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100則至理

論語100則至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22:16:14

今天是孟子日課第105節。歡迎你留言交流。

論語100則至理(孟子日課105人必自侮)1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

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孟子·離婁上08》)


無論禍福,都是人為自取。隻有通達事理的人才能與之讨論,也隻有樂受忠言的人才能聽進去。

不仁之人私欲障蔽,本心喪失,即使對忠言良謀,也會拒之千裡。對面危亡災害,他卻茫然無知,悍然不顧,不以危險為可畏,而反據之以為安;不以災害為可懼,反趨之以為利;不以滅亡為可深憂,反恬然處之而以為樂。如此颠倒錯亂,迷途不返,能不亡國敗家嗎?

《集注》言:

安其危而利其災者,不知其為危災而反以為安利也。所以亡者,謂荒淫暴虐,所以緻亡之道也。不仁之人,私欲固蔽,失其本心,故其颠倒錯亂至于如此,所以不可告以忠言,而卒至于敗亡也。

大抵天下之事,至險藏于至安,可患藏于可樂,然而人隻見得目前之安樂,得意忘形,殊不知災禍已潛伏其中,将來日積月累,以緻于敗亡之時,不是怨天就是尤人,而不知全是自己造成的。

論語100則至理(孟子日課105人必自侮)2

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孟子以小孩之歌與孔子之言說明禍福自取的道理。

從前一個小孩唱道:滄浪之水清澈,可以洗我的帽纓;滄浪之水渾濁,可以洗我的腳。

孔子一聽到這歌,就教導弟子說:水清洗帽纓;水濁則洗腳。洗帽纓還是洗腳,是由水本身的清濁所決定。

天下之事,皆可類推,無論國之榮辱,還是人之禍福,無不是自取。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論語100則至理(孟子日課105人必自侮)3

一個人,倘若能敬慎端莊,無一毫過失,别人自然心生嚴肅忌憚,誰敢侮辱他。隻是自己平日不知檢點,舉動輕佻,言辭放誕,自己先不尊重自己,别人自然以為他可以侮辱。這不是人能侮辱我,是自取其辱。

一家之中,如果能和睦相處,沒有紛争,自然家道興隆,誰能毀壞。隻是自己不能治家,骨肉相殘,門風不正,自家先敗壞了,人見其可毀,災害自然自然就來了。這不是人能毀我,是自取其毀。

一國之内,若順治威嚴,上下一心,誰敢來犯。然而如果用人行政失道,以緻百姓不安,四鄰不睦,自己先有可伐之釁了,然後動天下之兵,而身危國削之禍生。這不是人敢伐我,是自取其伐。

《商書 太甲》之言: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蒼蠅不叮無縫蛋。變不虛生,惟人所召。

論語100則至理(孟子日課105人必自侮)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