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戰士,為辛亥革命做出很大的貢獻,早年學習經史、詩詞,善騎射。留下的詩詞作品有十餘篇,是中國近代一位愛國詩人。
1、《滿江紅·小住京華》
清代: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将侬,強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獨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
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這首詞的上篇寫婚後生活雖然是錦衣玉食,但這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最後突破了家庭的束縛,實現了人生的“自由”。下篇雖然寫的淩雲壯志,但卻知音難尋,作為女子,想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自然不被世俗所結束,不由她不發出“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這樣的浩歎。
2、《對酒》
清代:秋瑾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這首詩作于1905年詩人剛從日本歸國的時候,有一次在好友家中喝酒,詩人拿出一把剛購買的刀給朋友看,詩人便撥刀起舞唱歌作了這首詩。全詩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擲地有聲,借對酒所感抒發革命豪情,表達了詩人決心為革命奉獻一切的豪情壯志,充分表現了詩人的英雄氣概。
3、《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争地圖》
清代:秋瑾
萬裡乘風去複來,隻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顔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将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這一首詩全篇都是憂國的思想和救國于危難之中的抱負,充滿了愛國激情。全詩篇幅不長,卻情辭激越,令人為之動容。
4、《鹧鸪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清代:秋瑾
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金瓯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歎飄零。關山萬裡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中日甲午戰争之後,國家形式岌岌可危,為尋找救國的道路,詩人赴日本留學,這首詩就寫在留學期間。上篇說明自己赴日本留學的緣由和國内的形勢以及随時願意為救國而獻身的精神。下篇“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把秋瑾以身許國的決心和敢作雄飛的魄力,展現得淋漓盡緻。
5、《菩薩蠻·寄女伴》
近代:秋瑾
寒風料峭侵窗戶,垂簾懶向回廊步。月色入高樓,相思兩處愁。
無邊家國事,并入雙蛾翠。若遇早梅開,一枝應寄來!
此詞不僅抒寫了作者對女友的懷念,更表現了對國事的關心。詞中語意雙關,寄喻頗深。“若遇早梅開,一枝應寄來”,含蘊無限,極富情味。全詞獨具風格,不落俗套。
6、《九日感賦》
清代:秋瑾
百結愁腸郁不開,此生惆怅異鄉來。
思親堂上茱初插,憶妹窗前句乍裁。
對菊難逢元亮酒,登樓愧乏仲宣才。
良時佳節成辜負,舊日歡場半是苔。
《九日感賦》是作者1896年婚後初來湘潭不久而作。九月九日她在堂上插上了茱萸,她在窗下提筆給妹妹寫詩;她對菊遣悶飲酒;她登樓遠望故居。但這一切都使她因更加懷念當初的歡樂生活,而愁腸“郁不開”了。詩反映了秋瑾初嫁後思鄉的心情。
宋慶齡為秋瑾題詞:“秋瑾工詩文,有‘秋風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馬攜槍,曾東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萬代俦俠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