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骨盆肌肉斷層解剖

骨盆肌肉斷層解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8 21:01:25

看懂骨盆的X線片真的不難,難就難在如何看到隐藏于細微處的真章,比如那些容易被人遺忘的劃線……

我們通過分析X光片子無疑是一條南山捷徑,隻要你有一把尺子幾乎可以快速的掌握相當一部分對于骨盆精确的分析和判斷,快速知道自己的疼痛根源在哪,從而安排對症的運動計劃和治療手段。

骨盆肌肉斷層解剖(骨盆X線解剖)1

圖1 骨盆正位片

(1)髋骨的X線解剖 常規投照正位(圖1)。在X線像上,構成髋骨的三個部分融合于髋臼,可清晰分辨。髂骨翼的内側1/4影像與骶骨影像重疊,外側3/4因有髂窩而較透亮。髂嵴陰影較緻密,邊緣不光滑,外側可見髂前上棘影,髂後上棘則重疊于骶骨影内。弓狀線及骨盆腔内側壁形成複合影像,外側可見弧形的髋臼陰影。髋臼陰影的上段粗而緻密,中段較細,它向下繞過髋臼切迹前部的下緣,與恥骨體的内面形成一條“U”形的緻密線,稱為淚滴線(Koekler淚滴),淚滴線二腳之間的距離,即髋臼窩的厚度。髋臼内下方的透亮影為閉孔。閉孔影的上界是恥骨上支、外側界是坐骨體的下份,坐骨結節陰影與其重疊。坐骨棘的陰影呈三角形突向盆腔。

(2)骨盆的X線解剖 骨盆一般投照前後位,檢查骶、尾骨時可加照側位,檢查骶髂關節時應加照45°斜位,産科骨盆測量另有其特殊投照方法。骨盆前後位片上,骶骨中線應通過恥骨聯合。骶髂關節左右對稱,關節間隙下半部分可以顯示,上半部常投影出模糊雙線影。界線的影像在女性呈卵圓形,在男性略呈雞心形。髂嵴連線影正好通過第4、5腰椎間隙。由髂嵴影向外可追蹤到骼前上、下棘,由髂前下棘到股骨頸外上緣的連線稱髂頸線,用以判定髋關節是否正常。正位片上,可以測量恥骨下角,男性為銳角,女性為鈍角。

女性骨盆徑線的測量,可以采用正位(見圖1)和側位。正位片上,界線影像最遠點連線為入口橫徑,正常為12.3cm;兩側坐骨棘連線為中骨盆橫徑,正常為10.5cm;兩側坐骨結節間距為小骨盆出口橫徑,正常為11.8cm。側位片上,恥骨聯合後緣上端到骶骨岬連線為小骨盆入口前後徑,正常為11.6cm;恥骨聯合後緣下端和坐骨棘中點的連線延長到骶骨的前緣,為中骨盆前後徑,正常12.2cm;恥骨聯合後下緣到骶尾關節的連線,為小骨盆出口前後徑,正常11.8cm。

(3)髋關節的X線解剖 常規拍攝正位(見圖1)和側位X線片。正位線片上,因髋臼三骨之間以“Y”形軟骨相連,融合之前,表現為橫行帶狀透亮影,其寬窄随着年齡變化而改變。年齡越小此透亮帶越寬;年齡越大,透亮帶變窄,15~17歲左右消失。股骨頭大部套在髋臼内,表面光滑,為緻密的細弧線。頭的中心偏後下部有一小凹陷,是股骨頭凹,有時可投影到股骨頭弧線内側,顯示為小環形透亮圈。側位片上,中央的凹窩是髋臼,呈半圓形的緻密線。

1

骨盆基本劃線

骨盆肌肉斷層解剖(骨盆X線解剖)2

a、Calve線(卡爾維氏線):髂骨外緣與股骨頸外緣所連成的弧線,能反應股骨頭與髋臼的關系及髋臼上緣的完整性。

b、臼頂線 連接髋臼上緣的弧線,與淚滴外側緣相續(黃線),代表髋臼的負重區。

c、shenton線(沈通氏線)恥骨下緣與股骨頸内側緣所連成的弧線,正常時此線連續光滑,能反應股骨頭與髋臼的關系。

d、髂坐線 連接髂骨内緣與坐骨内緣的曲線,正常時此線為連續光滑曲線,能反應四邊體的完整性。

e、髂骶線 連接髂骨弓狀線與骶骨岬的弧線,代表骨盆後環完整性。

f、髂恥線 連接雙側髂骨内緣與恥骨上緣的弧線,代表骨盆前環的完整性。

g、淚滴線(U形線)連接淚滴周圍所形成的曲線,代表髋臼的内緣,一般用于髋臼假體深度的評價,髋臼内緣緊鄰淚滴線的外緣。

h、前唇線 髋臼前緣所連成的弧線,代表髋臼前壁的完整性。

j、後唇線 髂骨外緣與髋臼後緣所連成的弧線,代表髋臼後壁的完整性。

K、閉孔内緣線 沿閉孔内緣所連成的弧線,正常情況下雙側閉孔對稱,當骨盆旋轉時可發生改變。

2

基本線标

⑴成人骨盆基本線标

骨盆肌肉斷層解剖(骨盆X線解剖)3

a 、連接雙側髋臼頂端的連線,代表髋臼的上界及負重區。

b 、連接雙側大轉子尖頂點的直線,正常通過雙側股骨頭中心,一般用于股骨頭置換術後股骨頭高度的評價。

c 、連接雙側淚滴尖端的直線,代表雙側髋臼的最下緣,一般用于人工關節置換對髋臼假體位置的評價,正常時髋臼假體的内下緣緊貼此線的上緣。

d 、連接雙側坐骨結節下緣所成的直線,代表骨性骨盆的最下緣。

e 、連接雙側小轉子下緣所成的直線,代表股骨近端最下緣。

f 、坐骨内緣與髂骨内緣的雙切線,也稱謂kohler線(科勒氏線),代表髋臼的内側界,一般用于髋關節置換中假體深度的評價,髋臼陷入症或髋關節置換骨質磨锉過深時髋臼突至此線内側。

g 、經過恥骨聯合的直線,為骨盆的對稱軸。

h、雙側髂骨最高點的連線,代表骨盆的最高點。

正常情況下,骨盆的六條水平線相互平行,且與經恥骨聯合線垂直,當六條水平線出現不平行情況時,表示存在骨折錯位或骨盆與髋臼的發育不良。

⑵兒童骨盆特殊線标

骨盆肌肉斷層解剖(骨盆X線解剖)4

H線 連接雙側髋臼中心的連線。

P線 過髋臼的外緣做H線的垂線。

Perkin象限(皮肯象限) 由H線及P線組成的向線,正常時股骨頭位于内下向線,否則就是髋脫位。

Kline線(克萊恩線)沿股骨頸上緣劃線并沿股骨頭方向的延長線。正常此線應切割部分股骨頭骺部,若骨骺位于該線内方,提示股骨頭骨骺向下滑脫。

骨盆及髋關節測量

1正位片角度測量

a 、髂骨角 髂前下棘和髋臼外上緣連線與Y形軟骨水平線的夾角。新生兒約55度,正常值範圍43-67度,反應了臼頂的發育寬度。

b、髋臼角 雙側Y形軟骨中心連線與髋臼面上下緣連線所形成的夾角。正常時,新生兒30度,1歲以後不應超過25度,2歲20度,成人10度,先天性髋關節脫位時,該角度增大。該角反應了髋臼頂的傾斜程度。

c、骨骺角 通過股骨徑骨垢線的直線,與通過兩側Y形軟骨的連線的夾角,正常時20-35度,髋内翻時角度增大。

d、Sharp角 雙側淚滴線與經淚滴下端至髋臼外上緣的連線所成的角,正常約為30---40度,該角反應了髋臼的傾斜程度,大于40度時表示髋臼發育不良。

e、頸幹角 股骨幹和股骨頸軸線的交角,正常值110-140度,大于140,髋外翻,小于110,髋内翻。

f、CE角 也稱中心邊緣角(如下圖),指雙側股骨頭中心點的連線的垂線與與自中心點引至髋臼外上緣的連線所成的角,正常時,2歲22度,4歲28度,6歲30度,15歲35度,髋臼發育不良、髋關節脫位、股骨頭外移、股骨頭形狀改變時角度變小。該角反應了髋臼與股骨頭的吻合關系,判斷是否存在髋脫位的重要參考标準。

骨盆肌肉斷層解剖(骨盆X線解剖)5

2正位片距離測量

⑴髋臼覆蓋率 股骨頭受髋臼覆蓋部分的橫徑除以股骨頭的橫徑,正常時應大于0.75,反應了股骨頭與髋臼的匹配關系。

⑵骨骺指數與骨骺商 測股骨頭骨骺高度與寬度,用高度除以寬度再乘以100即骨骺指數,正常值約為40-----50;骨垢商指患側骨垢指數除以鍵側骨垢指數,正常值為1,兩個指标均表示股骨頭骨垢變扁的程度,用于評價pathe病與發育性髋關節脫位的治療效果。骨垢商主要用于與鍵側對比判斷病變程度及治療效果。

骨盆與髋關節特殊病損X片

1、“交叉征”與髋關節撞擊

在骨盆正位片上,髋臼前後緣線無交叉或在近端三分之一交叉,當髋臼後傾時,髋臼前後緣線出現交叉征象,即“交叉征”,此時容易發生髋臼與股骨頭頸的撞擊。常見于存在髋關節盂唇增生、髋關節置換前傾角不足的患者,懷疑此征時還應積極行其他影像學檢查。

骨盆肌肉斷層解剖(骨盆X線解剖)6

骨盆肌肉斷層解剖(骨盆X線解剖)7

2、Capener征與骨骺滑脫

在兒童髋關節正位片上,股骨頸内側緣、股骨頭骨骺線、髋臼後壁所圍成的高密度三角形稱之為“Capener征(凱帕諾征)”,當骨骺出現滑脫時,此三角形與健側對比将變小。

骨盆肌肉斷層解剖(骨盆X線解剖)8

3.、Malgaigne骨折(瑪爾蓋涅骨折)

指存在垂直旋轉不穩的縱向骨盆骨折,骨盆後環有骶髂關節脫位或髂骶骨的縱向骨折,骨盆前環可累計雙側恥坐骨支、恥骨聯合等,常合并尿道損傷,需手術治療。該骨折首先由法國醫生Malgaigne描述,故此得名。

骨盆肌肉斷層解剖(骨盆X線解剖)9

4、Straddle骨折(騎跨損傷)

指累積雙側恥骨上下支或雙側恥坐骨支的骨折,常合并尿道損傷,有時骨盆後環也受到波及,常規行CT檢查。

骨盆肌肉斷層解剖(骨盆X線解剖)10

5、Walther骨折(沃特骨折)

同時波及恥骨支及骶髂關節的髋臼骨折,且存在髋臼的内側面向内移位,是骨盆骨折較嚴重類型,骨盆前後環穩定性均受到破壞,常合并休克,手術時需前後聯合入路。

骨盆肌肉斷層解剖(骨盆X線解剖)11

玖玖骨科平台緻力于為骨科醫生、患者提供優質産品、服務的中國骨科疾病專業管理平台。上玖玖骨科,骨科需求一站式解決。微信關注“玖玖骨科”公衆号,請搜索jiujiugk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