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大多來自于他的征伐事業。漢武帝在位的54年間,從元光二年(前133年)到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44年間,有20餘次大規模的主動出擊。而這其中,有大約18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都是針對匈奴展開的。
漢武帝為何要把這麼多精力放在匈奴,究竟是漢武帝足夠強勢,要征服一切看得見的土地,還是漢帝國被逼的無奈之舉呢?我們從漢武帝之前,漢匈相對和平的70年說起。
1 漢匈70年
匈奴崛起于秦統一前後,被秦壓制過後,重整旗鼓的匈奴在漢初迎來了它更加強大的時刻。
在漢武帝之前的70年,匈奴一直在軍事上壓制着漢帝國。在白登之圍後,漢帝國的統治者們也明白打不過匈奴,因此采取了和親政策來換取和平。
按理說漢帝國服了軟,匈奴就該消停了不是?
實際上并非如此,匈奴還是經常入寇,劫掠人口,搶奪财富物資,漢帝國不得不在北部維持了大量的部隊。
漢文帝年間,匈奴較大規模的入寇次數為4次;漢景帝年間,匈奴入寇3次。文帝年間與匈奴和親的記錄隻有1次,而景帝年間多達3次。
同時,文帝年間,匈奴入寇的規模應該都比較大,因為漢帝國每次都要動用十餘萬軍隊進行抵禦,甚至又一次漢文帝還要親征。關于匈奴入寇的具體規模,在文帝去世前一年記錄的比較清晰:
(文帝後元)六年冬,匈奴三萬騎入上郡,三萬騎入雲中。-《漢書·文帝紀》
這說明,漢帝國完全是在用和親維系着有限的和平,一旦漢帝國和親有所松懈,匈奴就會大規模入寇。
不僅僅如此,匈奴還構建了強大的戰略包圍圈,嚴重影響了漢帝國的生存空間。
匈奴最強盛時期的勢力範圍東起遼東以北,向西越過蒙古高原,到達河西走廊和西域一帶,在漢帝國北部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壓制形勢。
匈奴甚至還與青藏高原上的羌族及其他部落有所聯系,共同構成了一個強大的三面包圍圈。
匈奴的戰略包圍圈嚴重威脅的漢帝國的生存和發展,就像懸在漢帝國頭上的一把達摩利斯之劍一樣,讓漢帝國曆代統治者都十分沒有安全感。
2.1 漢武帝的新選擇
漢武帝即位以後,國勢強盛,決定改變以和親換取不靠譜的和平的這種方式。于是,漢武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悍然斷絕了與匈奴的和親。
對于匈奴來說,和親是獲取漢朝物資的最佳途徑,現在沒有了。匈奴自然不甘心,那麼劫掠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從漢武帝決定走這一步開始,漢匈就注定了不可能再相互溫柔以待了。
但是,年輕的漢武帝并沒有做好全面反擊的準備,或者說對他未來的對手-匈奴,并沒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
馬邑之謀的失敗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馬邑之謀時,漢武帝希望通過引單于入寇,然後通過埋伏的方式消滅匈奴有生力量,從而達到打擊匈奴的作用。
漢武帝這招效仿的是當時趙國李牧的做法。然而,此時的匈奴實力遠遠超過可戰國時期的匈奴,也不再是單純的遊牧部落,而是一個有組織的國家。
因此,馬邑之謀以步兵伏擊騎兵,對手又是富有經驗的遊牧國家,成功系數是相當低。
後來的事實驗證了這一點,單于感覺不妙,并從俘虜口中得到了漢軍的計劃,面對迅速撤退的匈奴騎兵,漢軍無計可施。
漢竟然敢大規模反擊?
這徹底惹怒了匈奴,在整個漢武帝時期,匈奴入寇的記錄高達16次,基本上每兩三年來一次。而且匈奴的每次入寇都很嚴重,從遼西到雁門,帝國的邊郡幾乎都遭到了侵略。匈奴每次還殺太守、都尉,略百姓數千人,将縣郡劫掠一空。
(武帝元朔元年)秋,匈奴入遼西,殺太守;入漁陽、雁門,敗都尉,殺略三千餘人。-《漢書·武帝紀》
這些行為表明,匈奴的主要目的,從單純的劫掠變成了報複加劫掠的雙重打擊。
遭受到如此嚴重的騷擾,漢武帝不得不以更大規模的反擊來應對帝國的損失和臣民的憤怒。
2.2 匈奴的掠奪本性在中原帝國北部,匈奴是第一個形成強大國家的遊牧民族。全盛時期的匈奴,的确很強大。它擁有30-40萬的騎射部隊,占據了中國北方的蒙古高原,還有水草豐美的河西走廊和河南地。
這樣的情況下,匈奴的人口得到了大量繁衍。但即使如此,匈奴的人口比起漢來說,還是很少。文帝年間投降匈奴的中行說曾說,匈奴人口不如漢的一個郡。
曆史發展證明,中原農耕帝國的士兵/人口比例最高不能超過1/100,不然國家的負擔就會過重,百姓的生活就無法保證;但是,匈奴的人口那麼少,為什麼能夠維持30-40萬軍隊而長盛不衰呢?
因為農耕帝國需要大量的人口和勞動力進行農業和各種生産,而匈奴無法進行大規模的農業和物資生産。匈奴獲得生活物資來源的主要方式是放牧和狩獵。
這是優勢,也是劣勢。優勢在于,匈奴能夠将大多數的青壯年男子都武裝起來,維持強大軍隊;劣勢在于,放牧和狩獵獲取的生産資料畢竟有限而且不穩定,因此匈奴生産的物資無法滿足自己的生活所需。
因此,即使匈奴的人口數量遠不如不如漢帝國,但對于匈奴占據的地盤來說,已經超負荷了。
換言之,匈奴必須要靠外來的物資的支援才可以維持部落和國家百姓正常的生活,甚至于更加舒适的生活。
因此,和親能夠維持漢匈相對的數十年和平的根本原因,不是和親的公主,而是是和親附贈的嫁妝,那些匈奴必須的生活物資。
而現在和親斷絕了,匈奴不得不采取更大規模的劫掠來滿足部落和百姓的物資需求。
花了這麼多篇幅,隻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漢武帝打擊匈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匈奴頻繁且大規模的入寇,而匈奴大規模入寇是因為漢武帝斷絕了與匈奴的和親和物資供應。
因此,這場戰争是漢匈雙方的選擇,也是漢匈雙方都不得不做的事,戰争一旦開始,就必須嗜血,直到一方徹底倒下為止。
3.1 漢武帝的進攻時代
漢武帝對匈奴的戰争,大約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都是漢軍的主動出擊。
第一階段:從馬邑之謀到河南之戰。
這個階段漢武帝主要目的是熟悉匈奴的作戰方式,同時很幸運的是,漢武帝發現了匈奴的軟肋-西域。
漢武帝的主要成果是,其一,找到了與匈奴作戰的重要方式,以騎兵對騎兵;其二,找到了能夠熟練運用騎兵戰術的将領,衛青和霍去病;其三,派遣張骞出使西域,熟悉了西域的地理形勢、文化風俗,為打破匈奴包圍圈找到了戰略突破口。
這一階段,漢武帝找到了人,找到了作戰方式,找到了戰役方向,接下來,就是決戰時間了。
第二階段: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
這兩場戰役是反擊匈奴的核心戰役,分别代表了漢武帝反擊匈奴的兩個重要方向,其一,占據西域、打破匈奴戰略包圍圈;其二,打擊匈奴本土(漠北),消滅更多的匈奴有生力量。
因為漢武帝第一階段做了足夠的功課,又有衛霍這樣傑出的将領,漢武帝的反擊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兩次河西之戰,霍去病利用優勢的騎兵,進行閃擊迂回戰術,将河西走廊上的渾邪王和休屠王打的大敗。懼怕單于處置的二王決定投降漢帝國,雖有波折,但在霍去病的頗具膽識的處理下,漢帝國最終得以收編河西走廊上的匈奴部落,并河西全部土地。
漠北之戰則是集中了漢帝國最精銳的騎兵10餘萬和大量物資。漢軍以衛青、霍去病為帥,穿越蒙古高原,長途跋涉,尋找匈奴的王庭,尋求決戰。
深入漠北打擊匈奴,對于一個農耕帝國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這體現了漢武帝的勇氣和漢帝國的實力。
這次決戰漢匈雙方損失都特别大,漢軍損失約1萬人主要是物資耗損,而匈奴軍力損失約9-10萬。此戰的成果也是巨大的,從此“漠南無王庭”,匈奴一時間無力再南下騷擾漢帝國。
幾次戰役漢帝國步步深入,從漢帝國境内到匈奴境内,再到王庭決戰,說明了漢帝國的勝利。另外,三大戰役之後,西域各國認識到了漢帝國的強盛,多有歸附。
3.2 漢匈拉鋸戰時期漠南、河西、漠北三大戰役對匈奴的打擊是巨大的。但是不是匈奴就此削弱,消停了呢?
并不是。數年後,恢複元氣的匈奴又開始了下一輪騷擾。
(元鼎五年)西羌衆十萬人反,與匈奴通使,攻故安,圍枹罕。匈奴入五原,殺太守。
因此,漢武帝時期的漢匈戰争進入了第三階段:後衛霍時代的拉鋸戰。
此時,衛青、霍去病都已去世,漢武帝本人已經老了,沒有那麼雄心萬丈了,而且也沒有特别能拿得出手的将領。
因此,體現在戰役上,就是漢匈雙方你來我往有勝有負。
但是,總的來說,漢帝國還是保持着巨大優勢。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一,這個階段,匈奴入寇的郡縣大多是河西四郡,或靠近河西的雁門、雲中郡,而東部邊郡很少再受到騷擾,而漢帝國出征的方向主要是西域。這證明漢帝國已經保住本土,将勢力擴展到西域,而匈奴取守勢,在力圖保住西域的利益;
其二,匈奴入寇的力度明顯減弱了。即使漢軍在武帝晚年多次敗績,但即位的昭帝期間,匈奴大規模入寇的記錄僅有1次。同時,武帝以前,都是漢帝國主動和親;而這一時期,出現匈奴遣使來獻的記錄。
這一階段是漢武帝的收尾之戰,雙方的重點是西域。此時,漢匈雙方誰也沒有能力完全掌握西域諸國,而西域諸國根據主觀意願在漢帝國和匈奴之間徘徊。
使者校尉的設立和與烏孫的成功聯姻,證明了漢帝國和匈奴争奪西域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了主動權。
隻要漢帝國不出現大的變數,匈奴的式微,隻是遲早的事情。
雄才大略還是被逼無奈?
這場戰争,是漢武帝首先選擇的。漢武帝以其無畏的勇氣和宏達的戰略構想,為漢帝國戰勝匈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無愧于雄才大略這一稱謂。
同時,漢武帝也是無奈的,戰争一旦開始,漢匈雙方都不可能停下。匈奴需要掠奪來維系部落的生存和國家的強大;而漢帝國一旦停下,就會被匈奴不斷騷擾,難以自強。
這是為什麼,漢武帝在位54年間,與匈奴的作戰前後長達44年,18次主動出擊,總共近百萬人次的戰鬥。而匈奴也達到了入寇頻率最高的時期,多達16次。
參考資料:《漢書》《史記》
本文為子彧原創,數據為子彧從《漢書》中統計得來。已簽約維權騎士,侵權必究。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