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人的美好出行。
文丨華商韬略 李慕白
1985年的上海,一款“擰把就能走”的自行車出現在南京路上,這款搭載着兩塊12V36Ah的永久牌DX-130型電動助動自行車,給人民群衆帶來的沖擊,不亞于2007年的iPhone。
三十七年過去了,兩輪電動車已經從潮牌好物,成為遍布大街小巷的國民工具。在這背後,它牽動的是每年銷量超4000萬輛,總保有量接近4億輛的巨型市場。
疫情催生的單人出行需求,共享經濟的崛起、2019年新國标對于兩輪電動車“安全”、“重量”的要求,使得這個萬億市場進一步擴容,處于産業鍊中遊的制造企業也因此獲益。
電動車行業一路高歌,卻并不意味着所有車企都能跟上行業快車。在2013年,擁有生産資質的廠家有2000家,2019年狂縮至110家,在2021年之後,更是進一步萎縮至百家以内。
行業出清的另一面,是市場份額的集中。憑借2021年1386萬輛的銷量,雅迪以27.9%的比例,拿下了行業第一的市占率。在2022年,它旗下的雅迪冠能系列産品,隻用2年時間,便實現了第1000萬台下線。
雅迪冠能系列第1000萬台正式下線
【為什麼說1000萬台隻是起點?】
雅迪冠能系列1000萬台産量達成的背後,固然是每一位用戶對雅迪品牌的忠誠和對産品的信任。
但在信任的背後,顯然有更深的用戶共識,這個共識,始于2020年8月。
從2020年8月開始,雅迪的産品線中多了一個新系列:雅迪冠能。
“跑不快”,“跑不遠”,續航能力既是騎車人最焦慮的地方,也是打動用戶的關鍵所在。
雅迪冠能一代的誕生,完美解決了續航與動力無法兼具的問題。
隻需一次充電,雅迪冠能一代便在測試中跑出了122公裡,這個成績,相當于繞北京五環轉了一圈,是普通電動車的續航裡程的兩倍多。(該數據在無錫江南公證處全程監督下,無錫市區路況不限速實測而得,或因實際使用環境而略有偏差。)
到了2022年6月,雅迪推出了雅迪冠能3新品。其中,搭載國際領先TTFAR 3.0增程系統的雅迪冠能3 S9 MAX電動車,憑借雅迪首創TTFAR碳纖維2.0锂電,實現業界首個新國标電動自行車輕松續航200公裡的再突破。
除續航外,在兩輪電動車行業,成本低、安全性好的鉛酸電池一直是主流配置,但缺點也很明顯——壽命短、充電時間長、冬季續航衰減嚴重。能克服這些問題的锂電池,又在成本與安全性上有明顯劣勢。
打破電池領域性能、成本、價格的不可能三角,成為了行業領軍者的使命。
2016年的雅迪内部,出現了一個上百人的研發團隊,它的背景,是公司了解到一種名叫石墨烯的電池技術,可以應用到鉛酸電池上。
在此後的幾年裡,雅迪團隊攻克了石墨烯作為導電漿料的低成本制備、與鉛酸材料結合的漿料真空霧化技術等一系列技術難關,徹底打開了商業化的應用前景。
配置在雅迪冠能3 E9 PRO電動車上的TTFAR石墨烯3代Plus電池,擁有36項核心專利,充放電循環壽命是普通電池的3倍,同等體積下,容量比雅迪普通鉛酸電池提升約30%,打造行業續航領先的電摩。
相比新能源汽車世界的路線之争,石墨烯鉛酸電池的應用,構成了一個完美的産研循環——科學家身處前沿,負責挖掘材料的可能性,企業則将科學轉化成應用層面的技術,最終成為了用戶的福祉。
增加兩輪電動車行駛裡程,要靠堅強的“心髒”,更要靠一套整體協作的系統工程,高效率的電機、可以回收電量的電能回收系統,低滾阻的防滑輪胎、低電阻電纜、強度更高而重量更輕的羽量化車架……
這些部分的總成,構成了一套成體系的動力能源技術——TTFAR 3.0增程系統,憑借這套系統,雅迪冠能3實現了智慧、美學、科技、品質四大系統的全面升級。
2021年,雅迪賣掉了1386萬輛兩輪電動車,其中雅迪冠能系列賣出了390萬輛。這意味着每4輛雅迪新車中,就有一輛雅迪冠能系列産品。2022年上半年,雅迪冠能系列銷量更是占公司電動兩輪車總銷量的比例高達42%。
站在這個角度上看,即使抛開市場出清、份額集中、國标紅利這些行業利好,第1000萬台雅迪冠能系列産品的下線,隻是一個階段性的成就。更可信賴的雅迪冠能3産品,顯然會成為更廣泛的選擇,從而為雅迪的業績帶來更持久的增長動力。
雅迪冠能3産品圖
這一切的發生,既源于雅迪對研發與供應鍊能力的信仰,也要靠真金白銀的投入。
雅迪擁有2個CNAS國家級實驗室、6家技術研發中心以及超1000人的技術研發團隊,還擁有超過1350項國家專利,在自主研發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這使得雅迪形成了強大的供應鍊掌控能力——在此之前,兩輪電動車廠商基本上都是裝配工廠,不參與設計、研發等活動,這也使得在整個産業鍊中遊的價值和話語權都較弱。
無論是需求的探究、技術的飽和研發,還是維持龐大的技術團隊,都需要資源作為支撐,雅迪的研發費用因此連年快速增長,在2021年,它的研發費用同比增加約39.4%,是行業内研發投入最高的企業。而根據雅迪最新财報,2022年上半年,雅迪投入研發費用同比增長48.97%。
這種對慣例的打破,顯然來自于主動的選擇,那麼,這一切究竟是從何而來。
【基因的力量】
2015年的雅迪,打出了一個口号:“雅迪,更高端的電動車。”
“更高端”的背後,存在一個深厚的曆史背景。在“千家大戰”的兩輪電動車普及時代,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獲得用戶,企業普遍采用打價格戰的競争手段。這固然在客觀上起到了推廣産品、壯大行業的曆史作用,卻也讓行業付出了沉重代價,兩輪電動車産品一度被打上了“低價低質”的标簽。
酣戰之時,許多企業試圖複制家電行業的曆史,靠低價競争實現份額集中,赢在未來。但作為公司創始人,雅迪科技集團董事長董經貴卻認為:同為出行制造業,兩輪電動車行業,一定會向汽車的方向發展。“打價格戰,永遠沒有未來。”
事實證明了董經貴先生的判斷,在2013年達到3700萬輛的階段産量頂峰後,兩輪電動車行業開啟了一輪大滑坡,大量的事故、質量問題帶來了糟糕的體驗,而不斷擊穿價格底線、“以價換量”的打法,也不再具有開拓市場的邊際效應。
但“更高端”的背後,顯然要靠過硬的品質,但如何來保證品質呢?
雅迪給出的答案是:制造标準向摩托車、汽車看齊,一切核心零部件的供應标準,都要做到行業最好。
正是在如此标準的要求下,一些從未進入兩輪電動車行業的國際頂級供應商,紛紛現身雅迪供應鍊,比如瑞典貝格的汽車級油漆、德國拜耳的抗紫外線PC件等。
與此同時,雅迪電動車的零部件還要經受魔鬼般地測試。比如,一輛雅迪電動車出廠前要經曆72小時鹽霧加速老化不腐蝕、1200小時加速老化不褪色、暴雨級淋雨測試和60萬次模拟震動騎行無異常等諸多層面測試。
這種類似降維的打擊,一下子便将雅迪的産品,與市場上的諸多競品區别開來。而除了我們已經看到的在研發上的投入、對供應鍊的高标準,雅迪對于制造能力的嚴格要求,同樣構成了它打造産品品質的重要一極。
有别于汽車産業,兩輪電動車行業的自動化生産要晚得多,這帶來了相當程度的制造不良率,也給長期質保,帶來了高昂的售後支出負擔。
因此,在雅迪内部,被稱為Yadea Link-QC的質管平台,成為了公司決定用現代化生産方式來提升品質的策略。
針對生産線的自動化、數字化改造,需要引入大量機器人,來實現了電機、車架、焊接、塗裝等部件和工藝的無人化生産,從而保證雅迪的檢具通過率遠超手工水平。
這樣的努力,讓雅迪擁有了領先的制造能力和生産體系,再結合不惜投入的研發力度,雅迪逐漸在市場出清中實現了份額的集中。而在客觀層面,政策在關鍵時刻,給了雅迪重要的推力。
雅迪安徽金寨高端智造基地
2018年5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業内稱之“新國标”)正式發布,次年3月生效。新國标對電動自行車的車速、重量、電機功率、電池電壓都進行了規定,凡是超标,皆列為摩托車管理,各地根據情況設置過渡期予以施行。同時,車輛3C認證、“一車一票”等準入、溯源監管措施先後上線。
意在規範行業的新國标,為市場帶來了兩個直接影響:一是需求暴增,一是門檻拉高。
因為不符合新國标要求,大量超标電動車需在過渡期前替換,每年新增需求達到1000至2000萬輛;而嚴格準入與溯源管理使得大量不合規的小企業徹底喪失競争資格。
而在2019年“新國标”實施後,雅迪又迅速做出反應,在國家新國标标準的基礎上,增加了46項企業自創标準,整車檢測項目共計126項,大幅度領先于國家标準。
這讓堅守品質,發力研發的雅迪,最終迎來了自己的收獲時刻。
【新增長周期】
在創作《激蕩十年,水大魚大》一書時,吳曉波向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周其仁教授抛出一個問題:“對于過往的十年,如果用一個詞彙來形容,您的答案是什麼?”
這位善于用簡潔的表述,披露深刻真相的教授回答說:“水大魚大!”
而這一答案也同樣适用于今天的兩輪電動車行業,急速擴容的市場需求,如同一汪肆意泛濫的大水。
用這樣的詞彙形容兩輪電動車市場,并不是無來由的樂觀,三重因素的合力,刺激着兩輪電動車市場的進一步擴大。
第一層因素,在于政策的推力。
在新國标出台後,各省市先後出台了超标車過渡期政策,為用戶換車輛提供過渡期,大多集中在2022年到2024年。而有數據顯示,2020年新國标執行帶來的換新需求量2119萬輛。
随着各地新國标政策過渡期截至期限的臨近,“超标車”的替換需求将進一步擡升,在更新替換峰值的2022年和2023年,更新量有望達到将近5000萬輛。
第二層因素,來自于新場景帶來的需求。
随着共享經濟、即時配送等新增應用場景的壯大,兩輪電動車賽道出現了進一步的規模擴容。
共享電動兩輪車在出行上便利度更高,出行覆蓋距離更遠,未來三年内有望帶來數百萬輛的新增規模。
對于即時物流配送,有機構預測至2024年有望為電動兩輪車帶來550萬輛的累計需求量。
第三層因素,來自于歐美等海外市場的新增長曲線。
由于歐美等發達國家人均消費水平高、騎行文化盛行、健身需求旺盛,老齡化背景下電動自行車契合“騎行健身 省力”需求。此外,歐洲部分國家的政府關于助力電動自行車的一系列補貼措施同樣刺激用戶的購買意願。
比如,法國政府的“國家經濟刺激計劃”為每輛售出的助力電動自行車提供 200歐元的補貼,瑞典政府為每輛售出的助力電動自行車提供售價25%的補貼(最高1000歐元)等。
在政府補貼計劃的帶動下,歐洲助力電動自行車市場快速發展,法國、意大利、德國和荷蘭、西班牙等自行車消費大國的助力電動自行車銷量在近年均實現強勁增長。2017年,同比增速最高達到29.41%,2019年全年的電踏車銷量達到340萬輛,以平均單價1500歐元計,市場規模已超過50億歐元。
2022年6月,雅迪宣布全面入駐西班牙,并且在馬德裡舉辦了雅迪冠能3新品發布會。這也是兩輪電動車行業首次舉辦跨國發布會,西班牙将成為雅迪着重建設的海外标杆市場。據官方最新數據顯示,雅迪已經實現了對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
雅迪冠能系列第1000萬台下線儀式現場
“低質低價”的時代似乎剛剛過去,“千家大戰”其實也隻發生在十年前。在這個過程中,粗放發展的企業被甩下了行業發展的快車,而秉承“讓億萬人享受美好出行”的雅迪,成為了未盡紅利的最終分享者。
這個過程中,雅迪勝出的秘密是什麼?研究者或許會給出許多角度:深刻理解用戶需求、持續創新引領變革、嚴格把控供應鍊、以服務能力強化渠道、建立規模優勢等等……
在這些答案中,有一條一定是固定的:真誠地站在用戶角度,以用戶為中心,讓億萬人享受美好出行。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韬略】,識風雲人物,讀韬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