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濟甯京投總部廣場物業費

濟甯京投總部廣場物業費

時尚 更新时间:2024-11-18 11:20:04

濟甯京投總部廣場物業費(京投發展高一軒)1

■人物簡介 高一軒,男,1981年出生于北京,京投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更多“新青年”人物報道,請點擊:五四100年·新京報對話30位青年

作為京投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投發展”)的總裁,39歲的“少帥”高一軒坐在位于北京國貿銀泰中心之内的辦公桌前,描繪出“地鐵站之上的美麗新世界”:在呼嘯而過的地鐵之上矗立着高聳入雲的住宅,摩天大樓、CBD商務區、購物中心甚至大型公園,南來北往的人們穿梭其中,可“上天入地”,享受地鐵之上的繁華世界。

這就是基于軌道交通的物業開發模式,人們常說的“地鐵上蓋”,在二十年前的北京,當地鐵一号線橫穿北京城,人們難以想象高層住宅将矗立在地鐵之上,而如今,當你打開北京地鐵縱橫交錯的線路圖,這樣的“地鐵上蓋”正在遍地生花。

而京投發展就是國内率先嘗試“在軌道交通車輛基地上蓋房子”的公司,而高一軒自然也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酒仙橋走出的青年

高一軒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從小在酒仙橋長大,周圍聚集了738、774、798等很多電子類工廠,因為工廠聚集了全國各地的大學生,高一軒從小就開始接觸五湖四海的文化。

非常巧合的是,高一軒出生于1981年,這一年,北京地鐵正式對外運營。可以說,高一軒個人成長與北京地鐵發展之路是同期的,這也使得高一軒與地鐵結下了最初的緣分。

22歲,那時的高一軒才剛剛從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畢業,隻身來到了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攻讀碩士,就讀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在這裡,高一軒又與軌道交通結下了“第二次緣分”。

“在讀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的時候,我最先接觸到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這個概念,那時TOD模式在美國已經被廣泛應用,而‘地鐵上蓋’在國内還是一個陌生的詞彙。”高一軒回憶道:“我當時覺得‘地鐵站上造房子’很有創意,印象很深刻。”

這段留學經曆不僅給高一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為他以後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基礎。

碩士畢業之後,和大多數留學生一樣,高一軒也面臨着留美國和回國的抉擇。在美國經曆過短暫的工作經曆後,高一軒堅定了回國的決心——“我越來越清楚地感受到時代跳動的脈搏在中國”。

“我們這個行業在美國已經發展得相對成熟了,你很清楚地能看到你的職業路徑和終點,做一個專業崗位的‘螺絲釘’,而國内才剛剛起步,一切充滿了未知,這激發了我的探索欲和好奇心”。選擇回國後的高一軒正式選擇加盟了銀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那是2007年。

高一軒的第一份工作是擔任項目經理,這是一份 “真正開始接地氣”的工作。“最初來到公司也非常迷茫,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那時候,我常常被安排去項目實地調研,我記得那是2008年,我隻身來到四川都江堰的考察項目,大雨傾盆,長途跋涉,泥土弄髒了衣服我卻絲毫不自知,就帶着這樣的泥點參觀完了豪宅。”高一軒笑着回憶這段經曆,“回公司後,我根據調研情況寫下萬字的調研報告”,也正是這份報告讓公司管理層注意到了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

2009年,适逢銀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獲準非公開發行股票,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9.81%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公司名稱由“銀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京投銀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京投銀泰”)。

同時,京投銀泰也确立了軌交車輛基地一體化開發的公司戰略,這一定位在當時來說是絕無僅有的,成為“亞洲軌道物業專家”的公司願景也由此确立。

基于前期的嶄露頭角,高一軒升職為京投銀泰的副總裁,負責投資拿地。“沒想到在留學時的想法成真了,我真的成為國内軌交車輛基地一體化開發的探路者。”高一軒興奮不已。

濟甯京投總部廣場物業費(京投發展高一軒)2

京投發展就是國内率先嘗試“在軌道交通車輛基地上蓋房子”的公司,而高一軒自然也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做魯迅筆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并非易事。

在确立軌交車輛基地一體化開發的方向後,高一軒幹勁十足,率先拿下了位于北京豐台區地鐵9号線郭公莊車輛段地塊,并引入萬科合作,定名為西華府,西華府也成為京投銀泰第一個基于軌交車輛基地一體化開發的項目。

既然是“第一個”項目,在整個行業内來說也少有參考的先例,如何在地鐵上空進行開發?如何實現減振降噪等技術突破?如何保證質量和安全?這一切問題萦繞在高一軒團隊的腦海間。

高一軒介紹:“在地鐵上施工最大的挑戰是‘下面開發預留的結構條件’,包括一塊石頭的擺放,因為施工時下面是空的,是靠柱體來轉換和支撐的,施工時要精準地落在柱頭上的位置,這要經過非常嚴密精确的計算。另外,技術上需要重點突破‘減振和降噪’,隔絕地鐵的振動和噪音。”

在高一軒的親自操刀下,西華府作為全國第一個軌交車輛基地一體化開發項目,率先引進TOD模式,自主研發來減振降噪的技術專利,獲得了市場的認可。自2013年11月首次開盤至2016年,西華府住宅部分全部售罄,實現簽約額70億元,多次獲得北京市及豐台區普通住宅類月度銷售冠軍。

西華府使得高一軒一戰成名,這個敢于吃螃蟹的人也在京城獲得一席之地。

座右銘:“惟精惟一”

高一軒的座右銘是“惟精惟一”,這四個字還挂在了他日常的辦公室裡。

“敢說的人很多,但是認真去做的人很少。”高一軒稱,自己信奉的理念就是“惟精惟一”,能夠“專注一件事并把它做好”。

在北京西華府項目成功後,高一軒逐步擴大了“專業優勢”,再次打造了兩個軌交車輛基地一體化開發項目,期間,京投銀泰也于2016年更名為京投發展。

被稱為“北京第一個蓋上園林” 公園悅府位于地鐵8号線平西府車輛段,總建面60萬平方米,建有5萬平方米的蓋上園林;另外一個位于地鐵10号線五路停車場的琨禦府是迄今為止北京“最貴的地鐵上蓋的項目”,也證明了地鐵車輛段上可以做高端住宅項目。

基于北京的成功經驗,高一軒想把“生意做得更大”,為此,他細細算了一筆賬:“按照目前我國地鐵曆程的發展速度,預計未來我國可開發的軌交車輛基地的市場規模将達到4萬億元,這是一個全新的藍海。”為了加速全國化擴張,高一軒不斷進行技術優化,形成标準化的生産線,成功将最初19個月的開發周期縮短至7.8個月。

“大企業可能是一張網,而我們是一根針。”高一軒這樣比喻到,“要有十年磨一劍”的耐心和專業。

在2018年的工作總結中,高一軒還把“以失業的心态來面對每一天的工作“寫入了工作總結報告。高一軒稱:“我越來越感到時間過得飛快,而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就越來越有敬畏之心,把現在工作的每一天當成是最後一天,珍惜當下,以破釜沉舟的心态來做一切事情。”

“特長生”努力成為聚合者

在“特長生”的基礎上,高一軒努力成為一個聚合者,從“一”到“萬物”,讓“地鐵上蓋”成為“新的理想國”。

為此,高一軒創造性地提出了“TOD智慧生态圈”的理念:“這是一個充滿魔力的設想,假設地鐵上蓋就是一個大魔方,它将組合創造出各種生活業态和生活方式,滿足各式各樣人群的生活構想。”

高一軒稱,未來,他希望在地鐵上蓋中導入多個産業,包括養老、教育、零售、文娛、辦公、家居、酒店、科技等。“這就是一個大魔方,能變出五彩斑斓的生活方式。”

“以公園悅府項目為例,它位于8号線平西府地鐵旁,附近是‘碼農’的天下,集合着富有創造力的年輕人,那麼我們要打造的‘圈’就是要瞄準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定位在‘時尚、潮流、科技’,商業圈中引入新零售,裝修引入必革家,要更潮的感覺。”高一軒稱:“為此,我們将客戶研究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立專門研究客戶的部門,并且對已經交房的1.5萬客戶進行調研,精研客戶需求。”

為此,高一軒更多的走出辦公室,建立“朋友圈”。目前,京投發展的合作夥伴包括清華大學、阿裡巴巴、銀泰商業、凱悅酒店、優客工場、鍊家等。

大家願意和“特長生”交朋友,高一軒的“朋友圈”也越來越廣。

濟甯京投總部廣場物業費(京投發展高一軒)3

從等待被面試到坐在總裁的位置上面試别人,高一軒僅用了12年。這也是地産界從基層員工成長為總裁的較短用時。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曾經每天隻睡2個小時”

“在面試者中,什麼樣的年輕人會獲得您的青睐?”高一軒認真思索着這個問題:“我更看重的是他們的自我驅動能力,求知欲和探索欲,我希望這種創造能力能夠建立在尊重傳統、繼承文化的基礎上,然後去開創未來。”

“除了具備創新能力,更能吸引我注意的是那些能夠腳踏實地的年輕人。”高一軒講述道,曾經一名正在實習的大學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因為這名實習生常常跑工地而被“曬得黑黑的”。

回顧自己的心路曆程,高一軒會回想起曾經經曆的挫折,正是戰勝這樣的挫折讓他能夠晉升至總裁。“有一年,公司經營不佳,擴張戰略受阻,并購項目出現了問題,我面臨着很大的壓力。”高一軒稱:“那時,我每天平均隻睡2-3個小時,不斷地會見并購方,不斷地洽談,也不斷地遭遇失敗,那時候我告訴自己心态不能失衡,不能自暴自棄,一定會有解決方案。”

“一個是信念,一個是健康的身體,這兩者能夠幫助你走出困境。”高一軒總結道。

如今,身經百戰的高一軒已經不那麼“忐忑”了,“以前在專業崗位上,你隻關注你的職位上需要關注的局部内容,比如分管拿地時,我隻考慮拿一塊好地,而如今,當你意識到你是公司的最終決策者時,你将擁有全局的思維,更強的責任意識”。

“困境時不悲觀,順境時不過于欣喜,這是總裁職位教會我做的事。”高一軒說道。

■同題問答

新京報:過去一年,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高一軒:我覺得過去一年我最大的改變有兩個。首先是責任意識增強了;第二個是珍惜意識。去年開始,我突然覺得時間過得飛快。時間過得快就會使人更加珍惜當下,把握當下。所以,過去一年,我始終抱着一顆比較敬畏的心,用比較惜福的狀态在做每一天的工作,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

新京報:你心中“新青年”的标準是什麼?

高一軒:尊重過往,開創未來,成為有能力、有意願為社會奉獻自身力量的人。

新京報:未來,你對自己所處的行業有什麼期待?對職業生涯有怎樣的期許?

高一軒:房地産行業其實挺神聖的。它決定了人們一天生活的50%以上的時間。家裡的時間其實都是由開發商決定的。這個行業決定了人的幸福感。提升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成就感,是這個行業承載的使命。

新京報:未來,你對國家社會有怎樣的期待?

高一軒:我覺得未來,在物質相對富足的前提下,人們自然會轉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所以我認為,未來如果每個人都能更有尊嚴的活着,精神層面也就更加充實。

新京報記者 徐倩 編輯 袁秀麗 校對 何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