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漢靈帝去世,其子劉辯繼位,是為少帝,皇帝年紀小,真正掌權的是外戚、大将軍何進。東漢自建國後不久,皇權就不斷被外戚和宦官挾持,故而這兩大集團一直相互看不順眼,何進也要除宦官,隻可惜事情敗露,何進被殺,何進手下袁紹聞訊攻入皇宮誅殺宦官。有宦官挾持少帝出走,路遇董卓,董卓得以控制皇帝,掌握朝廷。董卓看不上劉辯,就廢了少帝,立其帝劉協為皇帝,這便是東漢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
董卓把持朝政,引起了地方諸侯的強烈不滿,于是乎18路諸侯蜂擁,都說要拿董卓開刀,實際上除了曹操、孫堅等少數人之外,其他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算盤,想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連其中挑頭的兩個人都這樣想,這兩人不是别人,正是四世三公的後代——袁紹袁術兩兄弟。
袁紹袁術兩兄弟與董卓有着國仇家恨,董卓把持朝政,還殺了袁家沒有逃出洛陽的幾十口人。按道理這兩兄弟應該團結起來,将董卓消滅,可惜,這兩兄弟不僅沒有同心,還窩裡反,到底是什麼樣的緣由,讓這兩個原本一起長大的兄弟反目呢?
袁紹與袁術的身世
袁紹,據說是袁逢與一個婢女意外生的,為了洗白袁紹,便對外說是袁成的兒子(有說法說是過繼給袁成),反正袁紹就是袁逢的庶子,在古代,一定要知道庶子與嫡子的區别,雖然都是兒子,卻别非常大。
袁術,袁逢與妻子生的兒子,說白了就嫡子,在封建時期,繼承家業的基本都是嫡子,除非沒有嫡子或者是嫡子犯了大錯被逐出宗族。
兩兄弟同為袁逢的兒子,但是自身條件差别很大,袁紹比袁術年長不說,還比袁術長得帥、聰明、名氣大,想來袁術一直活在這個庶出哥哥的陰影中,心中怨恨必然一直有。
十八路諸侯反董時,諸侯們需要選出一個反董聯盟的盟主。當時諸侯們紛紛認為袁紹能力強,能夠勝任盟主一職,于是公推袁紹做盟主。
袁術被氣得不輕,他一直認為:論官階,自己是後将軍(位次于上卿),而袁紹不過是區區勃海太守,兩人相差甚遠;論血統,自己是袁逢嫡次子,袁家的正統血脈,而袁紹不過是一個庶子,盟主選袁家的人,就必須是自己這個嫡子。在袁術心中,自己絕對會是盟主,隻是沒有想到,其他諸侯不按套路出牌,袁術心裡極度不滿,有意無意對袁紹表達極度不滿,兩兄弟就這樣開始了不和。
投機分子袁紹要立新皇帝袁紹做了盟主,心中的想法也就多了起來,他眼紅董卓在洛陽挾持皇帝、把持朝政,自己還不得不尊董卓立的皇帝,于是生出了一個想法——劉協這樣的皇帝在董卓手中,對自己沒有一點好處,我們反董聯盟也應該擁立一個自己選出了的皇帝。
初平二年,袁紹在一個聚會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并相中了一個名聲不錯的漢家宗室——幽州牧劉虞。其他不少諸侯十分贊同,紛紛舉起了大拇指,奈何劉虞是一個正直的人,他斷然拒絕了袁紹,同時曹操也是堅決反對,劉協本身沒有錯誤,另立天子無疑就是失去天下之心。其實,還有一個人堅決反對袁紹另立皇帝,他就是袁術。
袁術比袁紹更加狂妄和愚蠢,當得知自己哥哥要另立皇帝,堅決反對,他心中的皇帝是他自己,但是表面功夫也要做好:董卓殺了我們全家,我隻曉得國仇家恨,我隻知道要殺了董卓。
到這個時候,袁家兄弟兩人的矛盾更加激化,也公開化了,袁術甚至對外說袁紹不是袁家後人。
紹議欲立劉虞為帝,術好放縱,憚立長君,托以公義不肯同,積此釁隙遂成。乃各外交黨援,以相圖謀,術結公孫瓚,而紹連劉表。豪桀多附于紹,術怒曰:“群豎不吾從,而從吾家奴乎!”又與公孫瓚書,雲紹非袁氏子,紹聞大怒。
矛盾公開之後,兩兄弟越走越遠,不僅将自己送上了絕路,也讓東漢走上了絕路,不久之後,兩人先後敗亡于曹操手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子曹丕更是篡奪漢家天下。
參考資料:《後漢書》、《三國志》
小佛今天給大家推薦《三國演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購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