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七年級上冊散文詩兩首課堂筆記

七年級上冊散文詩兩首課堂筆記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4-30 11:35:04

金色花

一、題解:

金色花,印度聖樹,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

二、作者簡介

泰戈爾:(1861——1941)印度作家,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等。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

三、字詞解釋

七年級上冊散文詩兩首課堂筆記(七年級語文上冊課堂筆記)1

七年級上冊散文詩兩首課堂筆記(七年級語文上冊課堂筆記)2

四、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3):“我”變成金色花,開始和母親捉迷藏。

第二部分(4——7):具體寫“我”和母親的三次嬉戲。

第三部分(8——9):寫“我”回複原樣後與母親對話,充滿嬌嗔、愛意和母子深情。

五、中心思想

本文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金色花”象征孩子天真。作者模仿兒童的口吻和心理描寫虛拟之境,表現孩童對母親的熱愛和親昵與孩子的童真。

六、課文解析

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隻是為了好玩,長在那棵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風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裡呀?”我暗暗地在哪裡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如果”表明全文是以一種想象的方式來寫的,把孩子想象成聖樹上開出的花朵。

好玩,跳舞,笑嘻嘻,表現出孩子的調皮,天真,可愛。

開篇大膽假設。

2、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着你工作。

承上啟下。體現孩子對母親的依戀。

3、當你吃過中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投我的小小影子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這段描寫讓人看到了一位賢淑溫柔、有文化修養的印度婦女的形象。

4、“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跟媽媽玩起了“躲貓貓””,隻是為了好玩嗎?

不隻是為了好玩,還為了體恤母親的辛勞,理解母親的辛苦。

5、“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

壞孩子,是貶詞褒用。将母親的嗔怪、擔憂、焦慮、假愠之态展現了出來。

6、“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我不告訴你,媽媽。”體現孩子淘氣、頑皮的性格特征。

七年級上冊散文詩兩首課堂筆記(七年級語文上冊課堂筆記)3

荷葉 母親

一、作者簡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作家、詩人。著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櫻花贊》等。

二、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3):由兩缸蓮花引起對故鄉園内蓮花的回憶。

第二部分(4——7):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感人場景。

三、中心思想

本文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以荷葉象征母親,贊美了母愛。表現了少女對母親的愛戀和感激。

四,課文分析

1、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裡。

首段交代蓮花的來曆、顔色及擺放位置,引出下文。

2、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裡看蓮花了——但故鄉的園院裡,卻有許多;不但有并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

第二段是伏筆,由眼前的蓮花引入對王室的回憶。

3、這裡為什麼要插叙與故鄉園院裡的“蓮花”有關的往事?

第二三段是插叙。說明“我”家與蓮花有很深的感情,暗示“我”與紅蓮的關系,為後文寫“我”惦記雨中蓮花、以花喻人蓄勢,從而揭示主題埋下伏筆。

4、半夜裡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郁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

繁雜,突出雨急雨大,濃陰襯托煩悶的情緒。

5、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着。

運用對比,突出紅蓮的生機勃勃。

6、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

繁密,突出雨勢之猛。

7、那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紅蓮的擔心,有心幫助卻沒有辦法可想。

8、對屋裡母親喚着,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漫漫地傾側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甯的心緒散盡了!

象征手法,用荷葉覆蓋紅蓮,象征母親對女兒的心靈庇護。

9、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地打着,隻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

運用象征手法,用荷葉象征母親,一切困難阻礙隻不過是“流轉無力的水珠”而已,“母愛”頓時放射出勇敢、聖潔的光輝。

10、我心中的深深地受了感動——

承上啟下,寫景過渡到抒發感情。

11、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隐蔽?

心中的雨點指的是什麼?

象征人生路上的峰峰玉玉,坎坷磨難。

以花喻人,點明詩歌主旨,深化中心,字裡行間充溢着對母親的感激、愛戀和贊美之情。

七年級上冊散文詩兩首課堂筆記(七年級語文上冊課堂筆記)4

七年級上冊散文詩兩首課堂筆記(七年級語文上冊課堂筆記)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