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判斷方法适用于母乳喂養以及混合喂養中母乳喂養比例大的寶寶。吃母乳的寶寶由于經常頻繁吃奶或者吃奶後睡得時間不長就被大人認為沒吃飽懷疑母乳媽媽沒奶水❓甚至改成瓶喂就為了吃多點❓其實過度喂養對孩子的危害更大。通過這種方式判斷媽媽無奶水或者寶寶沒吃飽非常不科學。
來源:知名兒科專家鮑秀蘭教授科普
如何判斷嬰兒吃飽了
短期判斷指标:
來源:美國兒科學會,如何判斷嬰兒吃飽了
- 一天有6個中等尿量的尿不濕,炎熱夏天出汗很多大概是4-5塊。
- 喝完奶比較滿足,能狀态比較好的玩一會或者睡一個睡眠周期及以上(40分鐘及以上)
長期判斷标準
- 有自己的身高體重曲線,身高體重勻速增長就證明喂養足夠。(出生一周内體重會生理性減輕7%-10%,不能證明喂養不足)
✨附加知識→通過生長曲線判斷生長狀态
生長曲線:基于WHO兒童生長标準
首先明确百分位數不是平均數,以100個孩子來看,總是有的身高體重在前面,有的在後面。一般我們對前三名就是97th以上和後三名就是3th以下都需要進行評估,但是也不是說3-97以内就是完全正常的,具體要結合曲線來看:
兒童體重低于50th的原因:隻是闡述原因,不代表不正常
- 體重突然向上增長連交叉兩條曲線,或者突然向下減少,交叉兩條曲線。不正常!需評估。
- 生長水平<3th或者>97th,尤其是母乳喂養六個月以後持續這種狀态,不正常!需評估。
- 剛開始體重高,但是回落到3th—97th中曲線上穩定增長。正常!六個月内體重受宮内環境、喂養方式等影響,6個月後會逐漸回到自己的水平(基因)線上。
- 沿着剛開始體重,在3th—97th中一條曲線增長。最正常的模式!
- 出生體重輕,然後0-6個月跨越幾條曲線追趕,6個月後又逐漸向下回落(不交叉兩條曲線)到一條曲線上穩定增長。正常!
當寶寶體重持續<3th,或者0-6個月突然體重持續減少/增長不足(不是一天兩天這種,起碼以周來計算),有必要排查喂養問題。
如何判斷嬰兒沒吃飽
可以說就是以上“如何判斷小嬰兒吃飽了”的反面,當然還需要警惕一種情況就是結晶尿這個症狀。比較直觀。
- 更換的尿不濕數量<5片;
- 尿中出現粉紅或者橙色晶體(結晶尿,常出現在出生前幾周),這種結晶尿看起來和血尿難以區分,但是真正的新生血尿是非常少的(區别新生女嬰假月經,一種正常情況),一般我們看見的類似血尿都是喂養不足的結晶尿;
來源:孔令凱醫生,嬰兒結晶尿
- 吃完奶情緒不佳(也要區别腸脹氣或者厭奶期這種情況,下面會講),幾分鐘後又開始出現饑餓信号:吃手砸吧嘴煩躁不安等(可以參考小編之前寫的兒童饑餓信号那個視頻);
- 體重曲線持續下掉或不增;
嬰兒出現這些症狀不能說明沒吃飽- 頻繁吃奶不是因為沒吃飽。嬰兒本來就小覺短,吃完奶能甜甜地睡一個睡眠周期(40分鐘)或者高興地玩一會就是吃飽了。通過吃奶頻次判斷媽媽沒奶水或者寶寶沒吃飽非常不科學。同時母乳本身就比奶粉易消化,且寶寶吃奶除了有飽腹需求還有情感需求,要知道寶寶躺在媽媽懷裡吃奶聽着媽媽的心跳起他們最幸福的時候。
網圖,侵删
- 吃奶時候亂拽乳頭,吃得時候不高興哭鬧不一定是因為沒奶。一部分2月齡左右寶寶伴随臉漲紅、身子亂扭、腿弓起又放下應該是因為腸脹氣,孩子分不清不舒服和餓,頻繁吃奶求安撫;一部分可能是吃奶時吃進去太多空氣胃不舒服可以拍拍嗝再喂;還有一部分是3、4月齡對外界好奇心增強發育減慢對奶需求減少進入了玄學厭奶期。
- 每個嬰兒吃奶快慢不同。有些嬰兒一次吃奶5分鐘,有些一次吃奶30分鐘;有些嬰兒3小時吃一次,有些嬰兒1小時吃一次,隻要滿足上面的标準,就是吃飽了。
希望所有媽媽都不被質疑沒奶水,
希望所有媽媽都能快樂育兒,
希望所有的寶寶都能健康茁壯成長,
也希望你們喜歡我的文章[呲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