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陳平這個人或許很多人都會一臉茫然,但是如果說起張良那麼可能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陳平也是劉邦手下的一員得力幹将,連司馬遷都專門為其寫了一篇傳記《史記·陳平傳》,可為什麼他知名度還這麼低呢?其實還是因為這個人物的複雜,因為陳平不是一個簡單人。
劉邦曾說:運籌決算,自己不如張良;安國撫民,自己不如蕭何;帶兵打仗,自己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豪傑,我能用好,這就是我取天下的原因!劉邦固然是一個謙虛的老闆,但他這樣評價自己的員工也能看出這三個員工的卓越才能,那麼後來能坐到丞相位置的陳平到底有何功績能與這三人比肩呢?
陳平是一個卓越的政治家,老闆劉邦帶着一群軍事家(韓信,蕭何,張良等人)打下了一片江山,這個過程固然是風風光光的,讓後世的人不斷津津有味談論的,但不能忘記如果沒有卓越政治家來管理江山的話,那麼西漢這個新生政權也斷然不能長久。
因此鞠躬盡瘁的大政治家陳平在西漢的後半段曆史上确實可以說是一個明星了,隻不過枯燥平凡的國家治理很難博得看客的眼球,也就這樣陳平不被世人熟知,但要是翻開司馬遷的史記,就能發現太史公早已為陳平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陳平,自小父母雙亡,跟着哥哥艱難度日,喜愛黃帝和老子學說的他年輕時便四處遊學,先後侍奉了魏王、項羽、劉邦,按理來說兩度易主的他本應很難再被錄用,更何況新老闆還是舊老闆的死對頭。
但偏偏一個敢遞簡曆,一個敢錄取,來到新老闆麾下的陳平很快就發揮了他獨特的作用,反間計除去了項羽的左膀右臂鐘離昧、範增,解荥陽圍,擒韓信……這些功績的背後,其實陳平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上面說到陳平不囿于傳統忠君思想數次易主就可以看出,陳平是一個思想超前的人,在他幼年時,曾傳出與自己的嫂子發生關系的醜聞。
按說家裡窮,一家老小就都得去幹活掙飯吃。但是陳平流連詩書策論,哥哥想着那我不是個文化人,那怎麼着也得培養一下弟弟嘛!于是他包攬了家裡大大小小的夥計,這樣一來陳平倒是方便讀書了,嫂子就不樂意了,老在背後議論這個書呆子小叔。
而陳平的哥哥聽了自然就不樂意了,一氣之下就休了陳平的嫂子。雖然那時候休妻不講究“七出”(即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口多言、盜竊,始于漢代,在唐代成為休妻法規),但鄉親們可不知道這些,所以紛紛猜測陳平與嫂嫂有染,發生了關系。
并且後來周勃、灌嬰二人搖唇鼓舌,向老闆劉邦彙報說陳平盜嫂。有司馬遷的文字作證,這兩人合夥着就把陳平給坑了一把,給扣上了一頂臭帽子,這也被很多人引為了笑柄,至于到底有沒有這事,倒是以訛傳訛地分不清楚了。
到底陳平是否與嫂嫂有染無從考證,但後來他又一個行為卻是徹徹底底地驚訝了衆人。陳平的哥哥為陳平介紹過很多對象,可陳平偏偏都看不上,嫌他們是貧家女子,娶了自己得掉價,可富貴人家誰又會看得上陳平這樣的窮小子呢?
後來陳平聽聞鄉裡一家大富人家在嫁女,此女已五度再嫁,坊間早已流傳出此女克夫的流言,但陳平就堅持認為此女是為他準備的,說什麼也要娶回來。後來确實結了婚,陳平也并未被克,一步步走向了青雲。
其實這個地方又可以看出陳平的心智遠超常人,一方面自己想要從貧窮人家脫穎而出就必須要搭上一個更高的跳闆,另一方面來自坊間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日益增加,對他自己将來的仕途影響将會越來越大,娶了這個寡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身價,另一方面還可以壓下盜嫂這種不良的名聲。
後來的陳平平步青雲也确實離不開他這種超越常人的膽識和見解,當然還受不了另一個重要原因,在那個時代并不常見的品質——圓滑。
編輯:張聖平
搖搖晃晃,晃晃搖搖。品味雲端,墜入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