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是怎麼聽到聲音的?
衆所周知,物體振動産生聲波,聲波通過空氣傳到人耳,那麼人耳是如何工作來産生聽覺的呢?那就要從我們的耳朵結構說起,人耳按結構和功能,分為“外耳”“中耳”“内耳”。首先,聲源發出後,“外耳”的耳廓收集聲波,外耳道傳導聲波,同時雙耳協同參與完成對聲源的空間定位。然後,“中耳”的鼓膜接受外耳道的聲波振動,引起鼓膜後的聽小骨連動,将聲波轉換為固體振動。接着,“内耳”的耳蝸接受來自中耳的振動後,激活人體最重要的聽覺感受器--耳蝸螺旋器工作,将振動轉變為神經沖動。神經沖動沿着“聽神經”傳向大腦的聽覺中樞,聽覺中樞完成對聽覺信息的分析、加工、整合、處理,至此聽覺便産生了。其實,聲音除了以上的氣傳導通路外,還可以通過聲源直接振動顱骨,引起耳蝸發生振動引起聽覺,稱之為聽覺的骨傳導通路。但是骨傳導不敏感,正常人感知聲音主要通過氣傳導方式進行。
2 聲音大小怎麼衡量?多大的聲音才是最合适的呢?
我們主要用分貝,這一計量單位去度量聲音的強度。比如:
30分貝:耳語的音量大小
40分貝:冰箱的嗡嗡聲
60分貝:正常交談的聲音
85分貝:汽車穿梭的馬路上
100分貝:裝修電鑽的聲音
110分貝:KTV裡大聲播放音頻的聲音
150分貝:燃放煙花爆竹的聲音
通常情況下,人們比較适應的聲音強度不超過65分貝。
3 聲音過大對耳朵會造成什麼傷害嗎?
有研究表明:長期在夜晚接受50分貝的噪音,容易導緻心血管疾病;55分貝,會對兒童學習産生負面影響;60分貝,讓人從睡夢中驚醒;70分貝,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增加30%左右;超過110分貝,可能導緻永久性聽力損傷。如果突然暴露在高達150分貝的噪聲環境中,鼓膜會破裂出血,雙耳會完全失去聽力。
4 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做法會對耳朵造成傷害?
耳朵是人體重要的聽覺器官,讓我們傾聽大自然美妙的聲音。我們應好好的保護我們的耳朵。下面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除了噪聲刺激外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做法會損傷我們的耳朵。
01 嬰幼兒喝奶時,其頭位過低,或在其哭鬧時喂奶,奶液容易經咽鼓管逆行進入中耳導緻感染。
02 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有鼻炎時倒吸鼻涕,有可能發生逆行感染,引起中耳炎。
03 飛機起降時或潛水時,不注意做吞咽動作,導緻氣壓損傷性中耳炎的發生。
04 有些父母喜歡用掏耳勺給寶寶清理耵聍,由于寶寶好動不能克制自己,在掏耳時很容易造成局部皮膚損傷,嚴重時可損傷鼓膜,誘發感染,影響寶寶聽力。
05 寶寶流鼻涕了,家長習慣性的拿着紙巾捂着鼻子,捏緊雙側鼻孔讓寶寶用力擤鼻,殊不知這個小小的動作容易引起寶寶中耳炎,如用力過大甚至會引起鼓膜穿孔。
06 應用耳毒性藥物,比如鍊黴素、慶大黴素等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或是某些利尿劑及抗腫瘤藥物。
07 給孩子洗澡或者遊泳後,用棉簽用力擦拭外耳道皮膚,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導緻外耳道炎或外耳道疖腫。
文 | 劉暢
封面 | 袁超
編輯 | 宣傳中心
首都兒科研究所
新聞号
首都兒科研究所
科普号
首都兒科研究所
附屬兒童醫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