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時間觀和空間觀都非常的龐大,釋迦牟尼佛曾用不可思、不可議來形容。如果龐大的時間和空間遠遠超過人類的思維極限。
現代漢語中,也有非常多的詞彙是來自于佛教時間單位,如彈指、刹那、須臾、日夜、劫等等。那麼,這些詞彙都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
細微的時間
佛教的時間是一個非常複雜且緊密的體系。
最小時間為刹那,刹那的意思是一念,就是人的一念頭生滅的時間。由于人的念頭生滅非常快,一秒的時間可以生滅非常多的念頭。
刹那的時間有多短呢?《俱舍論》說:“壯士一極彈指,經65刹那。”就是彈指的時間,就已經過了65刹那,人也産生了65個念頭。
120個刹那等于一個“怛刹那”,60個怛刹那等于一個“臘縛”,30個臘縛等于一個“須臾”,30個須臾為一個晝夜。
這些詞語也誕生了很過漢字成語。比如“一刹那頃”,“一念之差”等。彈指一揮間同樣是形同彈指間地變化非常迅速。
龐大的時間
劫
劫的意思是表達及其久遠的時間。佛教說,人的平均壽命是從10歲開始,每百年增加一歲,增至84000歲時到達極限,然後又沒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這樣一增一減就是一小劫。
20個小劫=1個中劫。
4個中劫=1個打劫。
一個大劫中有成、住、壞、空四種變化,成住壞空循環一次為一個大劫。七個大劫為一個水壞劫。七個水壞劫為一個風壞劫。
阿僧祇劫
阿僧祇是《華嚴經》中的數字體系,阿僧祇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即7.1x10的31個次方。
以上還有無量劫和塵點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