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海祁連山破壞生态

青海祁連山破壞生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3 14:28:30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是我國西北最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生态破壞嚴重,2015年9月環保部對張掖市等三部門進行了約談并要求整改,而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在上個月底剛剛結束對甘肅省的督察後發現,祁連山生态破壞問題依然嚴重,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遭受掠奪式開發,而問題又長期得不到解決,記者随同環保部生态、遙感、監察等多位專家一起赴祁連山進行了調查。

青海祁連山破壞生态(祁連山生态破壞調查)1

央視記者 陳允濤:我現在的位置是在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内,旁邊這條河流叫黑河,順着這條河,祁連山的雪水滋潤了整個河西走廊。然而現在黑河已經退化成隻有2、3米寬的一個徑流,那麼黑河水真的隻有這些流量嗎?順着鏡頭的方向能看到,大部分水量被一個水電站截流了。

青海祁連山破壞生态(祁連山生态破壞調查)2

作為西北地區最主要的涵養水源區,祁連山擋住了來自北方的風沙,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成為整個河西走廊的“生命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黑河是保護區内最主要的水源,近年來在這條河上架起了近10座水電站,基本都是采取攔壩建庫,用山洞進行引流的方式來發電,徹底改變了水流的走向,按照《自然保護區條例》和《環評法》的要求,水電項目在運行中都必須向原有河道下洩一定的生态水,但為了盡可能多地用水發電,在記者所調查的兩座水電站中,對于法律規定放生态水的要求置若罔聞。

青海祁連山破壞生态(祁連山生态破壞調查)3

在甘肅省最大的水電企業——甘電投下屬的龍二水電站,記者注意到這家公司要求放生态水的日期恰恰就是中央環保督察組來到甘肅之後。

甘電投龍二水電站白班工作人員:整個2016年都沒有放過,主要是以前沒有接到過這個通知,沒接到通知我們不能私自亂放,開了是違反公司規定的。

按照這位值班人員的說法,不開生态水,确實是守了公司的規定,違反的卻是國家的法律。在小孤山水電站,記者看到了相似的一幕。記者對水電站運行記錄進行核對,發現所謂的放水的“幾天”也恰好就是中央環保督察組來現場檢查的日子。

青海祁連山破壞生态(祁連山生态破壞調查)4

記者:楊興民是誰呀?

小孤山水電站值班人員:我們這兒老總。通知明早5時要打開生态水閥門,全開放水,市長巡查。這因為市長巡查才開啊,平時也不開。

記者:14時25分楊總通知,電話通知環保廳巡視人員已走,把生态水關閉一半。就等于開給他們看的是吧?

小孤山水電站值班人員:領導叫我們咋我們就咋辦,人家叫我關我肯定就得關,人家叫我開我肯定就得開。

在甘肅省的整改報告中都無一例外地注明了整改辦法就是“加強監管”,但是真的加強監管了嗎?

記者:像他們平時開生态水,你們也來巡查嗎?

張掖市環保局副局長 常峰:縣上環保部門上次來不是檢查一次了嗎?

記者:生态水沒問題?

張掖市環保局副局長 常峰:電話裡問了一下,嗯,開着。

很明顯,環保部門的監管是缺位的,水電項目不按規定放生态水嚴重違反環保法規,而保護區的負責人表示,他們眼看着這種行為發生也無能為力。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 汪有奎:責任不明确,咱們管不了水電站的閑事,法律上應該說這個我們有這個責任,但實際操作不是那麼靈光的,因為之前就是雞走雞的路,馬走馬的路,各管一塊。

母親河成“下水道”“垃圾場”

這樣的“閑事”不好管!顯然不能成為在眼皮子底下發生衆多違法行為的理由,祁連山地跨河西五市,林業、農牧、水利、地礦等部門多頭管理最後導緻誰也不管,一個擁有22個管護站,1400多管護人員的保護區管理局卻對這些問題難有作為。

青海祁連山破壞生态(祁連山生态破壞調查)5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 汪有奎:雙重管理,有時候有些東西發現的問題查得也不徹底。

環保部調查人員:一些問題保護站明明知道,但是受地方政府要挾,不敢說。你吃我的、喝我的,還告我的狀,那還了得?

青海祁連山破壞生态(祁連山生态破壞調查)6

在離祁連山保護區的邊緣不足兩公裡的地方,記者發現一家叫做巨龍鐵合金的工業企業完全直排,未經任何處理的煙氣直接飄進保護區,環保部監察人員感慨不已,這種場面發生在大白天已經多年未見了。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處長 金冬霞:直排,這絕對是直排,它這設施根本就沒上,一股一股的。

張掖市環保局副局長 常峰:巨龍鐵合金廠最近是你們監管的嗎?你們直接生産着呢,你們趕緊派人來看一下,黑煙滾滾,你們下午先讓你們大隊過來查查。

環保部調查人員:前段時間中央督察組在都停着呢,聽說走了,就趕緊生産。

記者到祁連山保護區的時間是2017年的1月6日,離中央第七環保督察組2016年12月31日離開僅僅不到一周的時間,在整改期間這樣違法直排,實在是觸目驚心。

青海祁連山破壞生态(祁連山生态破壞調查)7

在祁連山裡最大的工業項目就是水電站,作為清潔能源,保護區内水電項目更應當保護好水源,但記者路過石廟水電站,和調查人員進入石廟水電站的值班室,卻發現水電站上方有人在往河渠裡傾倒維修污泥。除此之外,調查人員又在河道邊發現了焚燒垃圾的現場,從殘留物判斷,這是國家嚴令禁止的危險廢物。石廟水電站隸屬于張掖市甘州區水務局,就是這樣一個大型水電企業,在處理各種工業廢物的時候,竟然把黑河這條滋潤整個河西走廊的母親河當成了“下水道”和“垃圾場”。

整而不改拷問“生态追責”

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在對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督察後,已排查出違規項目近200個,記者從督察組獨家了解到,其中一些部門的違規審批造成了重大環境隐患,仍然有部分項目整改不到位。

青海祁連山破壞生态(祁連山生态破壞調查)8

《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規定,無論是核心區、緩沖區還是實驗區,都不允許礦産開發,已有的要進行拆除。2015年9月,環保部約談張掖市政府時指出:保護區内礦産資源開發活動明顯,保護區内所有工礦企業都應立即停産取締或逐步退出生産。約談一年後,環保部衛星中心在對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人類活動變化情況進行跟蹤遙感監測時,仍然發現多處工礦用地規模發生了擴大。

環保部自然生态司保護區處處長 房志:這是一個煤礦,明顯得變大的,2015年12月我們看的是這個樣子,這是約談以後了,然後2016年10月變大,明顯變大。

根據坐标定位,記者來到了位于甘肅省永昌縣的馬營溝煤礦下泉溝礦區,發現礦區1号井的設施完好無損,與山坡上的天然林近在咫尺,采煤的傳送帶、軌道車、變電站等設施沒有拆除的迹象。衛星遙感監測發現的這片新增建築就位于工人生活區。

下泉溝煤礦守礦人:那下邊是礦工宿舍,剛蓋,2016年七八月份的時候。礦主還想幹,撤也不是一時半會兒,他坑下還有許多設備啊。

記者發現,這家煤礦在五年前就接到上級要求,逐步退出生産,但是礦主從未放棄恢複生産的努力,擴建礦工宿舍,就是為了等待機會再次開工。

在守礦人提供的一份值班表上,我們發現了礦主的名字,從守礦人和礦主的通話中記者看到了其中的玄機。

青海祁連山破壞生态(祁連山生态破壞調查)9

下泉溝煤礦守礦人:靳礦長今年把他們主管部門擺平啦,他們也沒有啥需要疏通的,需要疏通是上邊的大幹部。

除了部分礦點和水電項目整改不到位,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在甘肅督察期間還發現了部分主管部門存在以下問題:

寶瓶水電站未按照環評要求保證下洩流量設施和監控計量裝置,甘肅省環保部門違規通過驗收。

2015年環保部對張掖市政府的約談中指出大海銅礦問題突出,甘肅省國土資源廳仍然向大海銅礦發放了探礦許可證。

甘肅省林業部門違規向位于實驗區的天祝縣冰河溝和石門溝金沙峽旅遊項目發放行政許可,緻使草原退化。

張掖市政府未按照環保部約談要求制定礦山生态環境恢複治理方案,沒有按要求對位于緩沖區的寺大隆二級電站進行依法取締關閉,造成4.5公裡河段斷流。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 汪有奎:保護青山綠水這是好事情,大家從認識上誰也知道,但是現實的問題,面包和風景之間,能把這個相互協調掉,我不吃面包我餓死,我看風景就看風景,賞心悅目,把風景破壞掉了,可能今後的面包沒有了,但是現實面前,面包沒吃到會餓死的,就這個矛盾沖突,這是最大的問題。

環保部南京所生态中心研究員 王智:靠山肯定是要吃山的,但是怎麼吃,決定了能否吃得下去,吃得長久。如果制度上、管理上不完善的話,肯定會産生偷吃的問題,留下祁連山老百姓怎麼辦,子孫後代怎麼辦。(央視記者 陳允濤 闫建濤 王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