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武俠動作電影《卧虎藏龍》不僅給世界影壇帶去驚豔震撼,更以“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巨大成就創造華語電影在“奧斯卡金像獎”迄今為止難以超越的榮譽高度。多年來這部經典影片已經是幾代觀衆心中的一個情結,崇拜、驕傲、等待。念念不忘必有回響,16年後千呼萬喚的續篇《卧虎藏龍:青冥寶劍》已然出鞘,寶劍寒光重現江湖再起風雲。
《卧虎藏龍:青冥寶劍》作為續篇,故事繼續圍繞着足以攪動武林風雨的“青冥寶劍”的歸屬而展開。京城“鐵貝勒”逝世,“青冥寶劍”暫時失主,平靜幾十年的江湖因此而山雨欲來風滿樓。尤其以“戴閻王”為首的西蓮教為稱霸武林而對寶劍虎視眈眈勢在必得。同時為保護青冥寶劍“俞秀蓮”再出江湖,并攜手“孟思昭”連同一衆熱血高手誓死捍衛武林平和。人心欲念浮動,武林大戰一觸即發。
影片的故事并不複雜,無非是正邪對抗邪不勝正的永恒主題。但影片在一個簡單故事中卻暗藏峰回路轉的用心,而最關鍵的人物則是“魏方”。當“雪瓶”娓娓道來“魏方”的真實身份并揭開一個塵封多年的秘密之後,這一場江湖私欲鬥争的股洪流中再添個人的複仇。最終寶劍被“魏方”盜走,他借機呈獻給“戴閻王”時卻驚天逆轉,敢于以卵擊石玉石俱焚也要複仇雪恨,令人瞬間錯愕之後更多的是感慨。江湖和人心雖然險惡複雜,但該有的正義和血性,卻從不避讓和妥協。
當然作為一部武俠動作片,《卧虎藏龍:青冥寶劍》最吸引人的還要看動作設計。該片由八爺袁和平指導,因而片中大量的動作設計非常精彩震撼。而且影片動作上更有着濃濃寫意武俠風,于精彩震撼中平添飄逸與意境。如“雪瓶”對打“戴閻王”時劍氣劃破沙土的瞬間,慢鏡頭呈現下瞬間感受功夫武道所具有的神奇。再如寒夜月光下的冰湖一戰,“孟思昭”和“魏方”以及“鐵烏鴉”的厮殺雖不見飛沙走石,但殺氣卻在一次次冰裂中含蓄的體現出來,配上出色的特效營造出的肅冷清奇的效果,整場冰湖大戰殺出一種難得的意境和感覺。
而最驚心動魄的某過于“孟思昭”和“戴閻王”在寶塔上的終極一戰,與《卧虎藏龍》中經典的竹林大戰不同的是,這一場寶塔戰走得是剛猛和爆裂。兩人在狹窄的寶塔檐角上鬥得難分難解,最精妙的依然是慢鏡頭的運用,青冥寶劍劃破石壁,仿佛能感受到“孟思昭”力量的爆發,鏡頭語言傳遞出的是另一種激烈感。雖然這一場終極之戰走得是剛猛路線,但袁和平仍然注重打出意境,特别是兩人最後争奪寶劍,“孟召重”借機用刀殺死“戴閻王”之後兩個人同時空翻回落站在柱頂的動作設計,不禁令人拍案叫絕。無論是動作設計還是特效運用,寶塔之戰堪稱近年來武俠動作片中少有的經典。
另外影片中十足感人的還有為了江湖道義而舍命的一群英豪,四個不為錢财的江湖高手為了昔日鐵府的恩情和江湖的平和危難關頭挺身而出,他們明知道前路兇險卻嬉笑怒罵中無畏無懼。每當他們中人犧牲時都特别的感慨,這一群熱血英豪無論男女都在用生命兌現自己江湖道義的承諾,江湖兒女最是重情重義。道義外更說人情,《卧虎藏龍:青冥寶劍》雖然是由約翰·福斯克編劇的,但這位外國著名的編劇卻用心的呈現故事中人物内心的情。如“斷魂莺”和“無影镖”對戰時的一段話,原來并不是每個惡人生來願意變成惡人的,邪惡的内心深處依舊有無法為外人道的痛苦。影片從“斷魂莺”簡短的幾句對白描寫,除了令角色更飽滿深刻外,也帶來更多關于人性的思考。
最後要稱贊的還有影片中的演員,必須說楊紫瓊雖然美人遲暮但保養的甚好,她的演技也越發的爐火純青,單看一個簡單走位或是動作上的一招一式,都展現出江湖俠女的那種超凡的風度。甄子丹依舊是武值擔當,郊外一人群戰的戲,打的面不改色行雲流水。新人方面劉承羽和岑勇康表現的都非常不錯,特别是劉承羽清冽高冷的演出令人莫名的想到了但年的章子怡,前途無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