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長江沿岸新城市規劃

長江沿岸新城市規劃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3 10:02:53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5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召開,該會議部署促進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更好滿足群衆消費升級需求;決定進一步精簡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以改革營造更加便利的投資環境;通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培育更高水平的經濟增長極。

一、要打造改革新高地。複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等的成熟改革經驗,在政府職能轉變、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推進金融、土地、産權交易等要素市場一體化建設,開展教育、醫療、社保等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合作。

二、要争當開放新尖兵。大力吸引外資,集聚國際化人才,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探索建立自由貿易港區,推進貿易便利化,促進外貿穩定發展和升級。

三、要帶頭發展新經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良好生态,健全協同創新機制,強化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生物制藥、汽車、新材料等高端制造業關鍵領域創新,發展金融、研發、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産業。

四、要以生态保護提供發展新支撐。實施生态建設與修複工程,深化大氣、土壤和水污染跨區域聯防聯治,建立地區間生态保護補償機制。

五、要創造聯動發展新模式。發揮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進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甯波等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構建以鐵路、高速公路和長江黃金水道為主通道的綜合交通體系,促進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截至2016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41個地級市。(5月12日中金網)

規劃有哪些新變化

在全國多個城市群中,長三角區位條件優越、經濟基礎雄厚、城鎮體系完整、一體化發展基礎較好,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目前正在實施的,是2010年國務院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下稱《區域規劃》。相對于《區域規劃》,“此次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可能會有兩個變化。”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所長、國家發改委長三角區域規劃綜合組成員郁鴻勝對《第一财經日報》記者說。

變化之一,在于區域範圍可能發生變化,會有更大範圍的區域加入進來。

長三角是一個經濟區概念,同時又有行政區劃的概念,範圍到底劃定在哪裡,一直存在争論。長三角合作起源于1992年建立的長三角15個城市經濟協作辦主任聯席會議制度,1997年升格為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此後,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多次擴容,2003年,台州市被接納為正式成員。2010年合肥、鹽城、馬鞍山、金華、淮安、衢州等六城市“入圍”。2013年徐州、蕪湖、滁州、淮南、麗水、溫州、宿遷、連雲港行情601008,買入等八城市納入,會員城市迄今已擴容至30個。

第二個變化,應該是随着國際國内大環境的變化,比如“一帶一路”的推進、長江經濟帶的建設,長三角的區域規劃也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比如長三角原來更多講的是發展,但長江經濟帶将更強調環境保護,不搞更大開發,這樣作為下遊的長三角,在功能上也需要和上遊、中遊形成聯動,就需要對長三角的功能做一些調整。”郁鴻勝說。

長江沿岸新城市規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1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長江三角洲是位于長江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也是中國第一大經濟區,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中國率先跻身世界級城市群的地區。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國務院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區域面積35.44萬平方公裡,占國土面積的3.69%。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城鎮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區。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以僅占全國2.1%的國土面積,集中了全國1/4的經濟總量和1/4以上的工業增加值,被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是國際公認的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并緻力于在2018年建設成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行政區劃詳情

省級市級下轄
上海上海黃浦區、浦東新區、徐彙區、長甯區、靜安區、普陀區、虹口區、楊浦區、闵行區、寶山區、嘉定區、金山區、松江區、青浦區、奉賢區、崇明縣
江蘇南京玄武區、秦淮區、建邺區、鼓樓區、浦口區、栖霞區、雨花台區、江甯區、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
無錫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錫山區、惠山區、濱湖區、江陰市、宜興市
徐州鼓樓區、雲龍區、賈汪區、泉山區、銅山區、新沂市、邳州市、豐縣、沛縣、睢甯縣
常州天甯區、鐘樓區、新北區、武進區、金壇區、溧陽市
蘇州姑蘇區、高新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吳江區、常熟市、張家港市、昆山市、太倉市
南通崇川區、港閘區、通州區、啟東市、如臯市、海門市、海安縣、如東縣
連雲港連雲區、贛榆區、海州區、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
淮安清河區、淮安區、淮陰區、清浦區、漣水縣、洪澤縣、盱眙縣、金湖縣
鹽城亭湖區、鹽都區、大豐區、東台市、響水縣、濱海縣、阜甯縣、射陽縣、建湖縣
揚州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區、儀征市、高郵市、寶應縣
鎮江京口區、潤州區、丹徒區、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
泰州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興化市、靖江市、泰興市
宿遷宿城區、宿豫區、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
浙江杭州上城區、下城區、江幹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餘杭區、蕭山區、富陽區建德市、臨安市、桐廬縣、淳安縣
甯波海曙區、江東區、江北區、北侖區、鎮海區、鄞州區、餘姚市、慈溪市、奉化市象山縣、甯海縣
溫州鹿城區、龍灣區、瓯海區、洞頭區、瑞安市、樂清市、永嘉縣、平陽縣、蒼南縣、文成縣、泰順縣
紹興越城區、柯橋區、上虞區、諸暨市、嵊州市、新昌縣
湖州吳興區、南浔區、德清縣、長興縣、安吉縣
嘉興南湖區、秀洲區、海甯市、平湖市、桐鄉市、嘉善縣、海鹽縣
金華婺城區、金東區、蘭溪市、東陽市、永康市、義烏市、武義縣、浦江縣、磐安縣
衢州柯城區、衢江區、江山市、常山縣、開化縣、龍遊縣
舟山定海區、普陀區、岱山縣、嵊泗縣
台州椒江區、黃岩區、路橋區、溫嶺市、臨海市、玉環縣、三門縣、天台縣、仙居縣
麗水蓮都區、龍泉市、青田縣、缙雲縣 遂昌縣、松陽縣、雲和縣、慶元縣、景甯畲族自治縣
安徽合肥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巢湖市、肥東縣、肥西縣、長豐縣、廬江縣
蕪湖鏡湖區、弋江區、鸠江區、三山區、無為縣、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
馬鞍山花山區、雨山區、博望區、含山縣、和縣、當塗縣
銅陵銅官區、義安區 、郊區、枞陽縣
安慶迎江區、大觀區、宜秀區、桐城市、懷甯縣、潛山縣、望江縣、嶽西縣、太湖縣、宿松縣
宣城宣州區、甯國市、廣德縣、郎溪縣、泾縣、旌德縣、績溪縣
池州貴池區、青陽縣、石台縣、東至縣
黃山黃山區、徽州區、屯溪區、歙縣、黟縣、祁門縣、休甯縣
滁州琅琊區、南谯區、天長市、明光市、定遠縣、鳳陽縣、全椒縣、來安縣
六安裕安區、金安區、葉集區、霍邱縣、霍山縣、金寨縣、舒城縣
蚌埠禹會區、淮上區、蚌山區、龍子湖區、懷遠縣、固鎮縣、五河縣
淮南田家庵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大通區、潘集區、鳳台縣、壽縣
淮北相山區、烈山區、杜集區、濉溪縣
宿州埇橋區、砀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
阜陽颍州區、颍東區、颍泉區、界首市、臨泉縣、太和縣、阜南縣、颍上縣
亳州谯城區、蒙城縣、渦陽縣、利辛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