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說的“道”可謂無人不知,人人都言“道”,人人都向往合于道的生活,但“道”究竟是什麼,本文就帶領大家深入到《道德經》原文當中來一探究竟吧。
《道德經》中對道直接的描述有20章。
一、道的首要特征表現為無名,即不可言說;無形,即不可形容。
《道德經》開篇就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王弼注: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就是說能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都是可道的範圍,都不屬于老子所說的常道。能夠叫的出來的,就不是老子所說的道之名。
此外,第14章中對道—無形的特征進行說明。
“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緻诘,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複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随之不見其後。”
道無形無象,無聲無臭,能無所不通,無所不在,耳、目、體不知為名,不可再進一步推問,混而為一。欲言無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見其形。故曰: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不可得而定也。可以看出:
(1)、道無形無象。
(2)、恍兮惚兮,不清楚,道又似乎有形有象,蘊含細微的精華,而這精華正是使萬物生的根本。
所以道不系與一物,無所不通,萬物由之以生。
二、道是化生萬物的根本。
在第一章中提到:“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在王弼看來,凡有皆始于無,故未形無名之時,則為萬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時,則長之、育之、亭之、毒之,為其母也。正因為無形無象所以萬物由之而始,也正因為道中恍兮惚兮似乎有象形精,所以萬物由之以成。萬物始于微而後成,始于無而後生。故常無欲空虛,可以觀其始物之妙也。萬物常有之時,觀其物之終也。始與母或者有與無也,同出于玄。因為玄不可得而名,所以稱為玄之又玄。
從無到有的過程也就是道,換言之,道貫穿于萬物的開始與生成階段。總結生成意義上的道的含義:
(1)、原本宇宙間什麼也沒有,就是“無”,有了“無”,就産生了“有”。
故“有”“無”同生,并生共存,對立統一(同出于玄)。
(2)、從無到有的過程就是道。無是天地萬物之始,有是萬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就是道的運行。萬物生長發展衰退消亡的過程是物之道,人的生老病死的過程是人之道。
(3)道過程之有無不是絕對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有中有無,無中有有。11章:“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說明有隻能帶來便利,但有帶來便利的根本原因在于無所生發的作用。老子還言:“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出兵打仗看不見他的行列、手臂、兵刃,但打起來确能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的功用,也是道的功用。
3、道的運行具有規律性。
《道德經》16章中提到:“緻虛極,守靜笃;萬物并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緻虛,物之極焉;守靜,是物之正也。萬物并生,吾将以虛空的觀點來觀萬物之複,凡有起于虛,動始于靜,所以萬物雖然都動而作為,但最後都歸于虛靜,這也是複歸于大自然,複歸于大自然就能得性命之常了,而性命之常本來就是全的,不偏不彰的,不炎不寒的。不知常則有分,行為上就會有失道的要求。能知常,則能包通萬物,則能做到公平,則可以同乎天也,與天合德。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注意到越想得到某些東西,比如高薪工作、愛情等,反而越得不到,往往沒有很努力得到的東西,卻意外地降臨在我們身邊。過度的用力其實就是老子所說的“有”,然而“有”背後的“無”是老子更加重視的,畢竟,“有”自“無”來,所以相對于求名利之物,不如反過來守好自己清靜明亮的心,反而更容易成功些。
作者:滢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