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練才能把太極拳真正練好

如何練才能把太極拳真正練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22:55:34

如何練才能把太極拳真正練好?點上面“功夫之詠春”……,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如何練才能把太極拳真正練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如何練才能把太極拳真正練好(怎樣才能練好太極拳)1

如何練才能把太極拳真正練好

點上面“功夫之詠春”……

今天咱們就一起聊聊這個共同的話題:怎樣才能練好太極拳。就此話題我談些自己修煉中的一些體會和感悟,與朋友們共勉、交流。

首先,我想說練好太

極拳的标準是什麼?怎樣才算是練好呢?答案是有的:《拳論》雲:“着熟漸悟懂勁,懂勁後階及神明。”當然,好是有層次的,是相對的,是無止境的。

太極拳如何才能練好呢?我以為有三個關鍵:一、明白;二、正确;三、持恒。明白就是明白地練與練得明白。正确就是要有正确的認識與正确的方法。持恒就是能做到循序漸進與持之以恒。今天咱們重點聊聊有關明白的話題。

一、什麼是明白?第一是自己心裡明白。這就是要明白太極拳的道與理。從思想認識上明白了太極拳中的道理,才能明白地去練,也就是道理入心。第二是自己身上明白。這就是常說的體認功夫。隻是心裡明白還不行,太極拳重要的是身上明白,也就是功夫上身。第三是讓别人明白。修煉太極拳僅能自己明白還不能算是真明白,還必須做到能讓别人明白。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知道隻有由拳入道、拳道通一才能練好太極拳。因此,拳也如道一樣,具有說不清、道不明的特質。這也是“練太極拳容易,練好太極拳難”的原因。雖然說不清、道不明,但一定要能明白地去說“說不清”,去道“道不明”。比如太極拳講“中正安舒”。“中正”從形體上好講清,可“安舒”就很難用語言文字說清道明。因為“安舒”是一種個人的體會;是一種不易言表的滋味;是一種自我追求的境界。“安舒”對每一個人而言會有不同的感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這種自知并非虛幻空無,而是真切實有;不是想當然、誤以為,而是可以檢驗、可以評價,且可以展示的。這就是為什麼在雙方比手時,雖然能用力頂住或大力推出對手,但對方卻搖頭歎氣,心中不服;相反,如果能用太極内功,雖不發放,而對手卻能心悅誠服。讓别人明白就是能把對與錯、好與壞展示給對方;用别人的明白來檢驗和衡量自己的明白。

太極拳修煉是完全個性化的東西;自我感受、獨知自樂是太極拳修煉的特點之一。但是要把祖宗留下的太極拳真功傳承下去,就必須能做到不但自己明白,還要讓别人明白。不但自我能獨知自樂,要通過傳承,讓别人也能樂在其中。這樣也就是進入了衆知衆樂的境界。

二、明白什麼?練好太極拳必須明白三件事。第一,為什麼練太極拳?第二,練太極拳是誰練誰?第三,練好太極拳的三個核心要點。

第一,為什麼練太極拳?有朋友說練拳是為了健身養生;有朋友說是為了技擊防身。誠然,練好太極拳既能防身,也能養生。但這隻是修煉太極拳的作用及效果。那麼練太極拳的終極目标是什麼呢?歸根結底,一句話:改變自我。修煉太極拳能使人的身心發生脫胎換骨的改變。修煉的過程就是用太極陰陽學說改造自我與改變自我的過程。從而使我由生活中的常人複歸而成為陰陽相濟的太極人。

改變自我的關鍵是自我習慣的改變。可以說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多年養成的習慣,與太極拳的習慣要求是相悖的。比如,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習慣用局部去完成某個動作;而太極拳則要求周身要一動無有不動,要總須完整一氣的整體運動。右手拿杯子時常人隻需用右手去握住杯子就可以了,而不用考慮此刻右手與左手,甚至與腰和腳有什麼聯系。然而,太極拳修煉者右手拿杯子時,就必須要讓左手,甚至要讓腰、腳、腿以至周身内外全部協調一緻,共同完成這個右手拿杯的簡單動作。因此,修煉太極拳就要逐步地克服改變舊的習慣;重新建立起太極拳所要求的新的習慣系統。

改變舊有習慣的關鍵是改變态度。我們清楚地知道,人們無法改變事物的本質;我們能改變的隻有我們的認識。對于同一件事,不同的态度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太極拳修煉也不例外。用太極拳的态度去修煉,你将看到一個有好有壞、有對有錯、有内有外,且有虛有實的陰陽對立與陰陽統一,并陰陽互轉的完整世界。

而改變态度的關鍵在于心的改變。通過心的改變,你會改變對事物本質的認識;你會由表及裡、求本溯源;你會重新認識并遵循事物的本質規律。因此,太極拳的修為歸根結底是心的改變。正如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言:心若改變,你的态度跟着改變;态度改變,你的習慣跟着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着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将跟着改變。讓我們用太極拳修煉去改變心态、改變習慣、改變性格,進而改變自己的人生;向太極拳修為的最高境界一無反顧地邁進、邁進再邁進。

練好太極拳必須要明白的第二個問題:到底是誰練誰?很多練拳多年的朋友對此的回答是:“我練拳!”而我的答案是:“拳練我!”我認為想練好太極拳,并邁入太極拳的核心大門,必須經由“我練拳”轉入到“拳練我”的境界中才有可能。這個看似簡單或無所謂的問題,恰恰是令許多朋友苦練數十載卻不入門而深感困惑和苦惱的症結所在。從表象上看,每天都在盤拳走架,難道不是我在練拳嗎?“我練拳”似乎是無可非議!但是用太極陰陽學說的實質去剖析我與拳之間的深層内在關系,就會清晰地發現,要想練好太極拳,在太極拳的修為中登堂入室,就必須邁入“拳練我”的境界之中。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解剖一下我與拳的深層内在關系。我們都知道,世界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主觀世界,即我們每個人自身的身心思想和行動;另一部分則是客觀世界,即人身之外的客觀存在。這客觀世界是在遵循自然的本源,不加以任何僞裝或修飾而自主存在着;同時,它不以任何外界意志而轉移或變化。對于這兩部分,到底有無主次之分呢?誰是主?誰是次?誰決定誰?誰服從誰?這個結論似乎很明确:客觀為主,主觀為次;客觀決定主觀,主觀服從客觀;主觀必須依照客觀的需要去調整、改變自己。在人類生存的哲學中,既然如此,那麼在太極拳修為中,剖析我與太極拳的内在關系時,同樣應該如此。在拳與我的關系中,拳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修煉者的意志為轉移和變化的。因此,在我與拳的關系中,就應該以拳為主。而修煉者是自我主觀存在。我是有形體、有思維、有意識、有感悟而存在的自我主體。學過哲學,我們都知道:當主觀違背客觀時就會失敗;主觀和客觀一緻時才會成功。同樣,在太極拳修為中我是次要的,拳是主要的;拳不變,而我要變。我的改變不是以自我主觀意志為準,而必須遵從拳的道法要求為則。隻有這樣,在太極拳修為中,人随拳練,以拳練人,才能真正地把自己練成符合太極拳陰陽之道的太極拳人。

為了能進一步地理解和認識我與拳的内在聯系,讓我們圍繞太極拳修煉中的一個重要内容來進行剖析。我們知道太極拳的重要之處在于“内”字。太極拳是以内為主的内家拳。而内字的關鍵是意。因此,“用意不用力”,“意氣君骨肉臣”,“變轉虛實須留意”等等都凸顯了意是修煉太極拳的核心内容。所以,練好太極拳就必須要在意上下功夫。對意的認識、掌握和調控直接反映練家太極功夫的深淺與高下。而正确地把握太極拳意的内涵,就必須從深入準确地理解和運用我與拳的關系入手。因為意是分陰陽、内外與主次的。太極拳所言之意是由兩部分組成,即我意和拳意。我意即自我主觀的意會與意識。這種主觀之意會指揮着我,按照我想、我要、我認為去行為運動。而拳意即客觀的存在、客觀的需要與客觀的意志。拳意即是按自然法則而客觀存在的意志,它不以我意的幹擾而改變。這樣,在太極拳修煉中,必須要做到:我意随拳意,拳意領我意;從而做到我随拳動,拳領我行;拳意為主,我意為随;進而做到以拳意為我意。

在平日盤拳走架中要正确地分清我意和拳意。比如做拳架起勢,許多練拳者,甚至老師在教學生時,都要求起時要把意念集中在左手或右手的指尖,由指尖引領至肘尖;落時要把意念集中在肘尖,以肘尖引領至指尖。當然,如果用我練拳,以我意為主,此意之運用不能稱錯。然而,這還是停留在以我為主,以自己為中心的範圍。長此下去,隻能是不斷地實我、強我、固我,在有我的圈子裡打轉轉;而無法進入太極拳修為所求的虛我、舍我而無我的高層境地。

如何才能以拳意為主呢?或有朋友問:拳意看不見、摸不着,到底有沒有呢?她到底藏在何方?我可以明确地告訴大家:拳意在你的身外,拳意即身外意。拳意上在天,下在地,就在你身外的空間裡。仍以起勢為例,當你垂手站立、平心靜氣後,切忌不要以我要用手指領手臂緩緩堋起的意念來指揮起的動作;而是我平心靜氣,毫無動意,是身外天上有一無形之繩索牽着我的整個手臂向上擡起;我是不得不順其意而被動的緩擡臂膀。此時之意即是拳意。我之動是依拳意而動;是被動。我随拳動,拳為主,拳意即我意。此刻,拳主我次;拳重我輕;拳實我虛;拳我相合;我即拳,拳即我;有拳有我,無我無拳。

由此可見,在太極拳修煉中隻有由我練拳進入到拳練我的境界中,才能做到以拳練我,使我由大變小,由重變輕,由實變虛,由濃變淡,由固變舍,從而邁進太極拳修為中舍我無我的清靜虛空的聖殿之門。

練好太極拳必須明白的第三件事:練好太極拳的三個核心要點。

練太極拳有很多具體而重要的内容,比如:松柔、動靜、虛實等等。這些元素都不可否認地說是太極拳修煉中的重要内容;然而,重要不等于核心。如果深問一下:為什麼要松柔?動靜相因與虛實相伴達到的結果是什麼?很好地回答了這些問題之後,就可以清楚地得出這樣的結論:松柔、動靜與虛實等是太極拳修煉的内容和過程,而不是太極拳修煉的目的。依師所言,修煉太極拳所能達到的結果有三:守中、均整、靈變。可以說,中、整、變才是修煉太極拳要達到的目标,是練好太極拳的标準,也是修煉太極拳的核心要點。

關于“中”在太極拳道和太極心法中多有論述。在此想再次強調:中是太極拳修煉的核心。太極拳的修練過程,可以說都是時時處處圍繞着中字進行的。離開中這個核心法則,就偏離了太極拳修為的正确軌道;離開中這個核心法則,就失去了練好太極拳的标準;離開中這個核心法則,就會好壞不分、真假不辨,雖然整日刻苦盤拳修煉,到頭來結果隻能是糊塗地練,練得更糊塗。

關于中,我想再重申兩點:一、中就是太極。道家雲:中者,極也。極就是頂點、盡頭。中就是一切事物所要追尋而達到的頂端目标。我們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宇宙萬物生變的規律。一生二,二即陰和陽。僅有陰陽還不是事物演變運化的終極。陰陽相生、相克、相合變轉、相濟而中,即二生三;所生之三,才是宇宙萬物運變的終極目标;萬物均由三而生。換言之,三即中,就是萬物則由陰陽沖合而中所生。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不是三生四的根本所在。就如一對男女之合,無論生出多少個子女均是一代人。

二、中就是好。地處華夏中原的河南,當地方言就是把好說成中。如果你問河南老鄉,一件事好了沒有,他會明确地回答你:中了,即好了;不中,就是不行,不好。河南不但地處中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連方言都處處體現中華民族之中道。從好字的構造也不難看出,好就是中的深層道理。好字,左邊為女,右邊為子,左陰右陽,男女相抱;即陰陽相合才有好。因此,太極拳要練得好,就必須以陰陽相濟而中作為标準法則。可以說不在求中上下功夫,是無法練好太極拳的。

關于“整”,如果說中是心靈深處的法則,則整即是具體完美的展現。整是太極拳的根本。修煉太極拳就必須做到:完整一氣。何謂太極拳所言之完整呢?簡單說就是陰陽、虛實、動靜、内外、開合、正反等等,把相互對立的兩個部分相合而統一。太極拳修煉中處處都要求協調而完整。一舉動周身即要“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上下左右皆然,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太極拳前輩孫祿堂精辟地指出:開合即太極。可見,太極拳不管有多少招多少式,不外乎一開一合,一蓄一發。可以說,将兩個對立的部分統一集合,就是太極拳所求之完整。

關于整,有諸多的具體内容和不同的層次。在這裡僅圍繞太極拳求整中容易出現偏頗的兩點關鍵點淺談個人之見。其一,整的可分性。由分别不同的部分相合統一才有整。因此,分是整的前提;沒有分就沒有整。拳論所說:“動之則分”,“虛實宜分清”都是要求我們要知分、能分、會分。太極拳所求之整,是分而合,是相互對立的兩部分合而統一。比如我們都知道太極拳内勁要整;勁不整發不出人。所以,修煉太極拳都要孜孜不倦地追求整勁。可是許多朋友追尋多年,一整就僵,周身鐵闆一塊。表面看問題出在整上;究其根源,問題實則在分上。分不清是問題的關鍵。暫不論形與意之分,即便身體本身也做不到分而不同。如筋骨與皮肉一定要分清,一緊一松,骨肉不連;如果筋骨與皮肉連不可分,就必然周身鐵闆一塊,無法分而合之以求完整。

其二。整的不可分性。雖然太極拳所求之整是分而合,但要切記,拳中所言之分,是分清而非分離,是分别而非分家。恰恰相反,太極拳之整是周身一家,是總須完整一氣。有朋友問,既然陰陽合而相濟就是整,把整分成兩部分,是不是一個陰一個陽?我可以明确地回答:不是。那麼,把整分開兩部分之結果會是什麼?我可以毫不含糊地回答:是一個整分成了兩個整。太極拳所求之整,一定是由兩個對立的且不可分離或分家的部分相濟而成。有松必有緊,有虛必有實,有剛必有柔,有前必有後,有左必有右。正如一塊磁鐵,無論分割多少部分,都是有S極也有N極。想把S極與N極各個獨立分開的方法是癡人做夢,完全不可能。老子雲:“柔弱天下莫柔弱于水”。水是無形的,能散能聚;當散則散,當聚則聚。可是,誰能用刀把水劈斷呢?水雖柔弱,但其分而合,合而分的完整特性,就如同太極拳之特性;把太極拳形容為行雲流水,再恰當不過了。

關于“變”,如果說中是不二法則,整是拳之根本,則變就是拳之靈魂。中也好,整也罷,離開了變,中與整則僵而無魂。一粒麥種,雖然中而整,但放在倉庫裡,它隻能是磨面粉的原料;可是把它埋在土地裡,在水、肥、陽光适宜的條件下,就會生根發芽,長出新的麥穗。這粒種子一活一死,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所以,變才是産生生命的活力。同樣,太極拳能在瞬間爆發出不可思議的巨大能量,完全是在中和整的前提下,“因敵變化示神奇”的結果。

讓我們再來剖析一下太極圖,更會一目了然地發現:整個太極圖清晰地揭示了中、整、變的全部内涵。黑魚和白魚互抱而合,無過不及,相濟而中;黑白對立,頭尾相接,不同而合,統一完整;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黑白互轉,陰陽相變。這幅太極圖中陰陽黑白魚守中、完整、互變,顯示了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無限生命活力。

綜上所述,我們完全有理由總結出:練好太極拳就要緊緊地圍繞中、整、變這三個目标去修為。這不但可以使我們在養生和技擊上結出碩果,更能使我們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瑰寶——太極陰陽學說,有更深層的認識和感悟。用太極之道修正自己,這樣才能讓生命在無為的精神世界中得到無限的升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