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司母戊鼎又被稱為後母戊鼎

為什麼司母戊鼎又被稱為後母戊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6:41:08

司母戊方鼎于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堪稱國之重器,是中國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發展水平和中國高超的鑄造水平。小編初中曆時書上曾親眼見過這件文物的照片,當初認識這件文物的時候它确叫司母戊方鼎。

為什麼司母戊鼎又被稱為後母戊鼎(那不叫司母戊鼎)1

後母戊鼎

後來才知道最初給該鼎命名的是郭沫若,他認為“司母戊”就是“祭祀母親戊”。另一著名學者羅振玉也認為:“商稱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于是,“司母戊鼎”的命名就一直沿用下來了,但相關的争議從未斷絕。

後母戊鼎

可又有多位學者提出,“司”字應作“後”字解,因為商代甲骨文中有正反并存的現象,就是說,一個字可以正寫,也可以反寫,正寫反寫都可以,而“司”字反過來就是“後”。然後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後母戊”的命名要優于“司母戊”,其意義相當于“偉大、了不起、受人尊敬”,與“皇天後土”中的“後”同義,“後母戊”的意思就是:将此鼎獻給“敬愛的母親戊”。

于是2011年,司母戊鼎正式更名為後母戊鼎。

為什麼司母戊鼎又被稱為後母戊鼎(那不叫司母戊鼎)2

很多雕塑都是以其形狀為範本創作出來的

後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見的青銅器貴重文物,它是迄今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寬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大得可以做馬槽,所以人們又叫它“馬槽鼎”。

為什麼司母戊鼎又被稱為後母戊鼎(那不叫司母戊鼎)3

鼎上銘刻的文字

後母戊鼎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巧,一向為世人所欽羨。它的價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傳說中喜歡吃各種食物的神獸,把它鑄在青銅器上,表示吉祥、豐年足食。耳廓紋飾俗稱虎咬人頭紋,這種紋飾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頭繞到耳的上部張口相向,虎的中間有一人頭,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還有兩尾魚形。足上鑄的蟬紋,圖案表現蟬體,線條清晰。

但是隻要你随便翻閱之前的書報,所見皆是司母戊鼎,可見流傳之深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