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個人養老金與靈活就業社保一樣嗎

個人養老金與靈活就業社保一樣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7:50:04

個人養老金與靈活就業社保一樣嗎?這就是有用人單位的職工與沒有用人單位的靈活就業人員的大比拼有用人單位的職工依靠的是自己供職的用人單位;靈活就業人員由于沒有用人單位作為支撐點,所依賴的那就是自己,從力量對比來看,靈活就業人員與有用人單位的職工相比,那是非常單薄的,處于一種十分失衡的狀态,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個人養老金與靈活就業社保一樣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個人養老金與靈活就業社保一樣嗎(靈活就業者和企業職工)1

個人養老金與靈活就業社保一樣嗎

這就是有用人單位的職工與沒有用人單位的靈活就業人員的大比拼。有用人單位的職工依靠的是自己供職的用人單位;靈活就業人員由于沒有用人單位作為支撐點,所依賴的那就是自己,從力量對比來看,靈活就業人員與有用人單位的職工相比,那是非常單薄的,處于一種十分失衡的狀态。

從這個角度來看,靈活就業人員的起點就遠不如用人單位的職工了,因為兩者力量的支撐點完全不同,靈活就業人員處于典型的下風口,而有用人單位的職工則是在上風口。

有用人單位的職工,在職工社保繳費指數的選擇上,那完全是被動的,除非你是廠長或者最終拍闆者,要不然職工社保繳費指數基本上都是最低标準的0.6,1.0及以上的繳費指數是留給中高層管理人員的,普通職工沒有份兒,這就是一個長久以來的現實情況。

靈活就業人員,在職工社保繳費指數的選擇上有着充分的自主權,即可以選擇3.0的最高繳費指數,也可以選擇0.6(有的地方可以低至0.4,比如北京就是這個政策)的最低繳費指數。

靈活就業人員在選擇職工社保的繳費指數上有着充分的自由度,但是真正地選起來還是最低标準的0.6,即便是0.6的這個最低繳費指數,都未必能長期撐下來,因為繳費金額越來越高,每年都保持着中高速度的增長。

繳費年限、繳費指數和養老金計發基數是決定養老金高低的三大核心因素,沒有哪個因素最為關鍵之說,哪個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哪個因素出現了問題,都會對養老金的高低産生或大或小的影響。

如果這三個數據都是相同的,那麼,在退休年齡也相同的條件下,所領到的養老金肯定都是一樣的,不會出現顯著的差别,有的也就是非常微小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計。

隻要就業人員有了用人單位,職工社保的繳費就是用人單位拿大頭、個人出小頭了,因而職工個人的負擔并不大,基本上沒有什麼感覺。

但是,要是沒有用人單位的靈活就業人員可就大不相同了,職工社保的繳費完全由靈活就業人員自己承擔,繳費壓力一下子就上來了,光是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就不低了,每月少則七八百元、多則一千元都打不住,比如說北京靈活就業人員每月繳納的職工養老保險費就有1072元,上海每月繳費更是高達1434元。

職工醫療保險的繳費,對于靈活就業人員來講就是另一座大山,要想翻過去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因為它的繳費年限要遠高于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

那些職工醫療保險繳費年限隻有十五年,甚至繳費年限為零的靈活就業人員,要想在退休之後享受職工醫療保險待遇,在辦理退休手續的時候,需要補繳數萬元甚至十多萬元的職工醫療保險費。

北京靈活就業人員醫保賬戶每月的返錢為零,而有用人單位的職工的醫保賬戶每月都有返錢,返還金額基本在150元至215元之間,而靈活就業人員每月繳納的職工醫療保險費卻高達461元。

無論是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延長,還是職工醫療保險繳費年限的延長,對于有用人單位的職工的影響并不算大。然而,對于那些沒有用人單位的靈活就業人員可就不一樣了。

如果将領取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提高到二十年,以最低繳費标準和最低繳費年限為基準點來進行衡量的話,北京靈活就業人員的最低繳費金額就要增加8萬元;倘若醫療保險繳費年限也提高五年,最低繳費金額又要增加3.5萬元。

從表面上來看,隻要靈活就業人員在繳費年限、繳費指數、養老金計發基數、退休年齡上與有用人單位的職工在這四個指标上都一樣,領到的養老金是一樣的。可是,實際上卻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因為靈活就業人員是高投入低産出,而有用人單位的職工則是低投入高産出,兩者完全不在一個層級上,這一點往往被大家所忽視,小學畢業文憑的含金量能跟至少高中畢業文憑的含金量相比嘛,肯定是不行的。(原創:周鳳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