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密度優勢”之下,襄陽好鄰居最大的競争對手已經不再是同行,而是自己。企業隻有不斷地進行叠代和優化才能保持其優勢地位,萬達MAX店作為好鄰居的新一代門店,在服務、體驗以及和顧客的交流上做出了突破。
萬達MAX店代表着好鄰居在襄陽市場的發展方向。
董事長張宏濤認為,當前零售行業已經嚴重落後于消費者,企業相比以往更需要進取心。在襄陽好鄰居系列報道中,張宏濤提到,以服務為目标的企業相比遵循“唯業績論”的企業活得更輕松一些。在這樣的思想下,“升級服務與品質”成為好鄰居門店叠代的思路。
2019年9月底,好鄰居首家第五代門店萬達MAX店開業,據了解,萬達MAX店的前身為華潤萬家,2019年3月份,華潤萬家因經營不善宣布正式關店,由襄陽好鄰居接手。
襄陽好鄰居做得有聲有色的現場體驗、場景互動與華潤萬家之前的經營理念形成了明顯差異。
好鄰居萬達MAX店位于萬達廣場地下一層,實際經營面積5000平米,生鮮面積占比50%左右,主動線呈U型,品類布局上由烘焙區、蔬果區打頭,繼而連接肉類、水産以及熟食、主食、餐飲小吃等加工日配商品,除了麻辣燙、過橋米線等傳統小吃,萬達MAX店引入了襄陽本地特色小吃,如瘦肉滑、牛肉餅等,堂食區域内高達3米的觀景魚缸成為小孩兒在超市内的一處打卡點,旁邊的咖啡吧台與精釀啤酒吧台不僅為年輕人打造出一處休閑區域,同時也巧妙的把大生鮮區域和食百區域分隔開來,使動線自然地拐向U型另一邊,酒水飲料、糧油調料、休閑食品以及家庭、個護用品沿動線分布在兩端直至與收銀台相連。
通過對顧客進行細分,萬達MAX店把經營聚焦在高價值顧客上,從場景塑造與商品選擇上滿足高價值顧客的需求,這也是開業當日銷售額能達到195萬的原因所在。
01“商品 服務”鍊接高端客群網紅、進口商品和體驗式服務牢牢地把萬達MAX店與高價值顧客連接在了一起。
據龍商網&超市周刊記者了解,萬達MAX店地處市中心商圈之内,周圍客群的消費能力強,因此在商品配置上,參考消費能力更高一級的武漢市場,通過數據分析,把武漢悅活裡門店中周轉較快的商品引入MAX店,比如網紅商品和進口商品。
休閑零食區域内的進口商品長廊聚集了來自歐美、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品
近年來,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能力崛起,不少超市開始提升進口商品以及具有精神内涵的新國貨商品的占比,攻占年輕和對價格敏感度不高的顧客群體的心智,同時依靠線下實體門店的背書,一方面消費者不用擔心商品的質量和物流問題,另一方面,線下門店營造出的購物場景,也在潛移默化地刺激着顧客的購買欲。兼具體驗和消費功能,這是萬達MAX店的特色之一。
在賣場内設置“悅廚”生活廚房,顧客可以在這裡學習中西餐、烘焙、插花等課程,這種與顧客進行交流的體驗式服務,增加了顧客對門店的信賴和依賴。據記者了解,“悅廚”在開課之前,會根據顧客以前在門店消費形成的用戶畫像,精準營銷,比如為寶媽推薦親自烘焙課程,為紅酒愛好者提供酒類品鑒課程;雜糧加工間和豆制品加工間不僅作為社會公益項目向幼兒園和小學生開放,還為顧客提供豆漿等現制加工品。“酒窖”内供應波爾多61大列級佳釀,外部設置觸摸式電子屏,方便顧客了解酒類品牌知識。
零售專家、上海商學院教授顧國建認為,“在消費升級中,物質消費總會見頂,而精神消費的上升空間巨大,過去扁平化的顧客群已經演變成多層級的顧客群,零售業必須對顧客進行細分從而鎖定自己的目标顧客。”
02“餐飲化”增加消費黏性當一些企業還在猶豫要不要“餐飲化”的時候,好鄰居MAX店的餐飲面積占比已經達到30%,這在同等面積的大賣場中并不多見。
張宏濤認為,超市内融入“餐飲”的概念,在未來擁有廣闊的市場,随着生活節奏加快、家庭變小等趨勢,不會做飯、點外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超市内的成品和半成品不僅能滿足顧客快速食用的需求,現場制售的形式也更新鮮、安全。
據記者了解,好鄰居MAX店的餐飲區域中多數售賣窗口為自營,基于對襄陽本地消費者的了解,萬達MAX店引入了東風路老媽媽粉條湯、福鼎瘦肉滑等襄陽頗具名氣的特色小吃;同時與水産品形成關聯,提供海鮮加工服務,顧客可選擇直接購買成品海鮮套餐,也可以自選原料再交由廚師現場加工。顧客在超市内購物的同時,也能順便坐下來吃一頓簡餐。記者發現,在中午和傍晚的用餐時間,堂食區域幾乎是座無虛席的狀态。
在賣場中設置大面積的堂食區域,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客流并延長顧客在店内的停留時間,更重要的是,它帶動了諸如海鮮這類“低頻品類”的消費,各種烹饪技巧和生活提案式的陳列把不同品類的商品組合在一起,為顧客營造出具有“煙火氣”的消費場景。
好鄰居萬達MAX店接盤華潤萬家,是“密度優勢”的結果。去年襄陽華潤萬家在閉店公告中稱:在襄陽這個區域市場,單店經營勢單力薄、沒有幫手,導緻經營持續虧損,故選擇退出襄陽市場。相比之下,襄陽好鄰居自1999年成立至今,目前在襄陽大本營已經擁有70多家門店,在本地市場擁有更強的流通和供給能力,對于外來企業來說,這是難以企及的一點。
2000年好鄰居依次從蔬菜、水果、大肉一步步走向自營,在2014年開始熟食、面點的自營,2016年開始水産自營。在這個過程中,襄陽好鄰居逐步加大在生鮮分揀、深加工等方面的基礎投資,而這些投資已經成為襄陽好鄰居的“護城河”,為好鄰居在襄陽的發展帶來絕對性優勢。
據介紹,襄陽好鄰居擁有鄂西北最具現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全庫能容納2萬多個個單品,年加工農副産品産值約為10億元,年配送能力達50億元,可覆蓋襄陽及周邊十堰、随州、武漢等82家超市的貨物配送需求。配送中心投入使用一年多來,暢銷品缺貨率降到2個點,庫存周轉天數降至30天左右,相比之前減少了近一周的時間。目前這個配送中心主要承擔常溫商品的配送,明年5月份,好鄰居自建的生鮮加工中心将會投入使用。
張宏濤表示,“以襄陽好鄰居現在的規模,足以支撐加工配送中心這類重資産的運行,并與門店的發展形成良性驅動。”
記者認為,在“密度優勢”之下,襄陽好鄰居最大的競争對手已經不再是同行,而是自己。企業隻有不斷地進行叠代和優化才能保持優勢地位,萬達MAX店作為好鄰居的新一代門店,在服務、體驗以及和顧客的交流上做出了突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