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标志着孟夏的開始。
明代養生學家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箋》有言:“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并秀”。
春寒消退,陽光溫暖而熱烈,雨也下得毫不吝啬,這是最适宜萬物生長、發展壯大的時節,自然界一派欣欣向榮。
初夏是可愛的,空氣清新,氣溫平和,特别是在雨後放晴的時候,藍天格外明淨,白雲更顯輕盈,飛鳥相逐,一片新綠,陽光照射在植物的露珠上,蒸騰出濕潤的空氣。蛙鳴鳥鳴,自然之聲更添生機。
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 蝼蝈鳴】 蝼蝈(lóu guō),又稱蝼蛄(gū),它是一種害蟲,會啃食地裡的莊稼。一候蝼蝈鳴,恰是在提醒人們注意防範于它,保護好自家的莊稼。
【蚯蚓出】 蚯蚓,又被稱為地龍,生活在潮濕陰暗的土壤中,此時感陽氣而出。特别是在大雨之後,土地疏松,會見到蚯蚓掘土而出。
【王瓜生】 《圖經》中介紹:“王瓜處處有之,生平野、田宅及牆垣,葉似栝(guā)樓、烏藥,圓無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開黃花,花下結子如彈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細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鴉瓜,今藥中所用也”。
在古代,一年四季都是有自己的雅号的: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青、朱、白、玄,是與四季相符的四種顔色。夏天顔色為朱,是太陽火紅,是山花欲燃,更是這個季節獨有的熱烈。
初夏隻是個開始,熱浪還在路上,此時“小荷才露尖尖角”,此時“聽取蛙聲一片”,此時“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在南方,此時青梅成熟,梅雨時節也到來了,詩雲:“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而在立夏日吃青梅,可令人神清氣爽。在太湖流域,此時的時令三鮮就是蠶豆、竹筍與青梅。
夏三月,生活起居一定要順時而變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一年有“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每一“立”代表着一個季節的開始,是重要的轉折點。每當新的季節來臨,我們的生活起居一定要順時而變。
《黃帝内經》早已給出了在夏天的“養長之道”:夜卧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
夜卧早起:夜卧早起,強調的是要早起,太陽出來後,就應該起床了。
《素問·生氣通天論》有言:“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人的生命之氣通應于自然界的天地之氣,夏季天亮得早,我們應跟随太陽的起落來調整自身的生物鐘,早起可以激發體内陽氣,中午陽氣才能更加旺盛。
無厭于日:
太陽是自然界一切能量之源,也是我們人體的陽氣之源,“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我們應該心懷感恩地去密切接觸陽光,而不是害怕它,厭煩它。
在初夏,早晚出門是不需要遮陽傘的,陽光有利于維生素D的合成,為我們身體補鈣。
另外通過曬太陽,可以為我們身體補充陽氣,隻有陽氣充足了,髒腑功能才能正常運行,氣血才充足、通暢,從而才能表現出容光煥發,耳清目明。
使志無怒:
這句是說要保持淡泊甯靜的心境,切忌發怒。生病起于過用,過度的情緒變化會成為生病的原因。夏季心氣當令,容易心煩,發脾氣,我們尤其要注意“使志無怒”。
冬冷夏熱是自然規律,我們作為自然界的人應該順應這種規律,無論嚴冬酷暑,都應抱着享受的心态去面對,這樣才是順應四時去養生。
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
一個健康的人一定氣色很好,面色紅潤,容光煥發,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順應天時地利去養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養陽氣之“生”,夏天養陽氣之“長”。
在夏天,除了多曬太陽,還應保證足夠的運動,走出戶外,最好是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的地方,活動活動筋骨,使腠理打開,微微出汗,有助于新陳代謝,此謂“使氣得洩”。
值得注意的是,過度出汗會有損津液,所以運動當有度。
冬天應“藏”,但是夏天應多多走出去,就像外邊有心儀的人,有喜歡的事物一樣,而不是一味躲在空調房裡。
做到這些,就為秋天養“收”、冬天養“藏”奠定了物質基礎,否則在秋天就容易感染寒涼之邪,冬天亦會生病。
食養很重要:夏天宜吃姜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寫道:“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内微,不能勝冷,故欲著複衣”。 夏季陽氣盛,人體的陽氣跑到體表去了,伏陰在内,此時人體外熱内寒,宜食生姜。
生姜味辛,微溫,歸肺、脾、胃經,可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用于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
在中醫看來,植物的皮與肉互為陰陽,姜肉性熱,姜皮性涼;姜肉發汗,姜皮止汗。去皮可以發揮生姜性熱的作用,而不去皮則可以平衡中和,在保留生姜藥性的同時,還可以防止上火。
1、生姜去皮适用的情況:
脾胃虛寒者,生姜最好去皮;
和苦瓜、芹菜、螃蟹等寒涼食品一起吃時,最好去皮,可以平衡菜的寒性;
患風寒感冒喝生姜紅糖水時,生姜應去皮;
用生姜防治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胃痛等不适時,姜皮應去掉。
2、生姜不去皮适用的情況:
一般做菜用姜,不用去皮,長期食用防止上火;
水腫時,吃生姜不去皮,生姜皮有利尿消腫之功效;
因上火導緻有便秘、口臭等,最好單獨用生姜皮,避免加重上火症狀。
除了在平時飯菜中吃生姜外,這裡為大家推薦一款姜棗玉竹茶:
姜棗玉竹茶
【原料】生姜、紅棗、枸杞、玉竹(其用量比例為3:2:1:1)脾胃虛寒者、風寒感冒患者可将生姜去皮,一般人飲用可不去皮。
【做法】或煮或泡均可,趁熱飲用。
夏飲姜茶好處多多:
補陽氣、祛陳寒。經過一冬一春,人體内容易積聚病氣,喝姜棗茶可以宣發肺氣,幫助我們把病邪驅趕出去。對于存在下焦虛寒的中年女性,可能會出現下身濕疹、下巴痘痘、白帶過多等問題,喝姜棗茶也能得到有效改善;
補脾胃、溫中焦。夏季氣溫高,陽氣外洩,皮膚表面熱,中焦卻虛寒。姜棗茶可以溫中驅寒,調節體内外“溫度”,使内外寒熱保持平衡,還可防治虛寒腹瀉。生姜紅棗補益脾胃,還有開胃消積之功效;
防治空調病。現在人們常說“夏天,命是空調給的”,然而空調在帶來涼爽的同時,也将寒濕帶入了人體内,從而易引發頸椎病、腰痛等問題。喝姜棗茶,可以及時把這些寒濕排出體外,不讓病邪有機可乘。
符合夏季身體的狀态與需求。姜棗溫補,加上益陰除熱、潤而滋補的枸杞子,以及養陰潤燥、除煩止渴的玉竹,既補陽又補陰,既滋補又清潤,還能清熱除煩,正符合我們夏季的身體狀态和需求。
冬吃蘿蔔夏吃姜,夏天宜飲此茶,但是到了三伏天出汗多易傷津液,就不宜飲用了。
注意,此茶當熱飲,涼了就不要再喝了。另外姜茶應在上午喝完,下午和晚上别喝。
睡午覺,讓氣血濡養于甯靜之中“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甯靜的夏日,适合美美的睡個午覺。
夏日的中午,11時至13時,這段時間内人體陽氣到達了頂點,開始向陰氣轉換,陰是主内的,主休息。另外,午時最大的氣血流向心所屬的經絡,心經當令,其氣血最為旺盛。
在這個時間段睡個午覺,有助于調節人體陰陽平衡,對身體健康極有好處。
對于普通人來說,中午吃完飯後小憩片刻,放下手上工作,讓氣血濡養于甯靜之中,對于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心]午睡小貼士:
不宜時間過長,11點到1點之間休息半小時足矣;
盡量平躺,不要趴着睡;
午飯後,不要馬上入睡,忌過飽即睡;
如果沒有條件午休,也要讓身體處于平靜的狀态,以利于陰陽的交替。
今日起,萬物到了茁壯成長的階段,标志着萬物步入一年之中最輝煌的時刻,讓我們順應天時,如植物般使勁生長,好好孕育、長養自己的能量吧~
如果你還想學習更多養生知識,不妨就從《黃帝内經》開始吧[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