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蘇轼懷疑人間四月芳菲盡

蘇轼懷疑人間四月芳菲盡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17 01:34:29

讓文物活起來,讓國寶會說話! ——《徐州寶藏》

在人們眼中廁所是污穢的,以廁所為專題的讨論,一向不登大雅之堂,難免談廁色變。其實,廁所還有一個耳熟卻并不廣為人知雅稱“楊柳岸曉風殘月”。

蘇轼懷疑人間四月芳菲盡(咋舌蘇轼說)1

沒錯,正是北宋婉約派詞人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句描述情人在蘭舟前的離愁别緒,被蘇東坡诙諧地評為“此稍工登溷處耳”。意思是說前面的楊柳清風描寫的不過是船家上的廁所。

蘇轼懷疑人間四月芳菲盡(咋舌蘇轼說)2

因為詩神蘇轼,從此廁所多了一個雅号,不光叫“溷(hùn)”了,還可以叫“楊柳岸曉風殘月”。

這裡的“溷”字代指廁所,在漢代其實是豬圈的意思。外面一個框,裡面是一個豕(豬的意思),旁邊是三點水,意思就是豬圈加上點水就變成了溷。

蘇轼懷疑人間四月芳菲盡(咋舌蘇轼說)3

那時的廁所多半是在豬圈邊上起一個小小的平台,平台上另起小屋,裡面設有便坑,這種布局使得養豬積肥更加便捷,而這種豬圈與廁所一體的建築便稱為溷廁。

漢代視死如生的風俗,催生出大量随葬品,這其中就不乏溷廁的冥器,有方形的,有圓形的,有的簡陋,有的精緻,有的獨立成院,有的附于屋後。

蘇轼懷疑人間四月芳菲盡(咋舌蘇轼說)4

陶廁 河南南陽市建東校區一二七号東漢墓出土

蘇轼懷疑人間四月芳菲盡(咋舌蘇轼說)5

陶廁 徐州博物館館藏

當然,作為人類文明的伴生物,廁所應該有更加古老的曆史。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隻發現過房屋、地窖、水井、栅欄的遺迹,由于考古資料的匮乏,并未發現可以證明是廁所的設施。

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多為象形字,其組合構成往往可以揭示很多曆史細節。例如甲骨文中的“屎”字常常與“田”字連用,意思是肥田,說明在商代人們已經懂得用排洩物施肥了,不過商代是否有廁所還難以确定。

蘇轼懷疑人間四月芳菲盡(咋舌蘇轼說)6

廁所最早出現于文獻中,是春秋時期,《左傳》中有言:晉侯食麥,脹如廁,陷而卒。

這位“名垂青史”,死的窩囊的諸侯是誰呢?給大家說道說道。

說春秋時期有個諸侯叫晉景公,很是混蛋。一次,一個算命的說他活不到第二年吃麥子,為此,第二年他催促莊稼人提前把麥子給割了,于是把那個算命的給殺了,但是吃完之後,肚子發脹,于是上廁所,不幸掉到廁所裡,淹死了……“犧牲”的很悲壯了,名垂史冊!(因為那時的廁所比較破舊,就是一個坑……)

蘇轼懷疑人間四月芳菲盡(咋舌蘇轼說)7

漢代王公貴族使用的廁所則更加科學,徐州博物館漢室遺珍展廳内陳列有一件完整的石廁,這件石廁出土于徐州馱籃山漢墓,為西漢前期大型橫穴崖洞墓。

蘇轼懷疑人間四月芳菲盡(咋舌蘇轼說)8

展廳内的這件石廁來自楚王後墓,原設在長約一米,寬約半米的矮台上,長方形的廁坑,利用山岩裂隙作出象征性的排洩道,側坑兩邊有踏石,背後一方石闆,右側為扶欄,扶欄前邊用作支撐的豎闆頂端,有一凸出的光滑圓榫作為扶手。

蘇轼懷疑人間四月芳菲盡(咋舌蘇轼說)9

再對比文獻的記載,想象一下如此懸在半空的廁所,下為糞池和豬圈,稍有不慎跌落确實有送命的危險,大概不止晉景公一個人“陷而卒”吧?

除此之外,在廁間南壁的裂隙中考古人員還發現兩件陶缽,推測是盥洗工具。除卻排水系統外,和今日的廁所相比這件石廁并沒有太大的不同,如廁時有靠背可依,起立時可握扶手而起,便溺後可用清水沖刷。磨制精細,設計合理,算得上國内罕見的廁器精品。

廁所作為漢代建築的一部分,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結構合理、造型講究。 當前,廁所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曾就“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作為基礎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要努力補齊影響群衆生活品質的短闆。探究漢代廁所的形制,也許對我們認識今天的衛生設施建制會有一定的啟發。

徐州廣播和徐州博物館聯袂打造文博探索類節目《徐州寶藏》

播出時間:

【周六】

FM103.3—8:50 17:50 20:50

FM91.6— 12:00 20:00

【周日】

FM89.6— 7:00

FM93— 10:55 18:55

FM105— 22:45

本期撰稿:謝硯文|播制:張強|編輯:智慧

「 特别鳴謝 」徐州博物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