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慧能大師在《壇經》裡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請看今天鳳凰網佛教的《佛教故事》,真正的修行人,心往内求,所以即使看到世間的是是非非,也不會耿耿于懷,心随境轉,不會因為别人的過錯而污染自己的心境。“不見世間過”是讓我們不要執着于外境的不如意,要從對别人産生的嗔恨、嫉妒、好惡等情緒中解脫出來,保持一顆清淨心,避免因此而做出種種不理智的行為,造下惡業。
有一個染布的師傅,同時收了兩位學徒。不過他為學徒立下了一個奇特的規矩:每個月底,學徒都要對他說兩個字。
第一個月月底,師傅問這兩個學徒:“你們心裡最想說什麼?”學徒甲說:“飯香。”學徒乙說:“食劣。”
第二個月月底,師傅依然問這兩個學徒:“你們心裡最想說什麼?”學徒甲說:“覺穩。”學徒乙說:“床硬。”
第三個月月底,師傅又問這兩個學徒:“你們心裡最想說什麼?”學徒甲說:“活輕。”學徒乙說:“事多。”
第四個月月底,當師傅再問同樣的問題時,學徒甲回答:“想學。”學徒乙卻說:“告辭。”
看着學徒乙揚長而去的身影,師傅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心中有魔,難成正果。”
結果,不出師傅所料,學徒乙此後又學過不同的技藝,但都未成功。而學徒甲卻繼承了師傅的染技,最終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染布人。
顯而易見,染布師傅所收的兩個弟子,學徒乙心中之魔就是“世間過”,由于這個心的作用,他所行所見所感,都是生活中那些消極和不良的方面,所以,他就隻能收獲那些怨怼,最終不得不辭别而去。而學徒甲則是個樂觀的人,在他眼裡,世間是沒有什麼欠缺的,飯食粗糙一些沒關系,隻要吃得香;床硬一些也沒關系,隻要睡得安穩;活計再多再忙,隻要想學習都不會成為負累。
“不見世間過”的“不見”,不是看不見,也不是聽不見,而是看到聽見,但是由于心是清淨的,所以不執著、不計較、不放在心上。“世間”,不單單是指人世間,還包括動植物、社會、物理世界等。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有種種不淨,即是所謂的世間過,而佛視此世界如淨土,所以佛不見世間過。可以說不是大路不夠寬廣,而是你的思想不夠包容;不是鮮花不夠鮮豔,而是你的眼睛隻看到了黯然;不是陽光不夠明媚,而是你的心靈太陰霾。
正如藕益大師在《示昙生方丈》中所雲:境緣無好醜,好醜起于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達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願乎外。以所曆位,無非無外之法界也。知皆即法界,自無人而不自得。稍或未然,則富貴能淫之,貧賤能移,夷狄患難能屈之矣。孟子論素位而行,則日,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其在吾門,則日,人如來室,坐如來座,着如來衣。要之皆不為物轉,方能轉物也。
所謂“境緣無好醜,好醜起于心”,就是指見或不見世間過,其根源都是我們的這顆心,如果心是清淨的,是善的,那麼我們所見的就都是好的;如果心是不淨的,是惡的,那麼我們所見的就都是醜的。所以一切人一切物的是非差别都是緣于心的意識,而非外在的境緣。《心經》中說“觀自在菩薩”其中的“觀”,就是強調要向内察看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向外去看他人的過失。查看我們自己的心,檢點自己的所作所為,即使看到别人的不善處,我們也要回過來反省—下自己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人生哲理##佛教故事##佛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