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怎樣才能知道你是不是易胖體質

怎樣才能知道你是不是易胖體質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8:03:51

在如今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不少朋友看着自己走樣的身材和超标的體重暗自傷神。很多“胖子們”往往會有這樣的怨言:明明自己已經很努力地減肥了,但卻總是很難看到效果。但反觀一些瘦子,無論怎麼吃就是吃不胖,全然沒有身材方面的煩惱……

這樣的事情見得多了,胖子們不免也會“垂頭喪氣”,有些人甚至認為自己可能天生就是“易胖體質”,無論怎麼減肥都不可能産生效果。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怎樣才能知道你是不是易胖體質(真的是天生的嗎)1

“易胖體質”,難道真的是天生的嗎?

我們不妨來看一組研究:

在2014年。我國科學院遺傳和生物發育研究所專家們,在研究肥胖緻病因素時,發現了一組特殊的“緻病基因”——SLC35D3,這組基因會導緻人類在基礎代謝率方面出現差異,繼而導緻肥胖。且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67%的肥胖因素,和遺傳有關。

無獨有偶,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曾經分析過一千七百多名老年人從出生到當前年齡的體重變化,發現在13.8%的肥胖老人中,有大約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在剛出生或者幼年時期,體重水平就比同齡人更高。

以上種種,的确說明“易胖體質”存在着一定的先天因素。

但是,話不能說得太絕,雖然先天因素的确存在,但例如暴飲暴食,熬夜,缺乏飲食等衆多後天因素,同樣也是導緻“易胖體質”存在的一部分原因。總體說來,之所以會形成“易胖體質”,其實是先天基因和後天不良生活習慣共同導緻的結果。

聽了這樣的答案,可能不少朋友減肥的積極性都被打擊了,還請不要灰心,雖然“易胖體質”存在一定的先天因素,但并不代表它無法被改變,通過後天的調整,“易胖體質”同樣有機會轉變成“易瘦體質”。

“易胖體質”,真的可以轉變成“易瘦體質”嗎?

之所以會出現“易胖體質”和一個根本的概念脫不開關系,那就是基礎代謝率。

因為先天基因和後天生活習慣的影響,不同人的基礎代謝率是不同的,基礎代謝率高的人,例如脂肪,碳水等營養元素利用率高,沒有殘留,自然就不會在身體裡堆積,這樣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易瘦體質”。

反之,如果一個人的基礎代謝率低,身體對脂肪,碳水等營養元素利用效率不足,導緻其轉化成脂肪在體内儲存,相比于普通人自然就屬于“易胖體質”

而基礎代謝率,是完全可以通過日常生活習慣調理來發生改變的,因此,想要将“易胖體質”改變成“易瘦體質”,提高自身的“基礎代謝率”,并非後天不能做到的事情。

怎樣才能知道你是不是易胖體質(真的是天生的嗎)2

那麼,從“易胖”變成“易瘦”,用哪些方法能提高基礎代謝率?

以下是三個方法建議:

方法一:【有事沒事多走走】

上文有提到,基礎代謝率高的人,身體對脂肪和碳水的吸收利用率高。而人體對能量總體的需求是固定的。

因此,如果我們能增加身體消耗,就能有效提高身體對于脂肪和碳水的利用率,達到提高基礎代謝的效果。平時沒事的時候少坐下,多站起來走走,就會有非常不錯的效果。每日整體消耗量提升,代謝率也會因此提升,“易瘦”體質也會随之而來。

方法二:【适當進行增肌訓練】

後天想要提高身體基礎代謝率,增加身體消耗是最為直接的方法。

而提高身體消耗程度最高的運動,無疑就是增肌了。根據研究顯示,1kg肌肉能夠消耗的熱量,是1kg脂肪的12倍以上

換句話說,如果身體的肌肉占比越高,對脂肪的利用效率越高,基礎代謝率提升的效果也會越好。想要變成“易瘦體質”,适當的增肌就顯得很有必要:

常見的增肌方法例如跑步,遊泳等有氧運動,中高強度的抗阻運動,比如啞鈴,拉推等,堅持鍛煉,增肌效果也會非常明顯。但需要注意的是,運動需量力而行,如果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明顯不适症狀,及時停止,以免對身體健康造成大的損害。

怎樣才能知道你是不是易胖體質(真的是天生的嗎)3

方法三:【積極補充蛋白質】

蛋白質作為三大能源之一,能夠調節各個器官和組織間的運轉,整體提高人體的運行效率,器官的效率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也自然會提高。

因此,積極地補充蛋白質,也是促進“易瘦體質”形成的重要方式,不僅如此,蛋白質的攝入還能夠提高免疫細胞活性,增強免疫系統能力。且肌肉組織的形成,也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參與,進一步促進了基礎代謝率的提升。可以說是“一舉三得”的做法。

而蛋白質的補充來源也很簡單,例如雞蛋,牛奶,瘦肉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日常飲食中減少脂肪和碳水比重,增加蛋白質來源的攝入,合理規劃好自己的飲食,減肥成功也自然不遠。

參考資料:

[1]晁敏, 梁豐, 王尊,等. 單次高強度抗阻訓練與間歇有氧運動對中年人基礎代謝率的影響[J]. 中國康複醫學雜志, 2015, 30(10):4.

[2]向麗. 讓你變成易胖體質的飲食習慣[J]. 養生保健指南 2020年18期, 91頁, 202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