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千葉豆腐銷量咋樣

千葉豆腐銷量咋樣

品牌 更新时间:2024-06-29 04:37:37

千葉豆腐銷量咋樣(圍觀速凍豆腐的)1

文/劉聖蓉

速凍豆腐是比較流行的素食産品,以大豆蛋白粉及澱粉為主要材料,采用新型工藝制作而成,是一種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質的新世紀美食。它不僅保持了豆腐原本的細嫩,更具備特有的Q勁和爽脆,并且湯汁吸收能力超強,配合現代廚藝,可以做出高品質的時尚美味佳肴。

追溯速凍豆腐的起源,其前身是台灣百頁豆腐。12年前,典發食品(蘇州)有限公司(簡稱“典發”)董事長李文俊将百頁豆腐升級,并把改良後的産品取名為“千頁”豆腐,由此開創了一個細分品類,甚至被業内等同于速凍豆腐的代名詞。

随着越來越多的企業湧入速凍豆腐領域,速凍豆腐的叫法可謂五花八門,有千頁、千葉、千耶、千夜、芊葉、百葉、千層等各種名稱,令人“傻傻分不清”。如今的速凍豆腐市場,也如它的名稱一樣繁雜,品牌衆多,魚龍混雜,是一個“千面”江湖。

“全中國可能有上千家在做(速凍豆腐),整個市場體量大概在二三十億左右。”典發财務長張朝文推測道。不過他也表示,能查到數據的隻是速凍豆腐這一大類,針對這一單品的總體統計根本沒有。

不過即便沒有明确的數據佐證,安井、海欣、升隆等衆多大企業湧入速凍豆腐市場,早已是不争的事實。在品牌衆多、價格懸殊的背景下,速凍豆腐的實際銷售情況如何呢?

武漢經銷商王翠花銷售速凍豆腐已有四五年,代理了海欣、上佳、豫惠豐等品牌。“以前一箱有六七塊錢的利潤,現在五塊錢都不到,感覺這個市場已經飽和了。”王翠花說,“也許市場整體還有一定的增長,但現在做速凍豆腐的廠家太多了,經銷商也多,具體到我們每個商戶,銷量和利潤都在下降。”王翠花表示,如今速凍豆腐的銷售情況并不理想,去年自家的銷量下滑了20%左右。

這一點在重慶經銷商趙明軍身上也得到了證實。趙明軍是典發的代理商,做速凍豆腐已經七八年了,早些年該産品很火,銷量幾乎年年翻番增長,但去年下滑了10%左右。“現在低價位(速凍豆腐)産品太多了,對我們做品牌産品的沖擊比較大。”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内人士透露,河南某縣城一個凍品商戶也代理了速凍豆腐,前兩年他一天就能售出兩三噸,去年卻一周也賣不掉一噸。

02

現狀2

仿冒知名品牌現象普遍

速凍豆腐産品有着很強的功能性,它不僅保持了豆腐原本的細嫩,更具備特有的Q勁和吸汁能力,而且煎、炸、煮、烤、炖、鹵等十八般烹法樣樣适用。這也是它受到衆多廠家青睐的原因。

千葉豆腐銷量咋樣(圍觀速凍豆腐的)2

不過同是速凍豆腐,各家産品售價卻能相差一倍以上,其産品品質自然也差别很大,畢竟低價的背後總是以犧牲品質為代價的。

據一位常用速凍豆腐做菜的廚師介紹,如果把速凍豆腐切成大塊來鹵制,因為其中添加了很多調味料,所以不同品質的速凍豆腐鹵後差别就不明顯。但如果做深加工,比如把速凍豆腐切成薄片後油炸或做幹鍋,品質差異立馬就見高下了:越優質的産品做出的菜品品質也越高,而許多劣質産品“一炒就碎了”。

整體而言,速凍豆腐是一款渠道産品,很少直接賣給消費者,因而消費者嘗到的是誰家的産品,決定權主要在渠道客戶手中。而餐飲渠道客戶的主流需求是要便宜貨,低價速凍豆腐占據較大市場份額也是必然。典發一位不願具名的代理商就表示,典發的“千頁”豆腐産品品質好且價格比較透明,但很多客戶仍會選擇其他價格不透明但利潤高的品牌,并不重視品質高低。

這樣發展的結果就是,很多消費者認為速凍豆腐越來越不好吃,失去了複購興趣,這對整個速凍豆腐的品類形象都有很大負面影響。

速凍豆腐行業還有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就是仿冒知名品牌,比如仿冒其特有的名稱、包裝等。3月31日,典發發布《辟謠聲明》,稱山東千豆食品有限公司在良之隆2017第五屆中國食材電商節展覽會上展出的千豆豆腐,侵犯典發的專利權。關于典發打擊仿冒品的新聞,自速凍豆腐誕生起基本從未間斷過,在業内早已不是新鮮事兒。

千葉豆腐銷量咋樣(圍觀速凍豆腐的)3

假冒知名品牌的包裝,影響還不算大,關鍵是仿冒品的生産工藝和原料令人不放心。以速凍豆腐的主要原料大豆蛋白粉為例,一包20公斤的大豆蛋白粉,市場價從100多元到600多元不等,原料低價低質,成品品質自然難以保障。有些企業為了使産品更彈脆,甚至違規添加一些東西,導緻食品安全問題。

03

探因

産品定位不同,投入成本差距大

産品價格差距大,品質不一,不應都歸因于劣質産品造成的低價競争。綜合來看,速凍豆腐品類如今的市場狀況,與各企業對這一産品的定位,以及對生産設備投入上的巨大差異有着密切關系。

從速凍豆腐單品的銷量排名來看,排在前幾名的應該是典發、素天下、安井等幾家上規模企業。然而,在不同企業中,速凍豆腐産品的地位有着很大區别,可謂戰略性産品與利潤性産品同台競争。

比如在典發,“千頁”豆腐就是一個超級大單品——在企業總銷售額中,“千頁”豆腐貢獻了95%以上。而在其他一些體量達數億元的火鍋料企業,速凍豆腐可能隻是其産品組合的一個有益補充。

千葉豆腐銷量咋樣(圍觀速凍豆腐的)4

此外,到目前為止,速凍豆腐隻有企業标準,尚無行業标準。各家企業的生産标準不一,産品千差萬别也在情理之中。

從對生産設備的投入來看,業内各企業的投入力度也不盡相同,用廈門德立機械負責人歐波的話來講,就是“做的是同一個産品,有的廠家用上千萬元的設備,有的廠家用的卻是幾萬元的設備”。

三年前的速凍豆腐市場非常紅火,但生産工藝老舊、配套設備簡陋,生産不連貫,耗人工、費時長等問題亟待解決。為此,歐波專門研制了速凍豆腐自動生産線,将生産時間縮短到2小時,不用像以前那樣,足足等上一夜才能進入下一個生産環節。然而,2017年4月中旬,冷凍食品傳媒記者向歐波了解這套設備的銷售情況時,他給出的答案卻非常令人意外。

歐波表示,這個生産線沒賣出幾條,主要原因是使用門檻太高了。其一,蒸線要上百米長才能達到預期的生産效果,這意味着所需場地面積很大;其二,一條這樣的蒸線至少花費120萬~130萬元,加上前段的輔助設備需要幾十萬元,整條線下來總成本不低于200萬元。無論是置場地還是買設備,前期成本投入都特别大,而速凍豆腐畢竟不是高價位産品,所以絕大部分企業都不願做這麼大的投入。

而行業翹楚典發的生産線都是自主研發的,一條線的成本超過一千萬元,不過這樣的大手筆,業内能做到的為數不多。那麼企業都用什麼設備生産速凍豆腐呢?

千葉豆腐銷量咋樣(圍觀速凍豆腐的)5

歐波介紹,魚豆腐生産線近幾年很暢銷,它不隻能做魚豆腐,還可以做速凍豆腐。不過魚豆腐生産線最長也就30多米,用來生産速凍豆腐,隻能把速度調慢一點,生産效率很低。此外,由于線短,速凍豆腐中的TG酶反應時間不充足,做出來的産品口感上也會打折扣。

歐波告訴記者,因為自動化設備成本高昂,95%以上的速凍豆腐廠家用的還是傳統的半自動化設備。

洋洲機械相關負責人楊周也贊同這一說法。他分析,半自動設備的成本僅相當于全自動設備的1/10,在現階段成為主流也是必然。

“這個産品都做爛了。”歐波很遺憾地說。

04

前瞻

是一種基本食材,關鍵要找新用法

通常來講,每一款産品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會經曆從誕生到輝煌再到沒落的過程。如今速凍豆腐已走過了12年的發展曆程,在冷凍食品行業,稱得上是一個生命力非常持久的單品了。

據李文俊回憶,2013~2014年間,典發“千頁”豆腐的年增長率為30%~40%,最近兩年的增速明顯放緩了,隻有10%左右。作為速凍豆腐設備的供應商,楊周也表示,近幾年新進入的企業不多。那麼,速凍豆腐單品還有潛力可挖嗎?

趙明軍表示,相比去年,速凍豆腐今年的銷量有所上升。一些客戶買了便宜貨,品質低下,造成顧客流失,所以最終還是願要好産品。針對速凍豆腐的市場現狀,他建議:“還是應該在産品創新上做文章。現在消費需求越來越多元化,而且變化很快,速凍豆腐無論是口感、外形還是吃法,創新速度都稍顯落後。”

千葉豆腐銷量咋樣(圍觀速凍豆腐的)6

張朝文也認為,速凍豆腐是一種基本食材,生命周期還會很長,關鍵是要找到一些新用法。他說,研發人員應該多與廚師交流溝通,“閉門造車”畢竟不接地氣,而廚師是最了解消費者需求變化的。

李文俊則提出,可以嘗試将速凍豆腐做成常溫休閑産品。不再受冷鍊束縛,速凍豆腐會走得更遠。

至于渠道方面,除了主流的大衆餐飲,不少企業已在嘗試一些新通路,比如素齋、電商、大賣場、便利店等。

· END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