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頭條##嶽陽市中醫醫院#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其實我們知道這樣做并不好,但還是忍不住去做了,甚至成了一種“瘾”,比如不少人特别是年輕人在廁所裡久蹲不起,至少十分鐘的節奏,心理上是滿足了,可你知道其中的危害有多大嗎!嶽陽市中醫醫院肛腸中心鄒國軍教授提醒,如廁不當,危害健康。
如廁時間過長有很大的健康隐患。
一是誘發痔瘡。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蹲廁超過3分鐘即可直接導緻直腸靜脈曲張淤血,且病情的輕重與時間長短有關,時間越長發病機率越高。因為久蹲不起,會使腹壓增高,容易引起靜脈血回流不暢,導緻直腸上靜脈擴張,靜脈群關閉不嚴,靜脈叢壁變薄膨出,經常這樣,就促使了痔瘡的形成。
二是減弱便意,導緻習慣性便秘。排便時刷短視頻、玩遊戲,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對大腦神經中樞有幹擾。時間久了,就會減弱“如廁”、“便意”、“排便”的條件反射,經常如此就會導緻習慣性便秘。
三是頭昏腦脹腿發麻。蹲的時間太長,容易使血液下流,導緻腦部供血不足。且因下蹲的姿式體位原因,易使血管受壓,血液循環受阻,時間長了,細胞供氧不足,一旦血液回流,會出現部分神經發麻,有些人往往就會出現腿麻,久蹲突然起立會出現頭暈腦脹。
科學如廁,做到“四要”:
一要戒除如廁不專心的壞毛病。如讀書、看報兼如廁,邊如廁邊抽煙。不少男性大便的時間是由香煙燃燒的時間所決定的,而一根煙從點燃到滅掉最少需要5-10分鐘的時間,這樣就大大延長了如廁的時間,久而久之養成了習慣,造成下蹲和排便時間延長。正常的排便時間以不超過3分鐘為宜。
二要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健康人直腸内通常沒有糞便,随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結腸反射,結腸可産生強烈的"集團蠕動",将糞便推入直腸,直腸内糞便蓄積到一定量,便産生便意。戒掉上廁所時的壞習慣,每天早晨醒來後,不管有沒有便意,都去廁所蹲一蹲,久而久之能形成排便條件反射。
三要預防便秘。正常排出的大便是成形軟便,不幹不稀,排便時不感到排便困難,便後有輕松舒适的感覺,這表明胃腸功能良好。如果大便秘結堅硬,就會造成排便困難而延長如廁時間,肛門直腸血管内壓力增高,血液回流障礙。防止大便秘結應注意合理調配飲食,既可以增加食欲,糾正便秘改善胃腸功能。日常飲食中可多選用蔬菜、水果、豆類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飲食,少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
四要注意日常保健。保持心情舒暢,體态放松。注意肛門清潔,每晚睡前溫水坐浴一次。睡眠時宜采取右側卧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從事久坐、久立、久蹲職業的人要經常變換體位,适當地增加活動量,參加工(課)間操。此外,多做提肛運動。
将肛門向上提,然後放松,接着再往上提,一提一松,反複進行。站、坐、行均可進行,每次做提肛運動50次左右,持續5-10分鐘即可。
提肛運動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預防痔瘡等肛周疾病。同時要密切關注自身的腸道健康,發現不适及時到醫院檢查。嶽陽市中醫醫院肛腸中心在腸道健康的維護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有技術精湛的專業團隊為廣大群衆提供腸道保健指導、檢查診斷和中醫藥特色治療等服務。
(編輯ZS。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嶽陽市中醫醫院 桦林 王丹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