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炎熱的夏天誰不想要清爽涼快的過呢。在這裡,你将與夏天和解,你會看見夏天不止有熱,它還有山、有水,有千姿百态。
西狹頌風景名勝區
西狹頌風景區位于隴南市成縣西13公裡處的天井山麓,魚竅峽中,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内青山對峙,奇峰峻秀,風景绮麗,懸崖絕壁上,古西狹棧道足迹猶存,有李可染大師《西狹頌》碑題。
"西狹頌"為我國漢隸書法"三頌"之一,是古代摩崖石刻中保存最完好的珍品。
這裡自然風光清幽绮麗,一汪汪潭水似明珠相串,一挂挂短小的瀑布叠次相連,峽内的山、水、石、樹皆成風景;亭、橋、廊、榭,相映成趣。
西狹奇在山,美在水。擡眼望去,一邊是拔地而起的高山,一邊是錯落有緻的懸崖。山崖上綠樹層疊,其間亦或有古樹參天,老藤纏繞。兩山之間的響水河,或在峽谷中潺潺繞行,或在巨石間沖騰奔瀉,浪花激起的水聲,站在遠處也能聽到。更有意思的是懸崖上的水,或化成一條白練從高處垂落而下,或從棧道上方形成珠簾,飛濺滴注,蔚為壯觀。
雞峰山
雞峰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隴南市成縣縣城西南15公裡,屬西秦嶺餘脈,山勢險峻,松林繁茂。據傳秦始皇曾登臨此山,山間多建寺廟。其中"光祥寺"始建于北宋,多年以來,興廢更叠。
雞峰山以峰美、水秀、洞奇而得名,号稱隴南第一山,徽成第一景,享譽陝、甘、川三省。
雞峰山與東西兩翼的杜公祠,西狹頌與"漢摩崖石刻"、"吳挺碑"、"裴公蓮帖" 輝映一體,名勝古迹聞名中外。文臣武将, 騷人墨客留下無數盛迹,東漢虞诩開創漕運、馬融設賬講學、李翕開鑿西峽、三國孔明六出祁山、唐代敬德修寺建廟、杜甫輾轉流寓、宋代吳挺駐節保蜀,給自然風光增添了人文景觀的内涵之美。
雲屏三峽風景名勝區
雲屏三峽,位于甘肅省兩當縣雲屏鄉,距縣城36公裡,地處南秦嶺北坡的深山峽谷之中,曆史上此地曾置"黑水縣",有詩贊曰:"黑水城,四道門,通巴蜀,噤秦隴"。其中大陽山是西漢水與嘉陵江的分水嶺,使雲屏三峽長嶺透迤、秀峰群立、層巒疊嶂、雄關險隘;山澗溪流清沌,河内碧潭映翠;這獨特的山水風光集北國之雄奇和南國之秀麗于一身。
從火地村起至廣金方向的大陽山頃,依次經過"土地峽"、"觀音峽"、"西溝峽",人稱"雲屏三峽"。峽谷全長約100餘公裡,方圓400平方公裡。有壁立千仞盡顯雄奇的大山,也有生長在高山之巅樹齡逾千年的雲杉、冷杉、紅豆杉等珍稀名貴樹種組成的原始森林,以及充滿傳奇色彩的高山草甸、天池、牧場、瀑布、溪流、溶洞等自然風光。
在雲屏三峽的自然風貌和曆史人文景觀中,特以"一寺二門三峽四洞五崖"最為突出。一寺為雲屏寺;二門為天(鐵)門、虎牢門;三峽為土地峽、觀音峽、西溝峽;四洞為龍洞、黃崖洞、水簾洞、狗頭洞;五崖為姊妹崖、雞公崖、尖嘴崖、棒棒崖、蠟燭崖。
快行動!!!這裡森林景觀氣象萬千、雲山霧海美不勝收,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争相競秀,是炎炎夏日中的絕佳打卡地。來源:中國報道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