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這吃烤鴨要分春、秋、冬三季,尤其是入秋之後,正是鴨子肥嫩之際。
正所謂“秋高鴨肥,籠中雞胖”,無論是從氣候溫差,還是從鴨肉本身來說,秋天都是吃“烤鴨”的最佳季節。
小到遍及大街小巷的“十元烤鴨”,大到以“全聚德”為首的北京烤鴨,雖然價格、層次有着極大的差距,但卻都是實打實的“鴨子肉”,不含任何水分。
到首都旅遊的遊客們,非常喜歡遵從“來都來了”的傳統習俗,總會慕名去“全聚德”吃頓鴨子。
凡是進“全聚德”的,對于價格往往不是這麼在意,肯定是花得起這錢,隻是肉疼與否的區别了,最終的目的,還是想嘗嘗正宗“北京烤鴨”的味道。
早年間的全聚德烤鴨,片鴨肉時講究一個108刀,即片出108片鴨肉來,還得是片片有肉,片片帶皮。
為保證口感,時間必須控制在8分鐘以内,擺盤、蘸醬、卷餅等,每一個過程絕對稱得上講究、精細。
當然了,現在的全聚德,對于鴨肉片的數量就沒那麼嚴格了,一是片太多的肉影響賣相,二則是太過繁瑣,不僅片鴨師傅受累,食客也覺得麻煩。
但如此做法也存在弊端,片出來的往往都是主要部分,鴨架上還會剩不少鴨肉,給食客一種“沒吃多少就光了”的感覺。
這時候服務員也會問了:這鴨架您是熬湯還是椒鹽?
意思就是鴨架還有這麼多肉,也不能浪費了,您可以選擇拿來“熬湯”,或者“炸一遍”做椒鹽。
很多外行的朋友們,被這麼一問肯定發懵,潛意識裡覺得非常有“儀式感”,就會從兩個選項中做出選擇。
但無論您選哪一種,都是比較吃虧的。
因為鴨架“熬湯”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拿您吃剩下的鴨架單獨熬一鍋湯,都是提前熬制好的。
如果是“椒鹽”,則會發現鴨架上的肉,并沒有預想中的多,分量總會縮水一番。
内行人都知道,所以無論是哪一種做法,都不能完全保證是你的那隻鴨子。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不熬湯,不椒鹽,當面片完直接打包帶走。
但一定要保證鴨架不要離開自己,不然拿回家真的隻是純鴨架了。
因為鴨架上剔下來的肉可以做菜,也可以轉賣給其它小販,利潤都是非常可觀的。
拿回家後如何處理?
首先不建議油炸,因為家裡的火候淺,沒有飯店廚房的旺,炸出來的鴨架不香脆。
其實鴨架子的油挺多,能拆下來的肉也不少,帶回家剁塊兒,鍋内少許油加甜面醬炒,出鍋前撒些許蔥末,絕對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如果趕上冬天,則可以直接将鴨架與白菜、蘿蔔、豆腐炖湯,或者白水煮了做火鍋高湯。
雖不能當主食,但味道也是一般菜式所不能比拟的。
——輕肥說——
“量少價高”,一直是“全聚德”長期被人诟病的。
就如今而言,生活條件好了,物資充沛,即便是普通人也能吃上一頓,隻在于舍得與不舍得而已。
也不是說它不好吃,隻是感覺這“江湖地位”有些名不副實,但要是放在早年間,那絕對是翹楚中的翹楚,普通老百姓可能一輩子都吃不到。
優秀與否的觀念,還是要考慮時代背景,至于最後給予何種評價,也就見仁見智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