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劉旭剛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載體,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的好處很多,如可以獲取信息、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可以陶冶性情、培養和提升思維能力,讓人滋養浩然正氣等。對于老年人來說,堅持閱讀還有助于益壽延年。
一 閱讀對老年人身體健康很重要
在老年群體中,多數人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博覽群書,堅持學習,既豐富了晚年生活,又得到智慧啟發,保持思想活力,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而有一些老年人,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後,認為再看書學習已經沒有多大用處了,除料理家務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唱歌跳舞、彈琴弈棋、書法繪畫、玩球打拳、遊曆名山大川等健身活動上,很少靜下心來讀一些書,多是翻翻報紙、看看手機,浏覽一些奇聞趣事。久而久之,讀書的興趣越來越淡,“讀書與思考”的好習慣已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娛樂與靜心”的閑适生活。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後面的0,沒有1 ,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随着年齡增長到一定程度,人的肌體功能就會逐漸減退,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自然規律。人進入老齡階段後,身體肌能也就意味着進入了衰退期,重視保健,科學養生,不僅是個人的頭等大事,也關系家庭的幸福,國家的繁榮昌盛,老年人都應該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古往今來,人們總結出不少的養生經驗,也有許多“秘笈”可以借鑒。老年人應結合自身的實際,辨僞存真,汲取好的經驗做法,選擇合适的養生之道,持之以恒搞好自我保健。實踐證明,良好的情緒、合理的飲食、适當的運動,以及戒掉不良嗜好,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等,都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除了做到這些外,還應把閱讀作為益壽延年的良方,堅持看書學習,用心用腦,深入鑽研,自覺養成“學習與思考”的好習慣。
據國内外專家學者介紹,閱讀是進行“神經運動”和心理體操的主要方式之一,這類活動可以保持大腦的年輕和活躍狀态。閱讀的一個作用是刺激神經系統發展,促進新神經元的“誕生”,這不僅發生在人生的最初階段,在整個生命曆程中都會發生。閱讀的好處可以使我們終生受益,而且越早開始閱讀就越好。這是一種鍛煉,除了提供知識和快樂之外,還能改變我們大腦最深層次的結構。
二 閱讀對老年人有這些益處
老年人,尤其是對大腦開始出現一些認知障礙迹象的老年人來說,閱讀更有着特殊的意義,僅從身心健康角度來講,可以帶來如下益處。
閱讀,可防年老昏聩。有的老年人已經到了耄耋之年,仍然頭腦清楚,思維敏捷,談笑風生,反映靈活,與他人交流不存在“代溝”“代差”,盡顯老者風範。而有的老年人,年齡不算太大,卻表現出一副老态龍鐘的樣子,頭腦糊塗,不明是非,行動遲緩,常常哀歎:“老了,不中用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反差,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與愛不愛“學習與思考”,是否堅持閱讀不無關系。國外學者經過多年研究得出一項結論:閱讀水平低的人表現出較低的認知能力,處理事情的速度和執行能力也較差。相反,閱讀水平高的人,可以提高認知能力,保護自己免受因時間流逝或退行性疾病引起的認知衰退。
閱讀,可防老年癡呆。老年癡呆即醫學上所說的阿爾茨海默症,這是一種大腦功能退化而造成的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據了解,我國近幾年老年癡呆的人數在不斷上升,目前患病人數已遠超900萬,對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特别是随着病情的發展,生活逐漸不能自理,需要家人付出極大的精力照顧。
可以說,老年癡呆對整個家庭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正因為如此,醫生提出了許多預防阿爾茨海默症的忠告,老年人也開始重視搞好預防,使自己免遭老年癡呆的困擾。其中有一項預防措施不可忽視,那就是堅持用心用腦搞好閱讀。國内專家對15500多個病例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每天閱讀的65歲以上的人患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較低,或者至少有助于延緩其發病。
閱讀,可防老年忘事。有些老年人經常自嘲“老糊塗了”,因為記憶力越來越不好,常常忘記鎖門、忘記關火,想不起自己下一步要說什麼、做什麼,對此感到很無奈。其實,堅持閱讀是能夠提高記憶力和語言表達流暢度的,這是經過科學家證實的。人的認知功能最容易受神經系統退化的影響,而情境記憶可以讓人清楚地記住生活中某些時刻的心情、地點和其他背景細節。因此,通過閱讀有助于讓新知識建立在以往經曆的基礎上,從而達到提高記憶力和語言表達流暢度的目的。
閱讀,可防老年孤獨。無論是空巢老人,還是年大體弱不能出門活動的老人,很容易産生孤獨感。據有關部門調查問卷顯示,為快樂而讀書的人,與不讀書的人相比,産生孤獨感要少得多。正如一位因身體原因不能出門的80多歲老人所言:“我并不孤獨,讀書使整個世界都陪在我身邊。”閱讀還可以減輕老年人的壓力,與聽音樂、喝茶等其他放松方法相比,閱讀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減輕壓力,有效緩解焦慮、抑郁、恐懼症、強迫症、偏執等老年心理問題。
三 這樣閱讀會更有成效
閱讀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還可以列舉出許多益處,而且都是被科學所證明的。既然如此重要,老年人應該重視閱讀,注意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洗滌心靈,盡享書中無窮的快樂。同時,還要開動腦筋,善于分析,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有心得體會的閱讀會更有成效。
英國哲學家培根在《談讀書》中,提出了他的一種讀書觀,可概括為“讀書之用”“讀書之選”“讀書之法”“讀書之辨”。
關于“讀書之用”,他簡明扼要地概括為:“讀書之用有三:一為怡神曠心,二為增趣添雅,三為長才益智”;關于“讀書之選”,他明确指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數學使人精細,物理學使人深沉,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則使人善辯”;關于“讀書之法”,他講得很直白:“有些書可淺嘗辄止,有些書可囫囵吞棗,但有少量書則須細細咀嚼,慢慢消化;換言之,有些書可隻讀其章節,有些書可大緻浏覽,有少量書則須通篇細讀并認真領悟。有些書還可以請人代閱,隻取代閱人所作摘錄節要;但此法隻适用于次要和無關緊要的書,因濃縮之書如蒸餾之水淡而無味。”
他還強調讀書要與讨論、作筆記結合起來:“讀書可使人充實,讨論可使人敏銳,筆記則可使人嚴謹”;關于“讀書之辨”,他講得清楚明白:“書中所示則往往漫無邊際,必須用經驗和閱曆界定其經緯。講究實際者鄙薄讀書,頭腦簡單者仰慕讀書,唯英明睿智者運用讀書”,“讀書不可存心吹毛求疵,不可盡信書中之論,亦不可為己言掠辭奪句,而應該斟酌推敲,鈎深緻遠。”培根的讀書觀,值得老年人學習和借鑒。
開卷有益。隻要是好書,老年人多讀就會受益。由于文化程度、工作履曆、人生感悟等不同,老年人對讀書的興趣愛好會有所差異,選擇讀書的内容會不盡相同,但有些書籍老年人都應該好好閱讀。
首先,要關心國家大事,堅持學好政治理論。用科學的思想武裝頭腦,用科學的理論指導行動,避免思想糊塗,迷失方向,不辨是非,被錯誤思潮和政治謠言所蠱惑,犯了方向性、原則性的錯誤。再則,要相信科學,堅持學好科技知識。現在,科學領域發展日新月異,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創新創造層出不窮。老年人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注意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不斷提高運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豐富閱讀形式和内容,享受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便利,提升晚年生活的品質。還有,要正确養生,堅持學好保健知識。健康是一門大學問,既有系統的科學論述,也有來自于實踐的各種各樣的良方。老年人應該多讀一些養生保健方面的書籍,用科學的理論知識指導養生,用成功的養生經驗作為範例,應用到日常保健中,使閱讀真正發揮益壽延年的作用。
有一位哲人說得好: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為了健康長壽,老年人應該把書籍當朋友,堅持不懈閱讀吧!
編輯丨徐德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