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鐵金屬材料
一、鐵的單質
1.概述
在一定條件下,鐵作為還原劑能與某些非金屬單質、酸和鹽溶液反應。鐵與氧化性較弱的氧化劑反應時,生成 2價鐵的化合物;鐵與氧化性較強的氧化劑反應時,生成 3價鐵的化合物。
2.化學性質
(1)Fe與Cl2反應:2Fe+3Cl2==點燃==2FeCl3
(2)Fe與S反應:Fe+S==加熱==FeS
(3)Fe與水蒸氣反應:3Fe+4H2O(g)==高溫==Fe3O4+4H2
(4)Fe與FeCl3溶液反應:Fe+2FeCl3==點燃==3FeCl2
(5)Fe與O2反應:3Fe+2O2Fe3O4
二、鐵的重要化合物
1.鐵的氧化物
2.鐵的氫氧化物
(1)在FeSO4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時,會先生成白色絮狀Fe(OH)2沉澱,Fe(OH)2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Fe(OH)3,所以沉澱會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後變為紅褐色,方程式為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是紅褐色、難溶于水的固體,加熱時能失水生成紅棕色氧化鐵粉末,方程式為2Fe(OH)3==加熱==Fe2O3+3H2O。
3.鐵鹽和亞鐵鹽
(1)性質
Fe2+的溶液呈淺綠色,Fe2+處于鐵的中間價态,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Fe3+的溶液呈棕黃色,Fe3+處于鐵的高價态,遇Fe、Cu、H2S等還原劑時表現為氧化性。
(2)鑒别
(3)轉化
三、鐵合金
1.合金
合金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合金的熔點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屬低,但硬度和強度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屬大。
2.鐵碳合金
(1)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兩種鐵碳合金。生鐵的含碳量為2%~4.3%,鋼的含碳量為0.03%~2%。
(2)鋼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合金。
(3)不鏽鋼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鉻和鎳。
四、鋁和鋁合金
1.鋁單質
(1)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鋁是一種活潑金屬,在常溫下就能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表面生成一層緻密的氧化鋁薄膜。
(2)鋁是兩性金屬,與酸或者強堿都能發生反應:
2Al+6H+===2Al3++3H2↑
2.氧化鋁
氧化鋁是兩性氧化物,與酸或者強堿都能發生反應生成鹽和水:
Al2O3+6H+===2Al3++3H2O
3.氫氧化鋁
氫氧化鋁是兩性氫氧化物,能與酸反應生成鋁離子,或者與堿反應生成偏鋁酸根離子:
Al(OH)3+3H+===Al3++3H2O
五、新型合金
1.儲氫合金
是一類能夠大量吸收H2,并與H2結合成金屬氫化物的材料。具有使用價值的儲氫合金要求儲氫量大,金屬氫化物既容易形成,稍稍加熱又容易分解,室溫下吸、放氫的速率快。
2.钛合金
钛合金強度高、耐蝕性好、耐熱性高。主要用于制作飛機發動機壓氣機部件,以及火箭、導彈和高速飛機的結構件,還可以用于制造耐壓球。
第四章 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結構
1.原子的構成
(1)原子的定義: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2)構成微粒及作用
2.數量關系
質量數(A )=質子數(Z )+中子數(N )
3.微粒符号及其意義
4.核外電子排布規律
(1)電子先從内層排起,一層充滿後再填充下一層;
(2)第n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為2n2;
(3)最外層電子數最多為8個(K層隻有2個)。
二、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數
(1)定義: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順序給元素所編的序号。
(2)數量關系: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質子數。
2.元素周期表的編排原則
3.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1)周期(7個橫行,7個周期)
(2)族(18個縱列,16個族)
三、核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
具有一定數目質子和一定數目中子的一種原子叫做核素,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稱同位素)。
2.同位素的性質
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但物理性質不同。
3.重要核素的應用
4. 核素和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1)原子(即核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一個原子(即核素)的質量與12C質量的1/12的比值。一種元素有幾種同位素,就有幾種不同核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2)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按該元素各種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如:Ar(Cl)=Ar(35Cl)×a %+Ar(37Cl)×b %。
四、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
1.堿金屬元素
(1)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ⅠA族
(2)相似性
堿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都有1個電子,很容易失去,因此堿金屬元素的最高正價為+1價,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均為強堿(LiOH除外)。
(3)遞變性
從Li到Cs,随着電子層數的增加,原子半徑遞增,堿金屬元素原子的失電子能力遞增,元素的金屬性遞增,單質的還原性遞增,單質與氧氣或水反應的劇烈程度遞增,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堿性遞增。
(4)物理性質
堿金屬單質都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铯略帶金色光澤)、硬度小、密度小、熔沸點較低,良好的導電、導熱性,有延展性。
2.鹵族元素
(1)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ⅦA族
(2)相似性
鹵素原子的最外層都有7個電子,很容易得到一個電子,因此鹵素原子的最低負價為-1價,最高正價為+7價(氟元素除外)。鹵素單質均具有氧化性,氫化物都是強酸(HF除外)。
(3)遞變性
從F到I,随着電子層數的增加,原子半徑遞增,鹵素原子的得電子能力遞減,元素的非金屬性遞減,單質的氧化性遞減,離子的還原性遞增。與氫氣反應的劇烈程度遞增,氣态氫化物的穩定性遞減,氫化物溶液的酸性遞增,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遞減。
(4)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
2NaBr+Cl2===2NaCl+Br2
2KI+Cl2===2KCl+I2
2KI+Br2===2KBr+I2
(5)物理性質
鹵素單質都有顔色,有毒,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易溶于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機溶劑。從F2到I2,顔色逐漸加深,熔、沸點逐漸升高,密度逐漸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漸減小。
五、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
1.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質随着原子序數的遞增呈現周期性的變化。
2.同周期元素性質遞變規律
在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核電荷數逐漸增加,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單質的還原性逐漸減弱,氧化性逐漸增強。氣态氫化物的熱穩定性逐漸增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漸增強,堿性逐漸減弱。
3.同族元素性質遞變規律
在同一族中,從上到下,核電荷數逐漸增加,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失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單質的還原性逐漸增強,氧化性逐漸減弱。氣态氫化物的熱穩定性逐漸減弱。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漸減弱,堿性逐漸增強。
六、元素周期表和與元素周期律的應用
1.元素周期表的分區
2.元素化合價與位置的關系
(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等于它所處的族序數;
(2)非金屬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等于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最外層電子數(O、F除外);而最低負化合價等于使原子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所需得到的電子數。
(3)非金屬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和它的最低負化合價的絕對值之和等于8。
3.元素周期律的應用
七、化學鍵
1.概念:相鄰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
2.分類
3.比較
4.類型判斷
(1)從物質構成角度判斷
(2)從物質類别角度判斷
5.電子式
(1)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圍用“·”或“×”來表示原子的最外層電子的式子。
(2)書寫方法
(3)用電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6.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