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天祥為民請命

文天祥為民請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3 22:27:52

文天祥,原名叫文雲孫,字宋瑞,南宋人,與當時的陸秀夫、張世傑并稱為“宋末三傑”。

文天祥為民請命(一片丹心照汗青)1

曆史記載,文天祥身材高大,皮膚很白,長得眉清目秀,是個标準的古代帥哥。

文天祥生于一個書香門第,自幼深受儒家傳統教育,遍讀四書五經等經典。在他還是小孩的時候,他看見學校裡的歐陽修、胡铨的畫像,朝廷贈的谥号都有一個“忠”字,他很是羨慕,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文天祥二十歲那年進京參加科舉考試,在殿試的時候,作為學霸的他穩定發揮,在未打草稿的前提下,一口氣就将一萬多字的文章寫好了。當時的皇帝宋理宗看完了這篇文章後,欽點他為狀元,當時的文天祥可是說是一位有顔值、有志氣、有才華的有為青年。然而很不湊巧的是,文天祥剛當上狀元後不久,他父親就去世了,他就回家守孝了。

文天祥為民請命(一片丹心照汗青)2

文天祥守孝結束後,才開始走上仕途之路,當時正值國家多事之秋,因為元軍正大舉入侵南宋。一身正氣的文天祥看不慣朝中的奸臣賈似道、宦官董宋臣等人,因為觸犯了這些人,所以他被多次罷職。然而那些正直的大臣還是很欣賞文天祥,像原來的宰相江萬裡,就很看好他,說他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材!

公元1274年,文天祥被重新起用,擔任贛州的知州,治理贛州。第二年,元軍再一次大舉入侵,在長江上遊的襄樊等戰略要地被占領後,賈似道帶領的援兵也是南宋朝廷的主力軍也被元軍擊敗了,南宋的京師臨安一下子就暴露在元軍的面前。在這國家存亡時刻,朝廷向各地發出進京勤王的诏令。

文天祥在接到诏書後,心急如焚,馬上和屬下官員組織了上萬的兵馬,準備到臨安救援。文天祥的朋友勸他說,元軍兵強馬壯,來勢洶洶,這點兵馬其實等于就是羊入虎口去送死。文天祥卻說他有自知之明,然而為了報答國家,他就是以身殉國也願意,更希望以此激勵更多的仁人義士一起保衛國家。文天祥由于家境優渥,平時對着衣飲食比較講究,然後到了這個時候,他卻感到很慚愧,于是他将全部家産都捐出來當做軍費。

文天祥為民請命(一片丹心照汗青)3

公元1275年八月,文天祥領兵到臨安的時候,被任命為平江府知府,以拱衛臨安。文天祥給朝廷建議,改變之前各自為戰的局面,将南宋統治區域劃分為四鎮,每鎮設置一個都督總領,這樣可以集中兵力,避免被元軍各個擊破,也可以讓元軍疲于奔波,最終達到擊敗元軍的目的。然而此時的南宋朝廷上主和的大臣占多數,文天祥的建議不被采納。

當年十月,元軍進攻常州,文天祥派遣手下将領去救援,結果大敗而歸,文天祥隻好放棄平江,退守餘杭。

公元1276年正月,文天祥被任命為臨安知府。沒過多久,元軍就逼近了臨安,宋朝投降了,朝中大臣陳宜中、張世傑早已經撤走了,元軍主帥伯顔又要求南宋的丞相親自去談判,朝廷隻好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去元軍大營談判。

文天祥為民請命(一片丹心照汗青)4

文天祥非常有骨氣,抗議元軍的入侵,伯顔一怒之下便扣押了文天祥,并派兵押送他北上,然而文天祥在半路趁着夜間逃跑了。文天祥雖然一路颠沛流離,曆盡千辛萬苦,但是他仍一心挂念着南宋朝廷。在這期間,他寫下了《揚子江》一詩表達了自己的心志。

揚子江

幾日随風北海遊,回從揚子大江頭。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功夫不負有心人,文天祥先是從海路逃到了溫州,聽說宋端宗在福州即位,他又跑到了福州,并擔任右丞相兼樞密使。

因為被朝中大臣張世傑排擠,文天祥此後就一直領兵輾轉在今天的福建、江西、廣東三地跟元軍作戰,但最終還是因為寡不敵衆失敗了,他本人也被元軍抓了。被抓的時候,文天祥吞食龍腦想要自盡,但是沒死成。

文天祥為民請命(一片丹心照汗青)5

之後文天祥被押送去見元軍将領張弘範,文天祥非常硬氣,不肯下跪。張弘範不僅沒有生氣,還非常客氣對他,希望他能寫信招降還在抵抗的張世傑,文天祥直接拒絕了他。張弘範便原形畢露,多次強行索要,文天祥便寫下了那首非常有名的《過零丁洋》,表明自己的态度。張弘範看完以後,就不再逼迫他了。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之後爆發的崖山海戰,南宋大軍全軍覆沒,陸秀夫背着小皇帝趙昺跳入海中,南宋朝廷就此滅亡了。到了這個時候,張弘範又開始勸降文天祥,他提出隻要文天祥肯投降,就可以繼續在元朝擔任宰相,文天祥還是表明自己絕無二心,一心求死。張弘範很佩服他的這份愛國之心,隻好派人押送他到元朝大都。

文天祥為民請命(一片丹心照汗青)6

在押送路上,文天祥一心求死,連續八天不吃東西,結果還是沒有死掉。到了大都,文天祥被關押在兵馬司,元世祖忽必烈愛惜他的才能,多次派原來南宋的官員、已經投降的原宋恭帝趙顯、元朝重臣去勸降他,甚至于文天祥的妻女去威脅他,但是他都拒絕投降。

但即使是這樣,忽必烈還是欣賞文天祥的氣節和才能,舍不得殺掉他,文天祥就這樣在牢房裡呆了三年。他在獄中還寫下了《正氣歌》,一腔浩然正氣,表達了自己忠貞不二的愛國之心。

公元1283年1月,忽必烈最後一次召見文天祥,盡管忽必烈滿滿的誠意,但文天祥仍不為所動,表示自己是宋朝的宰相,絕不侍奉兩朝,但求一死。

之後,文天祥被押往大都的刑場,他臨刑的時候從容不迫,對着南方跪拜後,從容赴死,終年47歲。之後,人們在為他辦理後事的時候,發現了他寫的絕筆信:

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軍敗國辱,為囚虜,其當死久矣!頃被執以來,欲引決而無間,今天與之機,謹南向百拜以死。其贊曰:孔曰成仁,孟日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文天祥為民請命(一片丹心照汗青)7

公元1323年,吉安郡學奉文天祥像于先賢堂,和歐陽修、楊邦乂、胡铨等人并列,文天祥做到了他年輕時候所追求的志向。

166年之後,曾在書齋寫下對文天祥的仰慕:“徇國忘身,舍生取義。甯正而斃,不苟而全。”的于謙,在土木堡明軍慘敗後,面臨着蒙古大軍壓境的危局,他毅然挺身而出,成功保衛了明朝首都北京,也許這就是精神的傳承。

司馬遷曾經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文天祥應該就是屬于前者,他雖然已經死了,但卻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古代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隻有中國的文明一直延續至今,其中很重要的是因為有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更因為我們的民族一直存在文天祥這類人。他們是民族的脊梁,他們在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保家衛國,他們身上那種不畏強權,敢于抗争的精神一直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删。

附文:

正氣歌

文天祥〔宋代〕

餘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塗泥半朝,蒸漚曆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cuàn),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骈肩雜遝(tà),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qīng hùn)、或毀屍、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緻然爾。然亦安知所養何哉?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将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顔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hù),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gòu)陽九,隸也實不力。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镬(huò)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陰房阗(tián)鬼火,春院閟(bì)天黑。牛骥同一皂,雞栖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lì)自辟易。嗟哉沮洳(jǔrù)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缪(miù)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顔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