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

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1 09:24:37

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劉學言因材施教)1

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劉學言因材施教)2

劉學言 力邁中美國際學校校長,北京師範大學古文學碩士,曾任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教科研室主任,後參與創辦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曾被評為北京市“學習志公教育思想、深化教學改革”先進教師、區級語文教學研究先進教師等。

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劉學言因材施教)3

力邁中美國際學校開設了中國基礎課程。

“我父親在生活中是個文藝男,在工作中是個偏執狂。”劉學言的兒子劉銘洋說。在他眼中,古典文學對父親的影響已經深入骨髓。劉學言自己也認同這一點。每每談起孔子、荀子等先賢的教育理念,他的語氣就會不自覺地放輕,目光中充滿感佩。

而在工作中,這位瘦削而儒雅的校長又有着嚴肅較真的一面。自2012年接任力邁中美國際學校校長以來,劉學言一手主導了學校的國際化改革,用教學質量赢得了口碑,在讀學生人數從300多人增加到2000餘人。然而,這些成績并未使他自滿。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劉學言在辦公室裡挂上了諸葛亮的《誡子書》,用以自勉。他告訴記者:“作為校長,我一直擔心自己的底蘊不足。君子以自強不息,以厚德載物。我必須不斷學習、進步,才能帶領學校更好地往前走。”

臨危受命 尋找理想中的國際化課程

力邁中美國際學校的前身是“北京亞奧學校”,2012年4月劉學言接任校長時,學校剛剛經曆了一場股權風波,13個年級的學生加起來僅有300多人。劉學言回憶道:“學校當時面臨的是一場生死抉擇。”于是,劉學言決定抛棄應試教育的路子,帶領學校向國際化教育的方向發展。

然而,轉型之路并不容易。

起初,力邁引進了《劍橋英語》和歐洲《Let's Go》學科英語課程,吸引了不少家長。但劉學言知道,要辦一所真正的國際化學校,這些課程還遠遠不夠。于是,他帶領團隊将北京知名的國際學校走了個遍,了解不同的課程體系和校園文化。

經過對比,劉學言選擇了IB課程,并向國際文憑組織IBO提出了申請。但是,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準備,眼看IB課程就要在力邁落地時,劉學言把它否了。

劉學言發現,IB課程的核心特點是小組學習與跨學科學習,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對老師的教學水平要求更高。這意味着,以學校當時的條件,要讓這套課程真正落地存在很大挑戰。劉學言說:“之所以放棄IB課程不是因為它不好,而是作為教育者,我不能隻用一套好的課程理念把家長忽悠過來。教育必須落到實處,以教學質量為根基。”

于是,劉學言再次陷入迷茫,為找不到合适的國際化課程而苦惱,直到一位美國哈佛大學的朋友向他提起卡文特課程。

“起初,我覺得這套課程沒名氣,不靠譜。”劉學言說。但當他仔細研究了卡文特各學科的課程說明并了解其100多年的曆史後,劉學言轉變了看法,決定親自前往美國考察。

“我冒着大雪,開車從華盛頓前往巴爾的摩市的卡文特學校,一路上都在擔心它會不會是個騙子公司。”劉學言回憶。而當他走進教室,親眼看到學生們的狀态,那一刻他所有的顧慮都被打消了。

“當時,美國小學生們正在戲劇教室裡排演,校長向他們介紹有一位中國來的客人,孩子們一下子圍到我身邊,開始用英語問我各種問題。”劉學言回憶:“當時我一句都聽不懂,但我特别激動。因為我理想中的學校就是這個樣子:孩子們很快樂、很自信、很陽光。”

傳承國粹 “偏執”開設中國本土課程

2014年,力邁與美國卡文特學校簽署了合作協議,在北京開啟了卡文特國際項目。

然而,引進優質的國際課程隻是起點,如何落實,如何使之适應中國孩子的發展需求,劉學言又遇到不小的挑戰。

“當時,不少人說力邁應該做原汁原味的美國本土教育,這樣的理念當時對家長的吸引力也更大。但我認為,必須開設中國本土的基礎課程。否則,孩子長大後找不到自己的‘根’。”

因此,力邁不僅開設了語文、國學、書法等課程,還一直要求學生佩戴紅領巾,每周舉辦升旗儀式等。部分家長和外教覺得這些安排不夠“國際化”,甚至有家長選擇了離開。面對重重壓力,劉學言沒有退縮:“我們要培養有中國文化底蘊,有美國先進科技文化知識的人才。孩子們要傳承和傳播國粹,而不是數典忘祖。事實會證明,我是對的。”

正是因為這種認準了就不放棄的性格,劉學言被兒子笑稱為“偏執狂”。他說:“在前進的過程中,你總有理由停下,但我從不給自己找借口,認準了目标,我就一定要達到。”

有教無類 讓更多孩子有機會接受優質教育

劉銘洋對父親還有另一個評價:“文藝男。”劉學言說,其實自己高中時曾是理科尖子生,并不擅長文科。高中時期的一件小事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迹。

“我是從密雲的農村考進北京市重點高中的,有一次,因為調皮打碎了啟普發生器,我被化學老師諷刺挖苦了幾句。當時我的性格比較張揚,于是決定不再學化學了,理科成績直線下降,最後隻能選擇學文科。”

在後來的辦學過程中,這件事一直對劉學言影響很深。他強調,力邁不會憑成績招孩子,它的定位是讓更多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有些孩子可能由于種種原因,在公立學校的競争中被刷了下來,但是通過力邁,他們可能還會有第二次選擇好大學的機會。”

就讀于力邁的學生張胤耕就是個典型例子。劉學言回憶:“張胤耕是一個中考落榜生,偏科很嚴重。高高壯壯,一副桀骜不馴的樣子。但他對我教的國學課有非常濃厚的興趣,每次課後還要來找我讨論半小時,上課鈴響了都趕不走。”有一次,劉學言問張胤耕為什麼要出國讀書?他回答:“因為很多經典的文獻在國外。”最後,張胤耕被賓州文理學院錄取,又被美國的教授推薦至哈佛大學攻讀東亞研究專業。

“孔子說,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除了張胤耕之外,還有被家長放棄的孩子在力邁拿到了第一個100分,也有患自閉症的孩子在老師同學的關懷下健康成長。培養出這些孩子,就是辦學過程中讓我最有成就感的事。”

談及這些,劉學言顯得有些激動。他說:“我并非激動于将學生送進了名校,而是覺得改變了孩子們的命運。當中國一流大學的門向他們關閉的時候,力邁幫他們打開了一扇窗。”

對話

國際化教育其實是在踐行中國傳統教育思想

新京報:國際化教育是不是更輕松?

劉學言:國際化教育絕不等于減小孩子的學習壓力。如果沒有練習,怎麼能夠有教學質量?事實上,好的國際化教育是通過激發孩子的興趣,讓他願意主動承擔學習壓力。

新京報:國際化教育是不是更好的教育?

劉學言:不是。首先,有些國際化學校将學生出國作為唯一目的,導緻了“洋高考”、“洋中考”等問題。同時,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優秀教育理念,如孔子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等,隻不過人們沒有深入去研究。一些國外的教育實踐反而與這些理念更契合。因此,引進西方的教育其實是在豐富中國的教育,也是更好地踐行老祖宗的教育思想。

新京報:國際化教育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如何?

劉學言:國際化教育其實是在滿足民衆對教育的多樣化需求。當教育不再擔負改變命運、光大門楣的作用,家長會為孩子選擇适合的教育,關注孩子未來的社會價值和幸福,會有更多人主動選擇國際化教育。在商業化的層面上,辦學者也會越來越意識到,真正把學校辦好才能有好的收益。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馮倓秋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