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過瓷磚鋪貼的三種工藝:幹鋪、濕鋪和薄貼。但具體有什麼區别,我心裡還真沒什麼數。昨天朋友家正在施工,我趁這個機會去向工人咨詢了一下。
正趕上那個工人的普通話說不好,我的理解能力也比較差。探讨了一下午,才終于搞清楚三種工藝的區别。
濕鋪
先說濕鋪吧,這是最傳統的一種工藝。想當年,我們全屋的瓷磚,都是用濕鋪的方式施工的。
所謂濕鋪,就是用水泥和沙子混合在一起,然後加水調和成漿狀,得到水泥砂漿。貼瓷磚時,把水泥砂漿塗抹在瓷磚背面,然後貼在牆地面上。
缺點就是水泥砂漿裡面含水比較多,這些水後期會蒸發,然後把原本平整、完好的水泥砂漿頂出一個個小洞洞。這些小洞洞所在的地方,就會形成空鼓。
空鼓的瓷磚下面沒有制成,也沒有粘合。在上面擠壓,容易把瓷磚壓碎。如果空鼓太多,還會導緻瓷磚脫落。
濕鋪這種工藝目前來看是比較落後的,往往隻應用在部分牆面上。
幹鋪幹鋪和濕鋪相比,少了一些水。同樣是把水泥和沙子混合在一起,然後加水調和。隻不過這時候加的水很少,不必調和成漿狀,基本上是能捏成團就行了。
然後把這種混合物均勻地鋪在地上,然後在地上灑水,再把瓷磚(調和少量水泥砂漿,在瓷磚背面刷上薄薄一層)放在上面,用錘子敲實即可。
很明顯,這種先鋪一層水泥沙子,再鋪瓷磚的方式,施工起來更容易。不像濕鋪,需要把水泥砂漿抹在每一個瓷磚的背面,厚度不容易掌控,技術不夠高,會讓瓷磚高低不平。
而且相對幹燥的水泥沙子不會出現水分大量蒸發導緻空鼓的問題,後期也是很結實的。
缺點有兩個,第一是隻能鋪地磚,不能鋪牆磚。這一點很好理解,幹燥的水泥沙子黏性較小,沒法附着在牆上。
第二是厚度比較大,濕鋪的水泥砂漿厚度往往不超過30mm;幹鋪的水泥沙子厚度最大能達到50mm。
薄貼
提到厚度,就可以說一說薄貼了。無論是30mm還是50mm,對于薄貼來說都太厚了——幹鋪、濕鋪,可以統稱為厚貼。
薄貼的厚度,隻有3mm。就算加上瓷磚,也不會超過15mm(瓷磚的厚度一般是9~12mm)。那它又是怎樣施工的呢?
薄貼時,就要放棄我們常用的水泥和沙子了。這時候要買一種叫“瓷磚膠”的東西,它是把水泥、沙子、固态膠水混合好了的一種東西。
使用時加水調和成膏狀(比漿狀稍微幹一點),在瓷磚和需要鋪貼的地方各刷上薄薄一層。刷的時候要用到鋸齒刮刀,讓兩個相互接觸的地方都産生鋸齒,增大摩擦力。
由于瓷磚膠裡面有膠水,所以能做到薄薄一層就粘貼很牢固。
在性能上,薄貼>幹貼>濕貼;但是在價格上的排序,也是如此。
因為瓷磚膠的價格太高了,所以并沒有被廣泛應用。一般隻有三種情況,才會用到薄貼:
1.對厚度要求比較大,比如有的衛生間,總共隻有兩三平米。這麼小的空間,再貼一圈瓷磚,勢必會變得更小,這時候就可以用瓷磚膠進行薄貼。
2.瓷磚不好貼,比如大尺寸瓷磚上牆的時候。幹鋪工藝沒法用,濕鋪工藝粘性不夠容易掉。這時候,就需要用到瓷磚膠。
3.舊房改造,需要在舊瓷磚上面再貼一層新瓷磚。舊瓷磚表面太光滑,導緻新瓷磚不容易貼牢固;舊瓷磚厚度比較大,對新瓷磚鋪貼厚度的要求也很高——這時候,就顯示出瓷磚膠的巨大優勢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