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聽過這樣一句話:“人生如尺,必須有度。感情如面,最忌越界。”
誠然,人與人之間,隻有恰到好處的相處,保持合适的距離,感情才能長久。
可是很多人在與人交往時,總會亂了分寸,把握不好尺度。
總是誤以為自己在别人的心中有很重要的位置,高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分量。
總是自信滿滿地認為人與人之間隻要建立了親密關系,就不再需要花時間去維系。
面對别人态度的轉變,言語的冷淡,也隻會傻傻的覺得對方隻是心情不好,或是情緒不佳。
從來不會想一想,對方的一言一行是否關乎自己。
其實,很多時候,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和你交好,也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和你保持距離。
任何人的靠近都是有原因的,任何人的疏遠也都會有迹可循。
一個人故意和你保持距離,大都是這些原因。
02
關系要好的朋友和你保持距離,不是關系淡了,就是再也不會有交集
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話題:昔日和你形影不離,關系要好的朋友現如今還在身邊嗎?
我承認,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我沉默了,心中也不由感慨萬分。
随着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曾經總是手牽手的朋友大都已經各奔東西,昔日的友誼也被時間的長河越沖越淡。
現如今,依然陪伴在身邊的要麼就是剛認識不久,能相處融洽的朋友,要麼就是一些泛泛之交,隻有在固定的時間和場合才會有交集。
而那些曾經徹夜長談,推心置腹的好友,一年也見不到幾次,偶爾聊個天,也隻是因為有事才想起。
甚至很多時候,當你想要和關系要好的朋友聯絡一下感情,想要約着見一面,對方也總是各種推脫和拒絕。
雖然對方嘴上說着下次有機會再見,但你能明顯地感覺到對方的疏遠和冷落。
其實你早該明白的,即使是曾經關系很要好的朋友,一旦各自踏上不同的人生路,不再有交集,感情就會變淡,關系也回不到從前。
03
街坊鄰居和親戚和你保持距離,不是看不起,就是想要和你劃清界限
大千世界裡,與我們聯系最頻繁,來往最多的莫過于街坊鄰居和親戚。
街坊鄰居與我們也許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但住得近了,走動得多了,關系也就會漸漸地熟絡起來。
再者,左鄰右舍,你來我往,有需要的時候相互幫襯,一來二去,也會成為我們最親近的人。
而親戚一詞在某種程度上往往賦予了很深的寓意,他不像街坊鄰居那樣需要建立關系,隻要彼此之間有血緣的聯系,哪怕相隔千裡,也會在逢年過節聚一聚。
可以說,街坊鄰居和親戚總能成為我們最堅強的後盾,總能在無形之中給予我們力量和支持。
然而,很多時候,并不是所有的街坊鄰居和親戚都能保持和諧的關系。
正所謂:“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人與人之間,如果差異太大,也是很難走到一起的,更不要說相處融洽。
有些街坊鄰居看到你生活富裕,要麼巴結你,要麼嫉妒你。
而有些看到你生活落魄,窮困潦倒,就會故意疏遠你,和你保持距離。
此外,有些親戚看到你生活困難,總會伸出援助之手,一心想着要幫你一把,讓你渡過難關。
但有些親戚卻算不上親戚,看到你日子難過,他不但不伸手,反而還會在心裡幸災樂禍,對你滿是看不起,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和你保持距離,劃清界限。
04
周國平先生曾說:“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一切的麻煩和沖突都起于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當一個人故意和你保持距離,你就要意識到你們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學會停止想要上前的腳步。
要知道,人與人之間交往,無論什麼樣的關系,隻有雙方都有想要靠近的欲望才有意義。
有些時候,你想要走進一點,别人不一定願意,面對你的靠近,對方或許隻會下意識地後退,刻意避開你,和你保持距離。
成年人的世界裡,保持分寸感,才是最舒服的相處方式。
作者:歲寒三月。
願你我都能成為理想中的大人。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