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千、幹
這一課來講“千”字和“幹”字。
這兩個字,都是在第7課“十”字的基礎上加一筆得到的,結構上很相似,所以合并來講。
先來看圖1—圖4的“千”。
1.王羲之《樂毅論》
2.北魏《始平公造像記》
3.鐘紹京《靈飛經》
4.顔真卿《臧懷洛碑》
圖上的輔助記号主要有兩種顔色,紅色田字格、紅色圓點和綠色圓點。
紅色的田字格,邊線位于每個字上、下、左、右的最邊緣處,紅色圓點的位置,即是每個“千”字的幾何中心點。
綠色圓點,标示出的是每個“千”字橫畫和豎畫的交叉點。這個字的筆畫交叉點隻有一個,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個交叉點看作是這個字的視覺重心點。
紅色圓點和綠色圓點的位置關系,就是這個字的幾何中心點和視覺重心點的位置關系。
一個個地看,可以發現,每一個字的綠色圓點,都位于紅色圓點的右上方,沒有例外。
這說明了什麼?
1,橫畫被豎畫分割為兩部分,左長右短。
2,同時,豎畫也被橫畫分割為兩部分,下長上短。
整個字的視覺重心點,實際上不在這個字的幾何中心,而是位于右上方。
發現了這兩個規律,要寫好這個字就不難了。
當然,橫畫左低右高,豎畫垂直是前幾次課裡就已經多次強調的要點,在這個字裡也仍然适用。這是第三個要點。
圖5就是我按照這三個要點寫成的“千”字,供參考。
5.示範
接下來看圖6—圖9的“幹”字。
6.王羲之《樂毅論》
7.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8.柳公權《神策軍碑》
9.蔡襄《謝賜禦書詩》
從結構上來說,這個“幹”字和“千”字幾乎是一緻的,因此我們用同樣的記号來标示。
看一下圖,是不是已經很簡單很明白了?
凡是在結構上相類似的字,在結字上也會遵循同樣的規律。
所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是這個意思了。
日常書寫層面的書法學習中,你沒有必要把所有漢字都研究一遍,我也沒有必要把所有漢字都講一遍。同類的漢字,講一個就夠了。
所以,“幹”字的書寫要點,和“千”字一樣,也是三個。内容也一樣。
下面的圖10,是我按照這三個要點手寫的,供參考。
10.示範
講完了結字規律,我們再來稍微延伸一下。
這兩個字裡,橫畫為什麼是左長右短?豎畫為什麼是下長上短?
關于橫畫分割,我們在以前的課程中,就有詳細講過取勢和視覺平衡的原理,這裡就不再重複了,主要來補充一下以前沒有提到過的東西。
古希臘的數學家,發現了一個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即“黃金分割比例”。
這一比例是說,将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整體部分的比值,等于較小部分與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約為0.618。
圖11标示出的,大體上就是黃金分割的比例關系。
11.黃金分割比例
在西方藝術史上,繪畫作品和建築設計中,大量應用了黃金分割的比例規律,如達·芬奇的作品《維特魯威人》《蒙娜麗莎》,還有《最後的晚餐》等。
在中國藝術史上,據我的了解,雖然沒有明确地提出過“黃金分割”的概念,但在實際的應用中,這樣的例子也随處可見。
比如本課中講的兩個例字——“千”和“幹”,橫畫和豎畫的交叉點,并非在整個字的幾何中心上,而是在幾何中心的右上方。
這個位置,不管橫畫分割還是豎畫分割,實際上都接近于黃金比例的分割點。
當然,提到黃金分割,并不是說寫字的時候就一定要按照1:0.618的比例來寫,但至少要做到,左長右短和下長上短,否則,這個字可能就是不美的——或者至少,不符合普遍意義上的大衆的審美标準。
再延伸一點,日常生活中,女孩子們為什麼要穿高跟鞋?很簡單,顯腿長啊,腿長就一定比腿短更美。
如果你把一個個漢字看成一個個美女的話,那麼,結字的時候,請務必遵循“視覺重心”偏上的規律,在做筆畫分割時,務必記得要“下長上短”。
說到這裡,不妨再回過頭去看一下圖4和圖7,最下部都另有一條紫色的短豎線,标示着中間的長豎其實哪怕更長一點,也是可以的。
下面的圖12,是長腿美女李聖經的照片(并沒穿高跟鞋!),有人在照片上做了比例标示的輔助線,我借來用一下,這樣能更直觀地感受到,大長腿,确實很美。
12.長腿美女李聖經
美的規律是相通的。
中國書法中漢字的結字,西方建築、雕塑和油畫中畫面的比例關系,現實生活中的長腿美女們,遵循着同樣的美的規律。
書法、建築、雕塑和繪畫,都屬于藝術的範疇,都遵循了同樣的美的規律。
而在日常生活中,諸如高跟鞋、高腰裙之類的發明,也是為了讓人顯得腿更長,事實上,也遵循着同樣的美的規律。
本課的内容就到這裡了,感謝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