兆驿名稱不改,仍為中國西部最大驿站。這條街兩側為驿站的喂馬處,故稱馬廠子。

炭市街:堆放煤炭的街道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7

資料圖:炭市街路牌。成悅 攝

炭市街位于東大街中段北側,北至西一路。清代中葉時,這條街隻是一個堆放煤炭的無名小巷,後來因為出售煤炭、鹽堿、副食店鋪居多,得名炭市街。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8

資料圖:炭市街海鮮廣場。成悅 攝

20世紀50年代前後,這裡已由“炭市”朝着水産、海鮮、幹果零售市場演變。“吃有炭市街、穿有騾馬市、用有康複路。”足以說明炭市街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城市和集市分不清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9

資料圖:西羊市小吃街。成悅 攝

打開西安地圖你會發現,西安市、騾馬市、雞市拐、大差市、東西木頭市、竹笆市等名稱都出現在地圖中。

其實,這裡的“市”本義指集中進行交易的場所,即市場。西安市的“市”是城鎮的意思,而其餘的就是指集市、市場。至于他們各自是什麼市場,就要看“市”前面的修飾詞了。

大 差 市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1

資料圖:大差市。成悅 攝

大差市,是指西安市東大街與解放路、和平路相交的十字路口處這片區域。

宋金時期,這是西北最大的驿站,京兆驿的所在地。車馬過往,商賈雲集,所以被叫做大草市。要說為啥現在叫大差市,民間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因為“草”與“差”諧音;

第二種說法是因為這裡以前是雜役、差人出入秦王府的大門,如果哪個差人犯了法,就要從這裡拉出去處決,這才有了“出大差”的名稱典故。

  • 騾 馬 市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11

資料圖:騾馬市。成悅 攝

騾馬市曾是西安著名的商業中心。

騾子和馬是古時候的重要交通工具和畜力。當年主要城鎮都設有大型騾馬交易市場,後逐漸形成街市。

提到騾馬市,老一代西安人有着特殊的情懷。改革開放初期,小有名氣的騾馬市服裝市場見證了西安市第一批個體戶的誕生,在時代變革中書寫了一段商業傳奇。

作為西安市第一家露天服裝市場,這裡是不少老西安人賺到第一桶金的地方,承載着一代人的回憶。

  • 竹 笆 市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12

資料圖:竹笆市路牌。成悅 攝

竹笆市位于西安市中心區域,明朝時此地商市集中,包括瓷器市、鞭子市、竹笆市、書店、金店等,而其中竹器買賣最具規模,故名竹笆市。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13

資料圖:竹笆市街道。成悅 攝

如今的竹笆市,仍一直延續着經營木器、竹器的商業傳統。

西安地名之“最”

走進西安的城牆,會發現西安人民特别偏愛帶數字的地名。“東一道巷、東二道巷、東三道巷、建國一路、建國二路、建國三路。”按照《西安市道路命名規則》來看,以數字命名,規範有序、好找易記。

看到此處,許多小夥伴覺得:西安人取名也太随意了。

其實不然,稍微了解西安的人知道,西安人除了青睐以數字命名街道,還偏愛以曆史典故命名,這與西安的十三朝古都身份分不開。

  • 最“富有”的地方:灑金橋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14

資料圖:灑金橋路牌。成悅 攝

對這個地方不熟悉的人一聽“灑金橋”這個名字可能會好奇這裡是不是在灑金子?别誤會,這裡沒有金子,沒有水,也沒有橋。

灑金橋其實是蓮湖區回坊内的一段街道,全長800米。該地在南宋和元代稱為鐵爐街,明代改為鐵爐坊,清末以沙姓人住此街北段,得名沙家橋,後改為灑金橋。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15

資料圖:灑金橋小吃街。成悅 攝

今天的灑金橋也是西安最具市井煙火氣息的地方之一。

作家賈平凹曾在《廢都》裡這樣描寫灑金橋的西倉集市:“那是一個偌大的民間交易市場,主要營生的是家養動物珍禽花鳥魚蟲,還包括器皿盛具,飼料輔品之類。趕場的男女老幼及閑人遊皮趨之若鹜,挎包搖籃,戶限為穿,使幾百米長的場地上人聲鼎沸,熙熙攘攘,好一個熱鬧繁華。”

  • 最有“學習精神”的巷子:大小學習巷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16

資料圖:大學習巷。成悅 攝

大、小學習巷,其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當時的長安作為都城,也是世界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可謂真正的“國際範”,來唐朝求學、經商、做官的外國人多聚集于此。據傳來長安的外國人很多在大學習巷學習漢語和禮儀,因此而得名。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17

資料圖:大學習巷。成悅 攝

如今的大學習巷兩邊都是商戶,從美食到手工藝品應有盡有。居民在巷内下棋、閑聊,十分熱鬧。雖然這裡不似灑金橋的繁華喧鬧,但卻自有一種獨特的煙火氣息。

  • 最“神秘”的巷子:粉巷

回民街美食推薦西安(美滴很撩滴很西安這些街道巷子我種草了)18

資料圖:粉巷路牌。成悅 攝

關于粉巷的名稱說法不一,相傳這裡盛唐時期就是長安城内有名的煙花柳巷,“粉”字取自“塗脂抹粉”之意。

但也有人考諸方志後認為,這裡的“粉”并非“胭脂水粉”,而是作為食物的“粉”,是因明清時期遍布磨面的作坊和糧店而得名,種種猜測為這條短短的街巷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在街頭巷口立起标識牌、碑刻,建立仿古牌樓,将背後的曆史典故書于其上,展現了古城西安獨特的文化魅力。

不僅讓外地遊客更容易了解西安古老的曆史文化,也給土生土長的西安人添加更多文化自信,讓他們更加熱愛這座擁有古老曆史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