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汽車行駛跑偏故障如何排除

汽車行駛跑偏故障如何排除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1-04 22:31:09

汽車車行駛中跑偏是很多車主都碰到過的問題,車輛行駛跑偏有幾種現象:1.正常行駛跑偏。2.行駛中踩刹車時跑偏。3.行駛中急加速時跑偏。我們現在就以正常行駛中跑偏為例來講解一下其中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汽車行駛跑偏故障如何排除(汽車行駛跑偏的原因及解決方法)1

引起車輛行駛跑偏的原因很多,再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聊一下怎麼鑒别車輛行駛中方向跑偏。

跑偏顧名思議就是車輛不能夠直線行駛,車輛往左或者往右或忽左忽右的行駛,給駕駛者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

那麼怎麼鑒别車輛是否真的存在正常行駛中有跑偏的問題呢?

首先,我們将車輛在直線平整的道路上行駛,在确保前後左右安全的前提下,把方向盤擺正直到感覺車輛是直線行駛的時候,車速不得太快,穩定車速,建議在40-50KM/小時(車速太低不易試出跑偏,車速太高不宜掌控,危險太大)。

然後,雙手輕輕的松開方向盤,手與方向盤之間保持2CM左右的距離,手與方向盤之間的距離越近越好,以不觸碰方向盤為最佳,行駛大約50米左右距離,此時車輛應保持在正常的直線行駛中。如果車輛在50米内的距離發現行駛偏離直線方向,應當認為車輛有行駛跑偏的問題,行駛直線距離越短跑偏問題越嚴重!

跑偏的原因有以下幾個原因,從簡及繁來分析:

  1. 車輛前部高低相差太多,車輛重心偏移量太大導緻車輛跑偏。車輛空載時停在水平路面上,目測前部有無明顯高低不同,可以通過卷尺測量。如果高低差别太大,着重檢查前減震器彈簧及減震器上座。
  2. 查看兩前輪胎氣壓是否一緻,氣壓不一緻補充到正常胎壓狀态。輪胎花紋是否一樣,輪胎花紋深淺是否接近,如果是新換的輪胎注意非對稱花紋的輪胎裡外不要裝反了。輪胎胎面有沒有裡外磨損程度不一樣,呈現單邊過度磨損狀态(俗稱吃胎)。

汽車行駛跑偏故障如何排除(汽車行駛跑偏的原因及解決方法)2

3.輕輕左右晃動方向盤,看看方向盤有無晃動的間隙(現代轎車方向盤都無可晃動的間隙)。轉向機構有間隙将導緻車輛行駛中不易控制車輛在直線中行駛。如有,檢查轉向機構及底盤相關部件,如:方向機十字節、方向機齒條、橫拉杆内外球頭等等。

4.車輛在使用過程中随着時間的推移和行駛裡程不斷的增加。車輛底盤及懸挂系統慢慢開始老化和松動,這時跑偏的問題就極易發生,對車輛的行駛性能造成嚴重影響。在車輛保養過程中注意檢查前元寶梁襯套、前輪上下擺臂膠套、上下擺臂球頭、平衡杆膠套、平衡杆連接杆等部件,發現問題及時更換,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跑偏現象的發生!

5.前後輪前束失準,也是引起跑偏的重要因素,前束是否準确可以通過四輪定位數據來判斷,四輪定位通過檢測前後輪前束、前輪外傾主銷後傾、主銷内傾、後輪外傾等參數,對比車輛的技術參數得出結論,用來判斷車輛底盤參數是否正确,可以通過及時的調整來避免輪胎吃胎、方向跑偏等問題的産生!建議車輛每行駛20000公裡左右做一次四輪定位!如因吃胎而引起更換輪胎,在更換新的輪胎後一定要做四輪定位!

汽車行駛跑偏故障如何排除(汽車行駛跑偏的原因及解決方法)3

6.兩前輪刹車系統單邊回位不良,也會導緻車輛在行駛中跑偏。刹車系統單邊回位不良會給正常行駛的車輛造成一個單邊的拖拽,導緻跑偏。車輛行駛一段距離後,用手去感覺兩前輪刹車系統的溫度(千萬不要觸摸防止燙傷),兩邊溫差太大就可以判斷為刹車系統不回位造成的跑偏現象。刹車油含水量超标、刹車分泵鏽死、分泵導向銷不回位或回位不靈活,刹車片的摩擦材料與背闆有間隙等,都會造成刹車系統回位不良。刹車油建議每兩年更換一次,也可用專用設備檢測含水量,含水量超标一定要及時更換!

汽車行駛跑偏故障如何排除(汽車行駛跑偏的原因及解決方法)4

7.前輪軸承松曠導緻跑偏,前輪軸承的松曠會直接影響四輪定位數據,從而導緻四輪定位無法解決跑偏的問題!前輪軸承松曠可以通過用手來晃動輪胎來檢查,支撐車輛後,用手左右,上下使勁的晃動,應當感覺不到間隙的存在為最佳!有間隙就證明軸承已經到了需要更換的時候了,及時更換!

8.前軸與後軸之間的距離也會影響車輛行駛跑偏,用卷尺從前輪中心位置開始測量至後輪中心位置,左右測量的距離在5mm之内屬于正常範圍,如果偏差太大就必須找到偏差原因針對性的解決,導緻前後輪距偏差太大的原因也有很多,前後懸挂系統、前縱梁、後縱梁,前後元寶梁等等!

汽車行駛跑偏故障如何排除(汽車行駛跑偏的原因及解決方法)5

小結:綜上所述,車輛行駛跑偏原因很多,解決方法有簡有繁,可以結合個人實際能力對應解決。歡迎喜歡親自動手的朋友來咨詢,挑戰自我!我是愛車守護者,守護你的愛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