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朋友應該都注意到了,最近幾年許多車企發布新車都強調一個性能參數——百公裡加速。尤其是國産汽車品牌,“運動”已經成了許多國産新車的标簽之一。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車企重視百公裡加速呢?提速快在日常駕駛中有意義嗎?
雖然如今很多國産車常拿“百公裡加速”這個參數做賣點,但這股風潮并不是由國産車帶起來,最早這是合資車慣用的宣方式,在十年前,凱美瑞的百公裡加速時間為9.2秒,這個成績在當時同級别中算是佼佼者了,是車子的一大賣點更是車主的一大談資。
按當時的理解,合資車進口車加速快是因為三大件好,國産車加速之所以不快是因為三大件不好。
正因為這樣的觀念,之後國産車也開始注重性能的打造,尤其是自從比亞迪獨創插電混動技術後,更是将國産車的性能推向了巅峰,0-100KM加速時間從5.9秒提升到4.9秒,再到現在的4.3秒,不光是吊打同級别競品,即便是和高性能跑車相比也不占下風。
随着新能源技術和小排量三缸動力的發展,國産車在百公裡加速上越做越強,而曾經那些百公裡加速9秒多、10秒多都能沾沾自喜的合資車逐漸開始回避這個參數了。
然而,雖然國産車在百公裡加速這個參數上追上來了,但坊間又有了不同的聲音:“家用車追求性能有用嗎?跑那麼快有用嗎?你以為是開賽車?加速快不安全。”這就引出了我們的第二個問題——提速快在日常駕駛中有意義嗎?
首先我們要明确一點,提速快不等于開得快,更不等于要超速,所以不存在所謂的安全問題,相反,提速快的車可以在很多時候避免安全隐患。
我們來看看下面兩個場景。
場景一:你在路口等紅燈,如果你排在第一個位置的話你的旁邊必然會有很多同樣在等紅燈的電瓶車,綠燈亮起來那一刹那電瓶車會憑借起步快的優勢先沖出去,甚至綠燈沒亮這些電瓶車就已經起步了。而電瓶車雖然起步快但後面速度是很慢的,所以它們起步那一瞬間沖出去之後就會擋在你的前面慢吞吞地走,而你隻能選擇跟在它們後面或者找個空隙擠到它們前面去。
老司機都知道,跟在電瓶車後面是一件多危險的事,它随時會變道、刹車或者一直騎在線上走,甚至有可能自己滑倒。所以老司機通常都是不會跟行電瓶車的。
而如果你的起步速度夠快的話,在起步那一刻就把電瓶車甩在後面,就可以避免很多安全隐患,對自己、對電瓶車騎行者都有好處。
場景二:高速上超大車。這個不用多說,遠離大車這個道理大家都懂,高速上大車限速80,但其實很多大車的速度遠高于這個限速,尤其是一些沒有滿載的大貨車速度通常都能達到100以上,遇到這種大貨車你是跟還是超?
但凡是個人都知道這種情況必須要超,然而大車的速度本來就不滿,如果你的提速不快的話要超它談何容易,從你變道到深踩油門再到完全超過大車并拉開安全距離回到行車道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其間還要和大車并行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再遇上雨天道路濕滑的話大車濺起的泥水還會像暴風雨一樣打在你的前擋玻璃上,那更是險上加險。
提速越慢,你和大車并行的時間就越長,潛在風險就更大,這種時候你就能明白提速快的好處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