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中期前,全國大學每年招生人數在三十萬左右。
那時,實行“金字塔”式教育 :小學畢業上初中需要考,初中畢業上高中需要考,高中畢業上大學還需要考!
那時,能考上大學的,真是鳳毛麟角、天之驕子啊!
盡管如此,還存在很多曆經千辛萬苦考上大學的學生,因種種原因而辍學的現象 —— 大學肄業。
那時,經濟建設急需人才,有些專業的大學生還沒畢業,就被“招工”、“招幹”等等等“招”走了,成為“肄業生” ……
那時的青年,隻要國家建設需要,絕對服從分配,很少考慮個人利益。
那時,每個家庭孩子多,老大考上大學,家中難以承擔一些“費用”,常常是念一年、兩年書,就不念了,就找工作了,以此來為父母分憂啦!
那時,有的家庭,父親或母親突然患病,家中經濟實在是太困難,于是痛定思痛,忍痛割愛地離開了大學校園 ……
那時,有的學生看家中生活太困難,而自己無心再繼續讀書下去,于是回鄉務農,掙工分,力求改變家中的困境。
我有位朋友,當年很是幸運。
他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考入大學中文系,一年後肄業,就參加了工作。
由于他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先是在一雜志社擔任文字編輯工作,後又調進了日報社任副刊編輯工作。
有很多人曾對他沒有完成大學學業而為他感到惋惜。
他對此總是毫無遺憾地說道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高中畢業生,就是高學曆啦!
早點參加工作,工齡長,在社會這所大學摸、爬、滾、打,積累起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這也是一種優勢啊!
那時,在農村,“高小”畢業生就是大知識分子啦,一般都受到重用 :當個生産隊的團支部書記,做生産隊的會計工作,擔任生産隊的記工員職務等等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