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宵節
您的朋友圈是不是被
福鼎沙埕鐵枝
刷!屏!啦!
連日來
CCTV-4、CCTV-13等頻道
以及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平台
紛紛聚焦甯德福鼎
密集報道沙埕鐵枝鬧元宵的盛況
鐵枝絕妙的技藝令人驚歎
那麼如此震撼的效果
又是如何實現的呢?
一則視頻帶您走進台前幕後
為您揭秘福鼎沙埕鐵枝制作
背後的故事
在今年的福鼎市沙埕鎮元宵民俗活動中,三天内共呈現了九台鐵枝表演,每晚三台的鐵枝主題不一,内涵豐富,有呈現福鼎白茶制作技藝的《人類非遺,福鼎白茶制作技藝》、有重現經典故事的《十二金钗》、有祈願生活富足的《年年有餘》,還有《嫦娥奔月》《福兔吉祥》等。
一台鐵枝,從内容到形式都要進行精心的設計。在一輩又一輩的經驗傳承下,鐵枝團隊已經形成嚴密的分工。
鐵枝制作,首先忙碌起來的是沙埕鎮的男人們。在鐵枝制作點裡,電鋸聲、敲打聲此起彼伏,制作點裡火花四濺……
一台鐵枝中部由一根鋼條為杆,從底盤分兩根鋼條通往更上層,根據鐵枝内容需要把鋼條制作成各種形狀,然後将這台枝的人物、道具分層固定。在各枝重要部位綁上小演員,最多可達10人。
層與層之間稱為過枝,簡稱“枝”。有時各台鐵枝比過枝,過枝越隐秘,設計越巧妙,其藝術性越高。工匠們一點一點地打磨細節,不僅是為了藝術的呈現,還是為了孩子們的安全。
男人們在忙着制作鐵枝的時候,女人們和孩子們同樣沒有閑着,各處制作點的後面,同樣是一派忙碌的身影。還記得演員身上華麗的戲服嗎?那都是服裝師們一刀一刀裁出來的。服裝師們每天為小演員的不同造型量體裁衣,一絲不苟地粘貼彩飾。
小演員們的裝扮各異,有的端莊穩重、有的诙諧幽默、有的俏皮可愛,這些都離不開化妝師的巧手。化妝師們起早貪黑,廢寝忘食,一筆一畫為演員們上妝,隻為了向觀衆更好地呈現華麗生動的藝術效果。
“為什麼小演員們明明是坐在鐵枝上,但看起來卻像是站着?”相信第一次觀看鐵枝表演的人心中都會有這麼一個疑問。接下來,就為您揭秘——
原來,小演員們化好妝後,隻是穿着簡單的保暖衣物,真正的表演服裝,還需要在鐵枝上進行穿戴。在鐵枝上,小演員們在各層間坐定,無論表演站立或是踢腿等動作,小演員均為坐姿。大人們在他們身上綁上一層又一層的棉布,在腿腳等一些地方,還用柔軟的棉制進行保護,最後才套上正式的表演服裝。現場觀衆看到的隻是最外層的服裝,但背後卻凝結着制作團隊大量的經驗和技巧。
一台鐵枝大約需要十個小演員,沙埕鎮雖然人口不算多,但大人小孩積極參與,并以此為榮。對非遺傳承富有熱情的小演員們被固定在鐵枝上,長時間無法動彈,鐵枝高度近十米,在鐵枝上勇敢又有毅力的小天使們向人們展示出最燦爛的笑容,對着觀衆揮手微笑,或向觀衆撒花祝福。
福鼎沙埕鐵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端富:“這次的鐵枝表演受到大家的歡迎,我們非常高興。人們看不出鐵枝表演枝幹間過度的‘破綻’,這正是我們努力的成果。”
為敬業的小演員們點贊
為福鼎沙埕鐵枝傳承人點贊
為台前幕後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點贊
感謝他們為我們展示出
閃亮耀眼的福鼎沙埕鐵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