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起訴書讓心髒支架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一個醫藥代表給心髒支架的回扣明碼标價,靠着2000元/個的回扣,11年間向某家醫院銷售了4000餘套心髒支架。有了這一次的起訴狀就不難理解,此前傳出心髒支架集采後供應不足的消息到底是真的供不應求,還是因為某些人利益受損導緻的“人禍”。
從13000元降到700元 心髒支架暴利“打折到腳踝”
日前,一個多地三甲醫院心髒支架型号不全,做手術要等的消息在坊間傳開。該消息稱,心髒支架國家集采落地以後,型号不全情況頻頻出現在多個省區的醫院中。這一消息還稱,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的統計,我國一年要用掉150萬個心髒支架。如果心髒支架告急,意味着很多患者就得排隊等待。
而還沒等到坊間對這一消息有什麼反應,官方下場直接用數據讓對方被光速打臉。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9月6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披露了2021年1月以來冠脈支架集采中選結果實施的主要情況:2021年1-8月,中選企業已出廠供應中選支架198萬個,達全年協議采購量的1.8倍以上,為醫院實際使用量的1.8倍。出廠供應量扣除醫療機構使用量後,流通和庫存等環節達88萬個,供應充足。
而引發這一系列風波的源頭還要從2020年11月說起。當時,國家醫保局組織對心髒支架進行集采,現場再現靈魂砍價。彼時,醫院中一個心髒支架的平均進價為13000元,而參與集采的企業中最高報價為7000元,最終中标平均價為700元,被網友戲稱為“打折到腳踝”。
而這一超低價也讓坊間出現了諸多質疑之聲,比如價格降了95%的心髒支架能保證質量嗎?
事實上,根據弗若沙利文的統計,2019年國産支架平均出廠價格為3000元。而按照當年行業龍頭企業樂普醫療披露的78.06%的毛利率來計算,單個心髒支架成本約為658.2元。
既然國家集采的價格能覆蓋心髒支架生産企業的成本支出并還留有一定利潤空間,那為何還有上述傳言的出現呢?
起訴書披露灰産 一個心髒支架回扣2000元
9月23日上午,利辛法院開庭審理了利辛縣人民醫院心血管三科原主任劉某受賄案。劉某兩年多共收取回扣231萬餘元,其中球囊和心髒支架為主的醫療耗材回扣款高達141萬餘元。
同日,在12309中國檢察網公布的一份起訴書顯示,某醫療代理商陳某某自2008年12月至2019年1月,向洛陽某醫院支付回扣824.73萬元,以涉嫌對單位行賄罪被起訴。起訴書顯示,為了推廣其代理的心髒支架及配套高值耗材,2010年6月至2013年2月,被告人陳某某按照使用其代理供應的“**”牌心髒支架每個2000元、球囊每個500元的标準,向某醫院心内科返醫療回扣款。從2008年12月開始到案發,陳某被查實以回扣方式銷售支架共計4254套,球囊3955條。不過,目前,該網站已經找不到這一起訴書。
而北青-北京頭條記者通過裁判文書網檢索發現,從2013年到2019年12月,醫藥領域賄賂案件超3000起。案件查處過程中,行賄人、受賄人常以慣例、潛規則等借口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辯解。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這些判決書中,很多公訴人均是以“對單位行賄罪”起訴被告。而在諸多判決書中,一些科室負責人不僅自己收回扣,甚至主動“談回扣”,還實行“雨露均沾”,将回扣在科室内進行再分配。其中,陝西省鹹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則刑事判決書中就顯示了上述情況。
根據該判決書,作為受賄方的某醫院心内科主任牛某稱,2008年下半年,該醫院支架手術能做到上百例的時候,銷售心髒支架的被告人找到其,稱要給科室提供“醫學支持”,按行規做。而牛某進一步解釋稱,所謂“醫學支持”就是給科室的回扣款,行規就是這個行業的潛規則,回扣款基本上是支架價格的10%。按照當時的約定,國産某品牌支架的回扣款為1500元,進口某品牌為2000元。而科室主任負責談回扣,科室的副主任和副主任醫師具體操作。截至案發,該科室收到心髒支架的回扣款超70萬元,其中負責實操的副主任醫師反而受賄最多。
而查閱判決書,心髒支架等醫療器械代理或銷售給醫院的回扣比率驚人的一緻,有的是10%或20%,有的則是一口價2000元/條。除此之外,為了讓病人做心髒支架時選用自己企業的産品,企業醫藥代表除了給回扣外,還請醫院相關人員外出“考察、學習”。
當回扣成“行規” 多部門聯手治理醫療腐敗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此前,一些醫院科室甚至已經到了無回扣則不使用某些高耗醫療器械。“回扣成了醫藥企業進入醫院的敲門磚。隻要有一家送了,其餘的就必須跟上。”一些業内人士稱。而醫藥企業更是已經将行賄的錢計入藥品、醫療器械的銷售成本,以廣告費、差旅費、辦公費用等将賬目做平。而最終,這些“成本”都需要患者來買單。
某醫院相關負責人曾透露,醫務人員收受回扣和财物一旦成為潛規則與行業風氣,就會喪失醫德,甚至違紀違法,最終擡高醫療費用,加重患者和醫保基金的負擔,加劇醫患矛盾。
而有關部門并沒有對這一灰産聽之任之。藥品和醫療器械集采,就是斬斷灰産的方式之一。讓藥品和醫療器械進行帶量集中采購,改變了以往藥品和耗材的“生殺大權”全由醫院工作人員掌控的情況,同時壓縮中間環節,降低企業銷售成本,讓出廠價更貼近終端價,讓百姓真正得到實惠。
而針對藥品、醫療器械的回扣風,中紀委國家監委也頻頻發文,以案說法。據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中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已經8次發布消息,要求徹查醫療腐敗。
今年4月27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最新發布了一則《關于印發2021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顯示,國家衛健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管局、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九部門聯合印發了《2021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對新一輪醫藥購銷領域不正之風整治的重點進行了明确。
國家醫保局此前印發《關于建立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于2020年底前建立并實施信用評價制度,涉及醫藥商業賄賂等7種失信行為的醫藥企業将被納入失信“黑名單”。
在2020版醫藥價格和招采失信事項目錄清單中,“醫藥購銷中,給予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集中采購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回扣或其他不正當利益”位列主要失信情節首位。
今年9月2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消息,通報價格招采信用評價“嚴重”和“特别嚴重”失信評定結果(2021年第1期)。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被通報的五家企業中,有三家是因卷入醫藥賄賂案而上了“黑名單”。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鑫
編輯/田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