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的一天,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川店鎮望山村一崗,正在熱火朝天地修建水渠。這兩年,江陵地區遭遇多年不遇的旱災,給農業生産帶來較大影響。為了抗旱救災,江陵地區決定修建一條水渠,連接到荊門漳河,引水到幹旱地帶。
這時候,修建水渠的人們發現了一段與衆不同的土層,土質疏松,看上去有被挖動過的迹象。由于此前全國各地陸續發掘了一些古墓,江陵地區也出土了不少古墓,因此人們了解一些古墓的知識,懷疑這是一個古墓,便往上邊作了報告。
很快,考古人員就趕來現場,成立了工作小組。經過工作小組的勘測,發現這裡真的有一座古代墓穴,大約形成于2000多年前的楚國。而且,古墓不止一座,考古人員初步估計有50多座。于是,考古人員将這一片古墓統稱為“望山楚墓”。
接下來,考古人員對望山楚墓進行了保護性挖掘,發現了一号古墓。一号古墓由兩座墓葬和一處車馬坑組成,根據發掘出的陪葬文物,結合楚國的陪葬制度,可以判斷古墓的主人屬應該屬于卿大夫、大将軍甚至諸侯級别,有很大概率是楚懷王時期的楚國外交家和軍事家召滑。
更令人欣喜的是,一号古墓發現了一把裝在漆木劍鞘内的青銅劍。經過判定,這把青銅劍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自用劍,即著名的“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長什麼樣子呢?
“越王勾踐劍”是一把青銅劍,出土時鋒刃銳利,完好如新。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 4.6厘米。劍首外翻卷成圓箍形,内鑄有間隔直徑隻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劍柄與劍刃相接處的兩面用藍色琉璃鑲嵌着精美的花紋。劍的正面鑲有藍色琉璃,背面鑲有綠松石。
在靠近劍首的地方,銘刻有8個錯金鳥篆銘文,即“越王鸠淺自作用劍”。鸠淺是越王勾踐(春秋五霸之一、卧薪嘗膽的主人公)的本名。
這把“越王勾踐劍”是在什麼背景下打造出來的?
在中國遠古時代,劍就被發明出來,用于戰争之中,最初隻有20、30厘米長。但是,在以車戰為主的商周時期,打仗時遠距離用弓箭對射,近距離則是戈戟相交,短小的劍很難被派上用場。到了春秋時期,位于南方的越國、吳國逐漸崛起。這一地區河流密布,不利于車戰,于是手持短劍的步兵有了用武之地。
長此以往,越國、吳國的鑄劍水平遠遠超過中原國家,鑄造了許多削鐵如泥的稀世寶劍,“越王勾踐劍”就是其中之一。1977年12月,上海複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裡的專家對“越王勾踐劍”進行科學測定。測定這把青銅劍的主要成分是青銅和錫,加上少量的鉛、鐵、鎳和硫等為原材料而成,劍身的黑色菱形花紋還經過硫化處理,劍刃的精磨技藝達到了現代精密磨床的制造水平。
“越王勾踐劍”除了造型精美、鋒刃銳利外,還有一個令人贊歎不已的特點,就是雖然過了2500年,但它依然沒有生鏽。原因何在?
一、“越王勾踐劍”的成分主要是銅,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鏽蝕。
二、“越王勾踐劍”存放于一号墓主人的内棺裡,墓室深處地下,四周采用了白膏泥填塞縫隙,形成了密不透風的環境,減少了被空氣中的氧分子氧化的可能性。
三、望山楚墓一号墓位于荊州附近的漳河二幹渠上,地下水位很高,導緻“越王勾踐劍”長時間被泡在地下水裡,相當于和空氣隔絕開來。這又減少了氧化的可能性。
四、“越王勾踐劍”的劍身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鉻被用于冶煉金屬中時,具備高強度、抗腐蝕、耐磨、耐高溫、耐氧化的特性。
因而,“越王勾踐劍”經過2500多年的漫長歲月,依然能夠不生鏽,經久彌新。
“越王勾踐劍”在問世後,曾經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多次出國參加展覽。遺憾的是,1994年8月,“越王勾踐劍”在新加坡展出時,由于新加坡方工作人員操作不慎,使得一塊有機玻璃柄闆卡在了劍刃上,産生了一道長0.7厘米、寬0.1厘米的傷痕,達到了“輕微損傷”。
有鑒于此,“越王勾踐劍”就極少參加展覽了。2019年03月20日,“越王勾踐劍”被列為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如今,這把有“天下第一劍”美譽的青銅劍,被珍藏于湖北省博物館。
據媒體報道,2019年6月,“越王勾踐劍”被送到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西湖美術館,參加“越王時代——吳越楚文物精粹”展覽,與觀衆見面,亮相了短短15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