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為栽有曆代行道樹的四川翠雲廊石闆路。 吳必虎供圖
圖為劍閣蜀道入口。 吳必虎供圖
核心閱讀
以古道遺址為基石,依托現有自然文化資源,對古道文化進行全方位、情景化挖掘和複現,這種做法不斷吸引着八方遊客,讓一度沉寂的古道文化“活”了起來。
伴随文旅融合、文體融合、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人們不斷創新古道文化的“打開方式”和體驗方式,古道也在一次次的跨界融合中煥發新的樣貌。
古道研學兼有文化體驗與自然教育的意義,也兼具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成為近年來盤活古道文化的探索方向之一。古道文化是一座富礦,正等待着我們繼續科學保護、深入挖掘、創新轉化。
我國幅員廣袤、曆史悠久,縱橫千萬裡、上下五千年,形成了豐富的古道文化遺産。其中既包括連通國内不同地區的茶馬古道、秦巴古道、秦直道、川鹽古道,也包括連接中外的絲綢之路、萬裡茶道,等等。這些古道對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自19世紀末起,随着近現代交通運輸體系的發展,這些古道逐漸失去交通基礎設施之用,但作為曆史文化的一部分、作為文化線路遺産旅遊的載體,在文旅深度融合的今天,古道正閃現出新的文化光彩。
保護古道遺址,複現曆史風貌
古道遺址多位于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帶,因此往往保存着古老的樣貌。踏上長滿青苔的舊石闆路面,摩挲布滿歲月感的道側枝幹,恍如穿過歲月的煙塵,與古道上走過的古人相逢:張骞、李白、徐霞客……以古道遺址為基石,依托現有自然文化資源,對古道文化進行全方位、情景化挖掘和複現,讓今人在行走中感受曆史的腳步,是當前讓古道文化“活”起來的有效路徑之一。
茶馬古道位于我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運輸方式,自唐宋以來使用了1000多年,是曆史上經濟文化交流要道。随着現代交通興起,茶馬古道逐漸失去昔日的地位與功能,但作為曆史見證、作為珍貴文化遺産依然熠熠生輝。2013年,分布在西南多省區内的茶馬古道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涵蓋保存完好的24段、300多公裡古道路段,沿線村落、客棧、商号、古茶園共計150多個。普洱茶馬古道旅遊景區以茶馬古道遺址為基石,力求從建築景觀、民俗展現、情景演繹等多個方面對茶馬古道進行複原和活化。其中從茶庵塘至磨黑段的12公裡茶馬古道是最早被修複的路段。古道沿線上的那柯裡建成了第一個茶馬古道文化小鎮。當地人傳承普洱茶制作技藝,在寨子裡建起非遺技藝體驗中心,遊客可以動手做一餅屬于自己的普洱茶,親身體驗茶馬古道的魅力。整個旅遊景區對曆史情景的複現與還原,有助于人們進一步了解古道遺址和這一文化線路,感受昔日馬幫旅途的艱辛和不畏艱險的精神。
梅關古道又稱庾嶺古驿道,跨越江西、廣東兩省,唐開元年間由名相張九齡開通,路寬二丈,青石鋪墊。它北承大運河與贛鄱水系,是古代連接長江、珠江兩水系最短的陸上交通要道,建于宋代的梅嶺關樓存留至今。古道兩側遍植梅樹,“庾嶺寒梅”更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四大探梅勝地之一。對于這些保留了較多文化遺産的古道來說,其豐富的古道遺址資源不斷吸引着八方遊客,讓一度沉寂的古道文化“活”了起來。
創新古道文化“打開方式”
除了踏上古道原始路面、領略沿途景觀,讓古道文化“活”起來還有更多方式。伴随文旅融合、文體融合、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人們不斷創新古道文化的“打開方式”和體驗方式,古道也在一次次的跨界融合中煥發新的樣貌。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昔日詩人李白感喟的蜀道,如今成為國際山地馬拉松愛好者的賽道。秦蜀古道,是古代由關中通往蜀地的道路,至今已有數千年曆史,是人類最早的大型交通遺存之一。目前保護最完善、開發最成熟的古蜀道主要在四川廣元境内。如何讓自然景觀與文化積澱兼備的古蜀道為更多人所知?2019年,大蜀道國際山地馬拉松賽舉辦。賽道全長42公裡,覆蓋劍門蜀道精華的劍昭古蜀道段,沿途風景自然天成,一經推出就受到“跑友”們關注,首屆比賽吸引了來自10餘個國家的4000餘名選手參賽。2021年,“穿越大蜀道”自駕遊活動也正式開啟。穿行劍山之間,欣賞“窮地之險,極路之峻”的劍門絕壁,打卡“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雄關,品味翠雲廊“三百裡程十萬樹”的生機與靈動,聆聽綿延群山與千年古柏的唱和,讓自駕愛好者感歎“此生必駕大蜀道,人間勝景劍門關”。
走入浙江,則有一條“浙東唐詩之路”等待今人的踏訪。浙東唐詩之路指的是一條唐代詩人往來頻繁的風景線路。據考證,先後有400餘位唐代詩人在這條路上留下1500多首詩歌。這條路起自紹興古鏡湖,經浙東運河、曹娥江至剡溪,溯源至石梁而登天台山,為古代文人墨客所青睐。自2020年起,浙江省文史研究館、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青山行不盡——唐詩之路藝術展”系列活動。文史研究者、書畫創作者攜手重走唐詩之路,通過田野考察、實地探訪,激發鮮活思考與個人創作,聯通文史研究、藝術創作和展覽展示,激活行遊酬唱的創作傳統。人們此行的藝術成果,如影像藝術《山水:唐詩辭典》、國畫《夢遊天姥吟留别》、詩詞書畫長卷《詩路百詠》等,通過展覽向公衆開放,既展現文旅融合激發的創作活力,又推動古道文化走進人們的精神生活。
當代科技發展也助力古道文化“活”起來。對于文化内涵深厚,詩詞、壁畫、文物等文化資源積累豐富的古道景區,可以立足資源優勢,抓住數字技術發展機遇,通過數字虛拟現實和數字增強現實等技術,創新發展線上古道之旅,豐富古道文化體驗。比如,作為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一站,敦煌莫高窟多年來緻力于建設“數字敦煌”和“雲遊敦煌”,推進絲路文化的數字化保護與展示。2020年,微信小程序“雲遊敦煌”正式上線,集探索、遊覽等功能于一體,首月參與人次超過300萬,年浏覽量突破3500萬人次。
以古道研學禮贊大美中國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民旅遊休閑綱要(2013—2020年)》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古道體驗不僅富有曆史蘊含和文化意味,修建于崇山峻嶺之中的古道,往往也是自然保護地所在,獨特的地形地貌、稀有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從生态、地理等多個角度豐富着古道文化的研學内涵。古道研學兼有文化體驗與自然教育的意義,也兼具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成為近年來盤活古道文化的探索方向之一。
比如“驿路有你”南粵古驿道研學路線。南粵古驿道是古代嶺南地區對外經濟往來、文化交流的通道,是廣東曆史發展的縮影和文化脈絡的延續。當地先後組織了10餘次實地考察工作,确定了18條古驿道研學線路。目的地涵蓋深圳、廣州、東莞、佛山、連州、潮州、汕頭、湛江等地,内容包括曆史、人文、自然、地理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等研學元素,為青少年研究南粵文化提供研學支撐。再比如,依托仙霞古道開展徐霞客遊記研學。仙霞古道地處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交界地。沿途的江郎山、仙霞嶺、楓嶺和梨嶺等,或因險峻或因秀美,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來此觀山攬勝,寫下贊美的詩篇,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就曾三訪仙霞古道。沿着徐霞客的路線進行研學,探訪山川生态,重溫傳統文化,是對大美中國自然和人文的雙重禮贊。
讓古道文化“活”起來,既是一種文化遺産保護方式,也是一種文化體驗方式。在推動古道文化融入現代生活的轉化創新過程中,不僅古老的古道文化将煥發更加奪目的光彩,當代社會文化創新活力也将被進一步激發——古道文化是一座富礦,正等待着我們繼續科學保護、深入挖掘、創新轉化。
(作者為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
制圖:趙偲汝《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2日 20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