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曆史有所研究的人都知道,清朝的規制在中國曆代王朝中算得上是最為嚴格的。但凡事都有個例外,号稱最嚴的清朝規制自然也不可避免,比如:宮殿的規制。
常看清朝宮廷劇的人應該會知道,太後居住的宮殿為慈甯宮,而其餘的後宮嫔妃則各住在東、西六宮。然而,實際上把慈甯宮用作寝宮的太後,其人數屈指可數。作為皇帝寝宮的乾清宮也是一樣,在清朝也就隻有順治和康熙兩位皇帝是真正在裡面住過的。而我們在電視劇裡經常聽到的養心殿,是從雍正帝之後,皇帝們才住在那裡的。
今天,我們不談太後和皇帝的寝宮,而是說說皇後居住的:坤甯宮。
乾清宮和坤甯宮是清朝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坤甯宮的 “坤甯”二字,來源于《道德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天下正。”在古代,天下最尊貴的男性自然是皇帝,而作為皇帝的妻子,皇後自然就是天下女性的至尊。在八卦中,“乾”代表天,“坤”象征地。
在古代,帝後便是天下的管理者,因而,皇帝為“乾”,皇後為“坤”,皇帝的寝宮就取名為“乾清宮”,皇後的寝宮則就取名為“坤甯宮”,太後寝宮則為“慈甯宮”。但是,不管是乾清宮、坤甯宮還是慈甯宮,何人能居住其中這都有一系列的規制。清朝的曆史上,有将近三十位皇後,可是,真正住過坤甯宮的皇後卻是屈指可數。
故:此時的坤甯宮就算是一所“名不符實”的皇後寝宮了。
這裡,就像是慈甯宮和乾清宮一樣,慈甯宮按照規制,雖說,是太後寝宮,但是,真正将其作為寝宮的太後不過隻有三位而已。乾清宮就更少了,隻有兩位皇帝是真正住于其中的。其實,從明朝開始,坤甯宮就被定為是皇後居住的宮殿了。坤甯宮既然是皇後居住的地方,那麼,自然就是尊貴無比的。但是,曆史上的坤甯宮卻有着“不甯之宮”的說法。
從曆史記載來看,居住在坤甯宮的各位皇後都沒什麼好結局。
首先,是明朝崇祯帝的周皇後在國變之時,于坤甯宮自缢身亡;然後,在順治八年,博爾濟吉特氏入主坤甯宮,可是,兩年之後她就被貶為妃子。雖然,并沒有死亡,但是,下半生卻也是過得凄慘不如意;還有就是康熙帝的前兩任皇後,均是在坤甯宮逝世。而在明朝時,也有皇後是在成為坤甯宮一宮之主前就命喪黃泉的。
所以,不管是明朝還是清朝的坤甯宮,都多有不安甯的傳說,因而,坤甯宮便有了“不甯之宮”的說法。
清軍入關後,皇室每年都要舉行規模不一的祭祀,這也是帝後的重要職責之一。雖說,這些祭祀并不是每次都由帝後主持,但是,其中有一些是要由皇後在坤甯宮親自主持進行的,所以,坤甯宮于順治十二年就被改建了,之後,這裡就成為了薩滿的祭祀地。每當有重要的慶典,皇後都要在坤甯宮舉行慶典禮。
雍正上位之後,就由乾清宮遷去了養心殿,而皇後自然也跟着搬出了坤甯宮。坤甯宮從此就頂着皇後寝宮的規制,行着薩滿祭神的作用。
個人感覺,雍正不住乾清宮,一來是因為怕想到聖祖而難受;二來可能是因為乾清宮相對繁雜,不符合他的居住習慣。乾清宮在作為寝宮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目前似乎不是特别明确。據說,乾清宮有很多個卧室,可能有着相當的防範作用。雍正的個人性格比較直接,他似乎更想要一個簡單的居住環境,并且,也毗鄰外朝方便召對,這樣養心殿是相當好的選擇。
坤甯宮成了祭祀的專用場所,那麼,皇後們又被定了哪裡作為寝宮呢?
其實,坤甯宮真正發揮了寝宮作用的隻有四次,順治帝的兩任皇後,以及,康熙帝的兩任皇後,其餘的皇後都是住在其他宮殿的。就像乾隆時期,和電視劇《延禧攻略》一樣,長春宮是皇後的寝宮。嘉慶時期,毓慶宮才是皇後的寝宮。而到了道光帝、鹹豐帝和光緒帝三任皇帝在位的時候,皇後的寝宮則又變成了鐘粹宮了。
并且,坤甯宮在清朝規制上是皇後的寝宮,同時,也是皇帝成婚時的婚房。當然了,隻有在位時候還沒有成婚的皇帝,才能将坤甯宮用作大婚時的婚房。在清朝的曆史中,成婚前就已經登上帝位的隻有三人:康熙帝、同治帝和光緒帝。因而,這三對帝後,大婚後都依照“祖制”在坤甯宮住了幾天才搬回各自的宮殿。
并且,除作婚房之外,清朝的皇後在元旦、冬至和千秋的時候,朝見太後和皇帝之後,便會在坤甯宮稍作休息。康熙帝時期,自三位皇後逝世後,皇後的位置就一直空着,坤甯宮也因此空了下來,這一空,便是三十多年。而雍正登上帝位之後,他就開始建造圓明園。随着雍正慢慢地将圓明園作為自己的日常起居場所,後宮的妃嫔們便也慢慢地搬去了圓明園。
最終,圓明園的存在就逐漸替代了後宮内院,成了一個新的“宮苑體制”,皇後自然就不用再住坤甯宮了。
參考資料:
【《清世祖實錄》、《清聖祖實錄》、《故宮的坤甯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