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徐玲玲 實習記者 楊巍
對常人來說,秋刀魚、金槍魚、鱿魚,這些都是舌尖上的美食。但是為了維護我國在公海捕撈這些漁業資源的權利,上海海洋大學遠洋漁業國際履約研究中心的學者,動用畢生所學,走上國際談判桌,以科學為利器,捍衛國家的合法權益。
科學是最好的武器
“在國際談判中争取我國海洋權益,科學是最好的武器。”這句話,是履約團隊老師們親身參與團隊談判的經驗總結。
2015年,針對我國多為千噸級的漁船,某國提出,北太平洋公海内千噸級漁船數量的上升會導緻過度捕撈,不僅影響該國在其專屬經濟區的産量,而且直接導緻秋刀魚資源下降。
2017年,由我國承辦的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第二屆科學分委會年會會議在上海召開。這次會議重點讨論了北太平洋秋刀魚資源狀況,形成管理意見提交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管理意見一旦獲得通過,将對各成員國具有強制性約束力。
這場圍繞秋刀魚捕撈問題的唇槍舌劍,曆時兩年,經過了三次會議談判。
“秋刀魚資源是否下降,必須以科學評估為依據。”田教授說。
在這個基準模型下,各國反饋回來的評估結果均是秋刀魚資源狀況良好,資源并未下降。“該國很失望。這和他們期望的結果相反,他們覺得很不甘心,就開始找其他的理由。”
1.田思泉教授參加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第二屆科學分委會年會
2.田思泉教授在會議上發言
3.各方會間讨論
4.田思泉教授參加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會議
有理有力
在第二輪會議——科學分委會上,對秋刀魚資源狀況達成一緻,即當前秋刀魚資源并未被過度捕撈,當前的捕撈強度也未達到過度捕撈的狀态,總體資源狀況良好。建議作為預防措施,控制漁船數量,維持當前的漁船數量不變。“這不是該國希望看到的結果。他們是想讓我們減少漁船數量。”于是,該國進一步提出根據最大可持續産量的原則進行配額的分配方案。
看到我國的堅定立場後,該國放棄了最大可持續生産量的想法,最終達成了在公海所有國家漁船不增長的管理措施。
文章節選自《大學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