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需要傳承,曆史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曆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甘肅、廣東、陝西、内蒙古、山東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開展【書寫經典】網絡展覽活動。
【書寫經典】網絡展第352期,書寫鄭谷(唐)《淮上與友人别》。
原文: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釋文:
揚子江的岸邊楊柳依依,那亂飛的柳絮,愁壞了渡江的遊子。晚風陣陣,從驿亭裡飄來幾聲笛聲,我們就要離别了,你要去潇水和湘水流經的城鎮(今湖南一帶),而我要去京城長安。
作者介紹:
鄭谷,生于約公元851年,卒于約公元910年,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
唐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鹧鸪詩》得名,人稱鄭鹧鸪。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緻。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台編》。
本期參加書寫者:
郝乙(河北石家莊、1974年)、
常方(山西陽泉、1976年)、
陳長水(河南鄭州、1945年)、
崔明山(陝西榆林、1976年)、
董平立(河南洛陽、1963年)、
洞庭老龍(湖南嶽陽、1955)、
樊朝陽(河南鄭州、1963年)、
胡鐵漢(湖南嶽陽、1956年)、
李大中(山東煙台、1961年)、
李偉東(内蒙古錫林郭勒、1993年)、
劉國華(湖南嶽陽、1945年)、
劉陽明(湖南嶽陽、1953年)、
劉嶽生(湖南嶽陽、1948年)、
隴上墨言(甘肅白銀、1960年)、
夢回唐朝(河北承德、1976年)、
時獻忠(河南新鄭、1964年)、
譚琦英(湖南嶽陽、1956年)、
湯樂(湖南嶽陽、1970年)、
徐海湖(湖南嶽陽、1951年)、
姚淑芳(湖南邵陽、1965年)、
姚昱平(湖南株洲、1967年)、
昝财川(天津、1970年)、
鄒忠誠(四川什邡、1968年)、
原福(山西晉中、1968年)、
甄小紅(河北石家莊、1973年)。
微日記:
生命中可以享受甯靜,但沒有追求和活力的甯靜,是一種消極和頹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